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皓(武昌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2)
篮球运动对抗性、协作性较强,不仅能锻炼身体,也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长期以来,篮球受到我国青少年的青睐。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篮球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兴趣性和积极性,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依旧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仅对篮球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篮球实践活动明显过少,教学内容过于呆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拔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教学水平?文章认为体育游戏不失为一剂良药。体育游戏教学法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法,体育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造和应变能力等。在篮球技术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法是学生更容易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体育游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游戏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性活动。体育游戏是在游戏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有机结合,具有浓郁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特点。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及社会适应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为目的而进行体育的活动。
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的方法。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手段,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体育活动。
(1)趣味性。
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较强的趣味性,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体育游戏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满足学生情绪、情感上的需求。
(2)竞争性。
体育游戏的内容可以随意变通。要选择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教学内容,在良性竞争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使智力与竞争有机结合。
(3)教化性。
体育游戏规则既规定活动样式,又在一定活动范围及活动空间内规定正确与违规行为。因此,体育游戏具有个体社会化的结构与功能。
(4)易行性。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内容广泛,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而且场地器材可多可少,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和开展。
目前很多院校在安排篮球教学时,课时非常少,因而学生的训练时间非常有限,因而必须采取高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高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篮球游戏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的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这样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
运用篮球游戏进行篮球教学的形式非常多,因而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篮球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篮球训练,这样学生既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同时也能对教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就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篮球教学的目标。
在篮球教学中使用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水平,所以在使用其增加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设计要使用的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辅助教学训练。使用的游戏可以选择成品游戏也可以自己进行构思,但在自己构思时要注意要与篮球动作技巧和运动规则相结合,这样制定的游戏活动与规则才能帮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篮球方面的知识。
在篮球游戏的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还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师生之间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帮助教师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方案,进一步促进学生得到更良好的教学。还能不断加强学生之间的团体协作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符合时代发展下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从生理学角度上讲,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对人的内在器官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中,传统教育内容吸引力不足,很难提升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教学效果提升就受到限制。但如果采用篮球游戏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兴奋度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学生的大脑会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掌握各种运动知识和技能。从心理层面上讲,高职生普遍存在着好胜心理,通过竞赛游戏,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因此,在篮球教育中,采用合理的篮球游戏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激发学生篮球学习的热情,通过游戏方式,实现教育内容的趣味化呈现,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有效培养,篮球教育目标能够得到实现。
教学实践证明,在高职篮球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符合高职生此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仅能能营造欢悦、民主、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充分调动高职生的参与动机。高职生是高职篮球教学的主体,他们注意力集中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进程就井然有序,出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和谐教学局面,有助于体育教师轻松驾驭课堂,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在高职体育篮球教学中,前期活动准备阶段是常规教学的逻辑起点,游戏法理念下,高职体育篮球教学可以通过系列游戏的引入进行篮球理论知识的讲解。一般来说,前期活动准备阶段的时长在5-10min,以往被忽视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在游戏法理念下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例如:在学生进行热身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速问速答”的游戏对学生进行篮球理论知识提问,对于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错误的问题,教师通过讲解与指正便可以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游戏法理念下高职体育篮球教学需要对教学时间进行更为科学的划分与利用,在活动准备阶段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并使其了解游戏法教学后,游戏法在后续教学中的应用也将更为顺利。
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中,体能无疑是最关键的部分。运动员良好的体能是篮球技术与战术的发挥的前提基础,所以篮球教学绝不能够缺少体能训练的环节。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了篮球运动之后,普遍会感觉十分疲劳,这也充分印证了当代高职生缺乏锻炼、体能严重不足的现状。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篮球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理应通过对篮球游戏的应用来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为学生对篮球技术、战术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教师可以开展“跳绳接力”游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队,每队人物相同。然后引导各支队伍成纵队站立在绳子后面,从起跳处开始将3根橡皮筋拉撑(高度依次为95cm、75cm、65cm),并且每条间隔1.5m。准备完成之后,游戏开始,要求各队学生依次双脚离地跳过每道橡皮筋,全部跳过得10分,每碰触一次橡皮筋扣1分,得分多的队伍获胜。显然,这种具有较强娱乐性的游戏无疑能够让学生的腰腹力量和腿部力量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学生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的改善与提高来说,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以放松身体为中心是篮球教学结束阶段的重要环节。放松跑是课堂教学结束阶段放松身体的主要传统方式,这种单调枯燥的放松方式方法,达不到让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同时得以消除疲劳的效果。例如,组织简单易学的行进间运球篮球游戏进行放松练习,不仅能有效缓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和疲劳,还会增强学生球性,同时对本堂课的内容感到意犹未尽,因此趣味性和活动性是篮球课教学结束部分选择篮球游戏2个最重要的依据。同时,运用恰当的篮球游戏放松法还能获得肌肉的“生物恢复”和“超量恢复”。这两者是学生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
与传统的篮球教学形式相比,篮球游戏具有更加先进和新颖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篮球技能,因此在现阶段的篮球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每个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篮球游戏的选择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游戏项目,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发展。
选择体育游戏时应把握好“度”。在高职篮球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游戏。(1)体育教师当好裁判,严格执法,要求高职生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确保游戏的公平公正,否则就会流于形式;(2)应注意时间的安排与负荷量的控制,在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方面要做到适度。如果游戏安排过多,就会出现主次颠倒,喧宾夺主,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程序,导致主要教学内容时间过少,完不成教学目标;如果强度过大,高职生汗流浃背,呈重度疲劳状态,则无精力坚持上完本节课,后半程的教学收效可想而知。反之,时间过少,或者高职生还没起到热身的作用,还没进入状态,不仅在后续的学练过程中易受运动损伤,而且高职生在单调、枯燥,反复的多遍练习过程中还会产生厌倦情绪,这样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