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19-12-26 06:07:30李江刘川东袁林
医药前沿 2019年34期
关键词:压痛针刀进针

李江 刘川东 袁林

(彭州市人民医院疼痛科 四川 成都 611930)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是因梨状肌变性或者损伤,引起以坐骨切迹到骶髂关节区疼痛,疼痛以及不适感常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多引起步态异常,严重者行走功能受到限制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梨状肌综合征属于临床工作中的一种难治的常见病,目前实际临床上多采用推拿,针刺,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外敷,痛点封闭,神经阻滞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虽然治疗手段多样化,但是治疗效果常常欠佳。为了攻克梨状肌综合征这一医学难题,提高患者就医质量,故本组将收治的60例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分别按针刀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疼痛科2016年7月-2018年6月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针刀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两组,每组各30例。该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9~78岁,平均(40.8±3.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2.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了治疗同意书及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依照《中医病症诊断效果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1)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2)患侧臀部压痛,可触及梨状肌束局部变硬,弥漫性钝厚、成条索状,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梨状肌有增厚水肿;(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坐骨神经肿瘤或其他原发性损伤者;(2)盆腔肿瘤或动脉瘤在腰骶丛有占位效应者;(3)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等疾病;4)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患者俯卧位;取梨状肌坐骨神经出口体表投影压痛点处为进针点;按外科手术消毒铺巾,带无菌手套,置超声低频探头于进针点,超声图像确定梨状肌病变部位、坐骨神经,体表定位,用9号穿刺针垂直皮肤进针,在超声引导下到达梨状肌病变部位及坐骨神经旁,回抽无血后注入混合阻滞液5ml~8ml(复方倍他米松4mg+2%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5ml,利多卡因浓度为0.5%),创可贴贴敷治疗点。

1.3.2 治疗组:针刀加神经阻滞治疗体位定点同对照组,先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取股骨大粗隆尖明显压痛点为进针点,按针刀操作达大粗隆尖骨面,在大粗隆尖内后侧骨缘梨状肌肌腱患者感酸胀明显处,铲切2~3刀,感刀下有松动感即可,在髂骨缘梨状肌体表投影处压痛点进针,横纵切各3刀,刀下松动出针。进针点按压5分钟后,创可贴贴敷进针点。

治疗组和观察组均1周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1.4 疼痛评估与效果评价

疼痛评估:采用疼痛量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以10cm为标尺,1cm代表1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别代表最好和最差。

效果评定: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臀腿痛基本消失,梨状肌有轻微压痛,行走活动无障碍为显效;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有疼痛为有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5.13±0.780.9±1.27对照组305.17±0.752.37±1.69 P 0.8230.01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3 不良反应

针管回抽有血或针刀治疗后局部较多渗血: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经常规局部按压后无继续渗血及其他后续不良反应;神经阻滞针或针刀触碰到坐骨神经: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经继续观察无异常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3.33%,对照组为6.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后期观察均未引起不良后果。

3.讨论

笔者在设计入路时只取梨状肌起止点进行操作,入路安全,无大的神经、血管走行,比传统针刀取梨状肌中点坐骨神经出口处进行治疗操作更能够有效解除坐骨神经卡压,防止瘢痕形成再次卡压坐骨神经,不良反应更少,远期效果更加显著。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无法从根本上解除血管、神经束的卡压及粘连,且局部注射药物在粘连严重的组织及瘢痕组织中扩散不佳,效果也受到限制[3]。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发展过程是建立在“痛则不松、不松则痛”和“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的基础上。所以治疗疼痛要从“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原则来达到目的[4]。针刀不但松解神经卡压,且有疏通粘连,松解瘢痕,利用创伤修复机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针刀松解梨状肌股骨大粗隆尖止点,安全,可切断部分梨状肌肌腱,减轻梨状肌止点的高应力,减轻梨状肌的挛缩[5]。

综上,神经阻滞联合梨状肌起止点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压痛针刀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