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伶, 卢孔亿
(1.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2.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机械的相加,而是以互联网以及网络媒体为平台,使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一种发展生态。本文所讲的“互联网+”视阈就是通过利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及其便捷性功能,寻求信息网络时代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的新途径,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媒体与信息技术优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策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核心价值、引导正确行为、增强社会认同的主渠道作用。
当前,国内外反动势力利用各类社交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的广泛性、时效性、隐蔽性、便捷性等特点,发起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与挑战。境外反动势力、非社会主义思潮通过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故意夸大国内事件,无端发布、捏造、扩散不实信息等手段,扭曲人民的价值判断。其实质是利用网络平台来达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的,从而彻底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正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因此,为抵制国内外反动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侵蚀,高校思政理论课就必须更好地认识、学习和运用互联网这个媒介,必须具备把握住网络声音的能力、具备引领舆论的能力,把互联网与传统思想政治课堂相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载体和教育模式,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政课内容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青年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从而自觉抵制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实效性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最大的特点之一,而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滞后性现象严重,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多是95后,互联网所呈现的视频、图片、APP直接鲜活了他们的购物、学习与交流方式,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本身理论性较强,显得既枯燥又无趣,这种对比使得大多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无感;二是教学方式的滞后性,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将老师看做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客体,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毫无存在感,由此降低了对课堂的兴趣;三是教学资源的滞后性,传统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多是以教材、教案、课本等资源为依托开展教学工作,这种较为滞后的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可见,将“互联网”融入高校思想理论课,有利于实现传统思政理论课的创新式转变,有利于活跃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互联网是开展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质量必须要以互联网为重要平台,二者具有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自愿的意志与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传播大学文化的主渠道,而且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因为高校本就是意识形态、价值评价交汇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流派厮杀争夺的要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政理论课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多样性、时效性、活泼性等特点,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类媒介运用到高校思想理论课课堂,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打破时空限制、开展网络教学,实现双效互动、将思政理论课变得鲜活而真实。这不但能够提升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兴趣,而且还能更好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生结构性矛盾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多元社会思潮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受到冲击、高校学生去伪存真能力面临挑战。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导者,更是影响思政理论课质量与效果的关键,2015年10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明确要求:“本科和专科院校分别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据张蓓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创新性研究”,2017年厦门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比例调查表显示,厦门大学的师生比为1:1143;华侨大学的师生比为1:814;集美大学的师生比为1:794;厦门理工学院的师生比为1:570;厦门工学院的师生比为1:1667,这个比例突显出严重的师生结构性矛盾。可见,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众多本科院校在师资结构性比例问题上差距都如此之大,西部高校或者专职院校的师生结构比例差距就更不可想象了。然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还要面临网络教学资源的挖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创新等业务能力的新挑战。
从中学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互联网时代下,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冗杂并泛滥于各类网络社交媒体之中,不断弱化思政理论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使得思政理论课更加缺乏社会认同感。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利用我国网络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的漏洞以及青少年薄弱的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向青少年灌输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它通过书籍、网络、广播、电影向他们传播西方的极端利己主义、英雄主义、暴力倾向、淫秽视频,弱化青少年的家国意识,扭曲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消解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最终使他们被新自由主义价值体系所吞噬;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还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隐蔽性、及时性等特点,对广大社会公民进行自由主义灌输。它通过曲解并散播党和国家制定的法律规章,把社会主义生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妄图上升为敌我矛盾,不断放大问题本身,歪曲评判社会主义民主,以此来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同。因此,由于这些思潮的渗透和侵蚀,高校思政理论课就更加难以得到社会真正的普遍认同。
互联网+背景下思政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遭到质疑与挑战:第一,教师主导性地位遭到冲击。传统的思想理论课教学理念认为,老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主体,也在其中扮演着主导地位,负责知识的倾泻;学生是学习知识的空桶,负责知识的接纳。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媒体的易获取性以及学习资源的多元丰富性,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简单,这势必会对教师的“权威”地位发起挑战。第二,教师运用网络技术能力受到质疑。“互联网+”背景下对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能力发起了新的挑战,很多习惯于用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从主观上排斥网络技术带来的关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创新授课模式;还有部分教师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没有办法熟练掌握网络教学技能,他们不能熟练运用微信、微博、各类学习网站。相反,部分教师曲解“互联网+”的含义,认为“互联网+”就是将课堂讲稿简单的复制粘贴,呈现为多媒体形式即可。然而,在遇到断网或者电路不通等客观情况时,老师就没有办法正常授课了。这种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不仅达不到活泼课堂、提高质量的效果,反而会失去老师原有的人格魅力,使其成为一个被科技异化的机械工具。
中国应试教育下的中学生,由于习惯于随时接纳老师知识的倾泻,所以极度缺乏自我思考与自我反思的精神。尽管互联网带了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娱乐社交媒体,扩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整合了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但是这些超越时空限制的零散化、碎片化学习,无法使学生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也无法让学生锻炼到分析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当面对网络上海量信息涌来之时,大学生去伪存真能力也受到了极大挑战,他们往往模糊了信息与知识的边界,不能正确辨别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真正的知识,并且,他们之中部分人对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诱惑缺乏抵抗力,所以更容易被错误信息所误导。
