夏艳梅
(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南通 226000)
脑卒中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它是由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严重的脑部并发症,有资料表明,该病对中老年人的伤害极大。致残率和病死率都位居高位,这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的健康[1]。如果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就能够很有效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致残率也会下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60例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例数均为30。选取的患者都应该符合脑血管临床诊断标准,头颅CT或MRI已经确诊为脑卒中,所有患者都意识清楚,没有认知功能障碍,另外也其它慢性消耗性病变。常规组:男16例,女14例。50~72岁,平均(52.2±2.8)岁,18例左偏瘫,12例右偏瘫;
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54至75岁,平均(57.5±3.2)岁,16例左偏瘫,14例右偏瘫。患者一般特征相同,病情无差异,两组可进行对比。
常规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瞳孔、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基本体征的检测。此外还有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基础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进行擦洗身体和定时翻身,另外还应当,保持床单被罩的清洁与干燥。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动作不应该剧烈,而是轻柔和平稳。注意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护头部避免其发生剧烈震荡;告知患者进行个人清洁时,所有的项目应该一同完成。医院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
(2)早期功能锻炼:大量的文献表明,脑卒中患者应该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这对肢体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的恢复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废用综合征,除此之外,还能够防止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当积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肢体功能的训练。先从简单的开始,逐步变成难的。一开始应当在协助下进行训练,慢慢开始自主进行。可以先在床上进行关节的锻炼,然后再下床进行活动。
(3)饮食和排便的干预: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额吞咽困难。这种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早期吞咽障碍的患者来说,应给予留置胃管并指导患者进行摄食、咳嗽和吞咽的训练。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两类食物能够有效的防止动脉硬化。每日对腹部进行按摩,这能够增强肠道的蠕动。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排便的习惯,避免发生便秘。
(4)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和其它疾病。在患者卧床的时候,一定要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也可以,按摩皮肤受压处和使用气垫床。
效果的判定主要依据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高低。显效是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是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是指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在18%以下,甚至加重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SPSS10.5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意义。
在经过3个月护理之后,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脑卒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它主要的特征为病情变化较快,病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正因为这样,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治疗和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在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它的效果[2]。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积极的去进行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的概率。脑卒中患者在康复之后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之中[3]。康复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具有针对性。
本次研究中,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6%,由此可知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和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而且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走出负面情绪的影响,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护理干预也能够有效的进行预防,并且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对于长远来讲的,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致残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康复护理干预是脑卒中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