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玲
(新疆老年病医院综合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疾病,为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有多种因素会诱发COPD,如吸入刺激性物质、温度变化、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停止使用、合并心力衰竭或气胸等,而一旦处于急性加重期便会增加住院率与病死率,因该阶段呼吸道细菌感染会加重气道炎症,并加快肺功能减退速度,因此一定要合理选择抗生素,确保效果及安全性。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均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机体用药后肺组织中有较高浓度。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为临床常用抗生素;莫西沙星属于第四代,可强效对抗非典型致病菌、革兰阴阳性菌及厌氧菌等,且不会与其他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现象。在中重度院内获得性肺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莫西沙星为一线药物[1]。为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72例,详述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莫西沙星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68.9±4.1)岁;左氧氟沙星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9.3±5.0)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解痉平喘、氧疗及祛痰等,并静脉滴注2g头孢他啶,2次/d。莫西沙星组口服0.4g盐酸莫西沙星片,1次/d;左氧氟沙星组静滴0.4g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次/d。两组疗程均为7~10d。
参照如下标准判定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判定为痊愈;病情改善明显,上述4项有1项异常判定为显效;病情改善,但不明显判定为有效;用药72h后病情无变化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失眠、皮肤瘙痒及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
表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COPD为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患者数量多、病死率高,加重社会与家庭负担。一旦处于急性发作期会表现为气促加重,且伴随咳嗽加剧、喘息胸闷、黏度与痰液颜色变化、痰量变多及发热等,急性加重反复发生会快速削弱肺功能,多提示预后较差。因此对COPD患者一定要尽早积极有效治疗,对症下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将肺功能功能维持,有效减少死亡现象,而治疗关键在于抗感染。COPD创意组织GOLD于2006年制定出三级抗菌药物选择标准,其中中度加重为B组,有危险因素伴随,耐药菌为主要病原菌,不仅耐酶青霉素在选择范围内,喹诺酮类药物也可合理选择,包括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也明确提出对I级、Ⅱ级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可选择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开展抗菌治疗。原因在于这两种药物渗透性良好,进入肺组织后有较高浓度与较长的半衰期,较少交叉耐药于其他抗菌药物。
盐酸左氧氟沙星属第三代,可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进行抑制进而对DNA合成产生阻碍,加快细胞凋亡速度,其优势突出表现于强效抗菌与广谱抗菌。研究表明[2]革兰阴性菌为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诱因,而左氧氟沙星敏感于该菌群,还可作用于肺炎支原体、革兰阳性菌及肺炎衣原体等,曾经被临床作为呼吸道感染初始药物。但受到细菌耐药因素影响,近年来临床发现该药物无法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莫西沙星属第四代药物,可强效渗透至肺组织中,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相较于血液浓度呼吸道组织中浓度更高。该药物作用机制为对拓扑异构酶Ⅱ、IV及细菌DNA螺旋酶进行抑制,进而阻碍细菌繁殖,相较于传统喹诺酮类抗生素,该药物引入甲氧基的位置为C8位,可同时抑制上述两个靶酶,不仅可将厌氧菌活性增强,还可将潜在光毒性明显降低,且耐药性也较少产生。莫西沙星进入机体后代谢途径为肝肾双通道,细胞色素P450酶无代谢,因此不会对机体糖代谢及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因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特征独特,故而近年来临床将其作为呼吸道感染的一线药物。本组结果表明莫西沙星组总有效率为94.4%,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77.8%,比较差异显著(P<0.05)。左氧氟沙星为16.7%,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报道结果基本一致[3]。
综上所述,相较于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阻肺效果更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