“互联网+”视域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策略的具体路径:第一,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第二,延伸教育阵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能力。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一致要求:“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建设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事关党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事关马克思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深入推进。”可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已经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大势所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应从“内”与“外”两个方面抓起,但抓“内”是根本。一方面,从学院自身来说,要把人才队伍的培养融入学院建设之中。具体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坚持吸引、培养、使用并重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以抓牢科学研究为关键培养人才队伍,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讨论交流与合作共建;在推进教学改革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深化网络实践教学改革等方式提升师生专业理论素养;利用大数据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互鉴互利的学院建设模式等等。另一方面,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本身在经济、地域、文化、资源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难以克服的人才“贫困”现象。因此,需要中央政府积极精准对口“扶贫”。不仅仅是通过人力、物力的资助,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需要提供政策上的倾斜和网络技术的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资源不平等、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不实用等现象。从而更好的留住人才、建设学院、优化结构、增强后备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思潮渗透的有力武器,是指导党的方针路线的重要指南,是武装人民群众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源泉。但“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掌握网络思政话语权,抵制不良思潮,提升思想理论课的社会认同感,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坚持与时俱进,狠抓理论研究。避免出现“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 的情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军队领域的领导地位。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国家全体智慧的结晶。在网络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背景下,必须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利用微电影、微视频等网络媒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中掌握网络思政话语权。
2.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必须强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广大教师学者自觉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并利用网络的及时性特点把学生身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优秀精神品质融入到思政理论课程之中,使他们感同身受,主客观双向体验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价值追求、担当意识、政治立场,并在与西方思潮竭力鼓吹意识形态的博弈中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培养广大青年对思想理论课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及社会认同。
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理念,将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网络背景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转变思想,扬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上而下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即从“权威者”转变为“主导者”。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倾泻知识的工具,他们除了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以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各类软件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步骤,从而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形成交互式教学。其次,这也要求学生从教学的“客体”转变为“主体”,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纳知识的空桶,而是在熟练利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逐步提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同思政理论课的价值。
2.提高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将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高校教师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直接影响“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思政理论课的效果和质量,制约着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因此,通过培训-考核的方式来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对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网络技术运用情况展开一次普查,根据普查情况再组织以网络知识、计算机技术、多功能软件的使用为内容的技术培训,二是通过培训情况进行技术考核,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基本技能和素养,使高校不再因为客观原因制约网络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进度。但是,运用网络技术手段的根本目的是不是为了简单的完成教学,而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网络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考核而搞形式主义,不能为了丰富形式而忽视内容,必须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头脑清晰的认识到:网络平台这个形式,只是为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与内容服务的,网络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仍然要以内容为王。同样,无论多丰富的内容,如果没有好的表现方式,一样得不到学生的关注和认可。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理论课堂,不再是满堂灌输的理论基调,而是将厚重、丰富的内容与活泼、有趣的形式相结合的创新。
3.深掘教学资源,将个性与共性相结合。
网络背景下思政理论课是一门实效性非常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是根据时代发展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不断调整和补充。尽管“互联网+”下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众多APP、个性化网络平台以及资源共享媒介层出不穷,但如何正确的挖掘网络资源恰当的适用于学生之中?让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所授内容感同身受?引导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客观评价?自然需要思政课教师深度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把个性与共性相结合。首先,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内容这个共性,而且还需要深度挖掘贴近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生活、刻在学生头脑的个性素材。例如结合思政理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特有的文化景点、爱国主义基地,了解革命英雄事迹等活动。其次,教师还可以以学生专业本身作为教学资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给生科院学生上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简单展示物种及其名称来作为课堂导入,生动讲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总之,通过图文并茂的事实真相,绘声绘色的内容阐述,让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感兴趣,使他们真正理解思政课内容所传达的价值取向。通过这种个性化与共性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而且为其增添了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4.创新教学方法,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在网络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借助微载体形式所搭建的交流平台。这个交流平台逐渐改变了传统思政理论课单一的教学方法,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新的实践模式。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各类微信、微博、QQ等形式的微载体的诞生,打破了思政理论课的时空限制,扩展了教育空间,创新了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必须要在教师在场时才能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请求解答,这种方式由于时间、场域等限制性,容易导致问题与解答产生延误。因此,通过利用微载体,建立老师与学生的班级沟通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就不再有时空障碍。任何学生在线下学习遇到困难时,都可以在线上向老师提出问题,并且得到及时解答。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线下布置作业,线上批改,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可以更精确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状况。此外,师生在线上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讨论并提出恰当的学习方式,确保学生更好的学习思政理论课程。这些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