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角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9-12-26 07:40迟春丽迟春霞丛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文化

迟春丽,迟春霞,丛薇

(1.上海杉达学院,上海 201209;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威海 2642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积淀着多样的精神财富,体现出独一无二的智慧、气度和神韵,增添了中国人内心深深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结合时代条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下正处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图景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对当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们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既能悦耳悦目又能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接受美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接受理论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1.1 接受理论的理论渊源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的文学美学思潮中,形成了由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的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理论人文,接受过程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接受理论的核心是以接受者为核心,主要特点是把信息传递和认知看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而接受过程的有效性在于传导者、传导内容、传导渠道和受传者有较高的契合程度。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学者开始对西方接受理论分析和研究,并将该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1.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领域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地接受社会和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思想品德,并外化为道德行为。[1]

2 接受理论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接受理论启发我们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从传授主体、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教育方法)接受环境这五个方面着手才能确保教育效果的实现。

2.1 传统文化教育者不断提升审美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塑造传授主体的感染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让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句话很好地启示了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者们,即要想让学生们热爱传统文化并能弘扬传统文化,传授者们首先自身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对传统文化要有系统掌握和较深的领悟,最终呈现出如钱穆先生所希冀的“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温情和敬意”的状态,方能感染影响学生,否则,只会产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夫大翼也无力”的教学效果[2]。朱光潜先生在谈到美的发现与产生时,曾说道:“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物者亦深,浅人所见物者亦浅”,其所言之意也是在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教育传授者们自身要加强审美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传统文化的美、热爱并传递弘扬这种美,正如柳宗元所言“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2.2 大学生要自觉端正审美态度,加强审美修养,呈现接受主体的能动美

在整个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是整个接受链条中决定性的一环。中国传统美学也特别强调审美过程中人居于决定性的地位,如柳宗元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王阳明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些话的意思都是说“世界万物由于人的意识而被照亮、 被唤醒,从而构成一个充满意蕴的意向世界、美的世界”[3],人在美感产生过程中居于“人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海德格尔语)的地位,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塑造激发学生的能动美。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教育的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审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前提,正确的审美态度必须摒弃实用功利的态度,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这种实用功利态度批评为“眩惑”,认为“眩惑”之于美,如甘之于辛,火之于水,不相并立者也[4]。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也强调了抛弃功利心,静观万物是美产生的不二前提。怎样才能摒弃实用功利态度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学会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超越自我与物的分离,树立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因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人局限在自我的有限空间中,失去广宽的自由空间,落入了樊笼尘网中,“永远摇荡在万丈深渊里,找不到立足之处”(阿部正雄语)。

2.3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打造传授客体的“契合美”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密切联系生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究竟选取哪些内容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从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铸魂固本、凝聚民心的作用。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求是》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这一主张给我们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当下高校大学生受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导致其生活方式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学习态度急功近利、 消费欲望过度膨胀从而深受校园贷的危害、恋爱交友轻浮功利、休闲生活低质低层等,传统文化中很多资源可以用来矫正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过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从而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作用,彰显其“实用性”。如在休闲生活方面,传统文化的休闲观讲求“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是跟作诗、画画、音乐、旅游、学习、打太极等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培养人的美感,能真正起到净化人心的作用”,为此,高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阐释,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编写具有学校办学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针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校本教材,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大学生的生活。

2.4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要突出情感性、注重体验性,彰显传授中介的时代美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载体,毛泽东曾形象的将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与梁”,它决定着教育的效果的实现,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性的鲜明体现。要想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实现,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突出情感性。教师要满怀情感的去教育学生,“用情感来激发学生,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要注重体验性。道德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 道德既不是人的先天本能的自动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的机械外铄,而是人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与周围环境包括人际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构建起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谈到“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式教育其主要特征就是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应的文本、物质和精神环境,形成身临其境、心临其境的教育氛围,通过体察、感悟、内省的方式自主学习,完成自我实现、品格完满的内化过程。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主要有情景体验法、基地体验法、社会体验法、生活体验法、项目体验法等。

2.5 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营造接受环境的晴朗美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近些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高规格的红头文件,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红头文件,很多文化传播机构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纪录片《记住乡愁》《舌尖上的美食》等,在社会上掀起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弘扬传统文化热,同时也唤醒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学校层面可以发挥制度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在校园内营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考核中加大“参与传统文化类活动”所占分值的权重比,在学分的规定中,针对公选课的学分要求中明确且加大传统文化类课程的选修分值要求,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来引起大学生对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