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军 王伟彤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获得信息的内容更丰富、渠道更广泛,与此同时,高校也面临着对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和渠道进行有效监管等挑战。在此基础上,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学生工作也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从传统向现代化、新媒体化转变,以保证学生工作能更接近学生,并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等。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传统形式与新媒体形式并存,但却未能实现有效互补。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形式较为枯燥,难以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心理。而基于新媒体形式的学生工作效果也不是很乐观,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利用的新媒体主要有校园网、微信、QQ等形式,部分高校还会使用一些软件辅助,如易班、盗梦空间等,进而在学生群体中建立新媒体平台。但除微信、QQ以外,都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大学生生活,难以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校学生工作逐渐趋向于信息化,很多高校学生工作目前已具备了大数据的特征,学生通过使用校园网络等,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中蕴藏了大量信息,充分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网上主要浏览内容等,使得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学生群体。但由于信息量较大、内容较杂,凭借现有的资源、技术等难以将其科学的整理筛选,故无法准确提取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信息。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已成为现时课题,很多高校也就此开展了一系列“高校学生工作+新媒体”的工作,但仍有所欠缺。新媒体融入高校学生工作已成为趋势,由于新媒体形式丰富,部分高校学生工作者过分重形式而轻内容,即更看重新媒体的多样性以及新颖程度,而忽略了学生工作内容的重要性。
新媒体作为近些年来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具备交互性、及时性等众多特性。但许多高校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学生工作时,仅局限于上传下达,未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众多特性在学生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优势。比如高校学生工作者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与学生群体之间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并深入了解到学生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
高校对学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是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学生工作内容和管理机制两方面。学生工作内容实效性较差,很多高校没有正式考虑过学生对学生工作内容的真实需求,也没有将离学生生活较远却比较有价值的一些信息进行“包装”后传递。还存在部分高校未对学生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学生工作队伍是一个整体,需要有合适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约束。
很多大学生对学生工作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主要有以下三个误区:一是不理解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认为学生工作只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并无多大意义;二是对其自身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存在误解,认为学生工作只是老师和学生干部的工作,不需要尽力配合学生工作的进行;三是对于比较热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认为积极地参与配合学生工作会影响学习。
大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万千大学生个性迥然不同,然而高校学生工作人数、人员精力等有限,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无法保证及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个性表现,并深入了解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这也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往往只具备基础的新媒体应用技能,远远达不到使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寻求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而专业的技术人员往往都是根据学生工作者的要求提供技术配合,但由于技术人员并不能像学生工作者一样深入了解有关学生工作的具体情况,所以其提供的新媒体技术在本质上很难完全符合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要求。
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多而杂”,存在难以辨别的不良信息;而且作为富有个性的当代大学生,其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所以高校学生工作想要继续保持较好状态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学生工作专业化,建立一套符合大学生个性的理论体系,并对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相关的系统化培训,以保证高校学生工作者能够在专业的、系统的理论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满足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高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从最初的无信息技术管理阶段,过渡到新媒体工具的初步介入阶段,再发展到现在的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阶段,这一过程无疑体现了高校学生工作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成长之路”,同时也说明了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趋势。
学生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转化。在传统学生工作中,学生工作者是主要实施者,是主体;而学生则为被动接受者,是客体,学生工作的主要方式为主体向客体的单向灌输。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则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工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转化,即学生成为主体,学生工作者变为客体。因此,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顺应以学生为主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广大学生群体为核心开展学生工作。
可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媒体形式多样,各高校应保证在不陷入形式主义误区的前提下,打破固有新媒体形式的限制,在广大学生群体的参与下,开发学生更感兴趣的新媒体形式,搭建更适合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媒体平台。如搭建微视频平台,由学生选题,组织拍摄具有教育意义的微视频。学生选择的题材会更契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需求与个性发展,减轻大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抵触心理。
各高校应利用新媒体的及时性,以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上和校园内实时热点话题为核心内容,对其进行深加工,剔除掉负面信息,引入学生频繁使用的网络流行用语,并加上校内教师和学生的看法以及评论。同时,各高校还可以抓住关键时间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灵活的运用新媒体举办有意义的活动,以重庆大学为例,根据在校学生网民特点,重庆大学新媒体平台巧妙配合节日、寒暑假,推出精品网络文化活动,以线上签到打卡、H5互动、故事分享 等新颖活泼的互动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承、感恩教育诸多正能量融入其中,均获得很好的效果。
成长在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高校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学生工作时,应尊重大学生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开放式教育,提倡学生自主管理,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共同开发潜在新媒体形式、选择学生工作主要内容等,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建立匿名反馈机制,鼓励广大学生群体将学生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既能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进步,又能准确引领学生群体中主流价值观,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工作的领头羊,因此,各高校应该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只有提升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够保证在新媒体环境下及时了解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其次,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对当下大学生的流行语句和热点话题进行了解,学会使用“大学生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最后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者对新媒体运用的培训,从而加快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新媒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工作者能够灵活运用新媒体的各项技能,并将新媒体创新地应用在学生工作中,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效果。
高校学生工作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各高校也逐渐将学生工作重心转移到新媒体上。总体看来,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数据处理难度大、新媒体的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更注重新媒体形式的多样性与新颖性,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意愿和内容的重要性等。
为更有效的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解决这些现存问题是关键:开发实用性更强的新媒体形式,使之能够降低数据处理难度,并且更容易被学生群体接受,同时,加强对内容的重视程度,既要保证内容的教育性,也要确保内容契合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