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春,丁晓铭
(江苏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泰州 210024)
青春期的职业学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人际交往质量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赞认为“所有的心理适应不良都来源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1]。职业学校学生虽然有强烈的人际交往动机,也能认识到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却因为自身个性特征、对他人的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策略而使人际关系处在紧张状态,职业学校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障碍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2]。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学生日益增多、手机等多媒体媒介应用普及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也愈加突出。该文通过转化小田同学的亲身经历,探讨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师、 班主任怎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职业学校学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田,17 岁,女,某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据班主任反应,小田在班上多次因手机充电的事情与其他学生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架,她常把别人正在充电的手机拔下来,然后插上自己的手机进行充电。小田在班上没有朋友,甚至与本宿舍的学生都不能和谐相处,无心学习想申请退学。
小田出生在一个较贫困的农村三口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从小几乎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母亲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妇女,很爱自己的女儿,为了弥补父亲常年不在身边对小田造成的爱的缺失,其母亲加倍疼爱小田。但为了干农活,她又不得不经常将小田独自留在家中。小田的童年就在孤独和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中度过的。
据了解小田很懂事,学习上不用父母担心,小学时学习成绩总能排在班级的前5 名以内,她特别喜欢看些课外书,每天放学回到家能自觉的完成家庭作业,空闲时间还帮家里做些家务,其他时间都沉浸在课外书中。初二那年小田的父亲回来了,但由于长期在外打工,身体极度虚弱处于崩溃状态。小田一边上学一边要照顾生病的父亲,成绩开始下滑,在班上变得更加沉默,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当学生们谈到自己的家庭的时候,小田都有意避开。一次,班上一名学生拿小田父亲的身体开玩笑,小田与其发生了剧烈的争吵,一向沉默的小田甚至动手打起来。后来这位学生拉拢了班上几个调皮的学生经常在班上拿小田父亲身体恶意开玩笑,说小田的父亲是“病秧子”“活不久了”等。小田见不能制止他们嘲弄,就采取消极防御态度,对谁都不予理睬。班上学生甚至教师开始谈论说小田有心理问题,班主任也向小田的父母反映过。渐渐的小田开始变得害怕去学校,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产生了厌学情绪。中考后,小田没能顺利进入高中,被当地的一所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录取。到了职业学校后小田开始独来独往,鲜与其他学生交流。
小田的症状属于学校人际关系不适应。小田因家庭原因在班级里不常与其他学生交流,受到学生和教师的误解,班上学生常拿其父亲的身体与其开玩笑,甚至嘲弄,小田没有采取积极态度应对,而是采用消极逃避进行防御,进一步引起学生教师的误解,认为其有心理问题,使得原本受伤的心灵再次遭到打击,以致其害怕与同学交流。
小田正处于青春期,面临成长过程的“第二次心理诞生”,是人生的“危机期”和“心理断乳期”,是真正产生问题的时期,也是内心剧烈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我重新审视,并做出自我选择。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脱离父母、家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走向独立。为了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和社会化,他们寻求同辈伙伴的支持——同伴关系,“这种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建立、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不像与父母、教师的关系那样是一种依赖和服从关系,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技能,包括:价值观、性别作用、社会认知和可供考虑的选择等。他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个能与之相互作用的同伴组织,在其中可以评价和提高自己目前的地位,为进入成年社会做必需的准备。由于青春期渴望独立的倾向与尚未真正具备独立、 成熟的能力和素质两种矛盾状态并存,这个时期的他们虽热衷于摆脱成年人,却很难真正独立,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依靠和凭借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肯定来完成逐渐脱离成年长辈的控制。
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这个时期的他们特别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着高度的自尊心,被人尊重的愿望比过去的任何时期都强烈,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当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他们更容易体验到的强烈的挫折感,从而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并对自己丧失信心。
小田正处在渴望得到同伴和教师认可的关键时期。她渴望寻找同龄朋友,作为精神寄托,却被误解,甚至成为调侃的对象。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促使她远离同伴,成为同学和教师眼中的“不正常”的学生。
这个过程中采用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法。首先,另请学生重现“手机充电”事件,小田作为旁观者观察重现情景中的“自己”。然后让小田扮演她自己,而我扮演被拔手机的同学,要求小田用适当的方法请求同学给予帮助。一开始,小田说不知道怎么向其他同学请求帮助。接着,笔者和小田互换角色,我来扮演小田,让她来观察我是怎么样请求其他人给予帮助的。这样多次轮番转换扮演角色,经过不停地鼓励,小田从开始时的生硬到慢慢熟练地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逐渐学会了如何做一个谦逊而又不失自尊自信的人。
鼓励小田同学参加学生的团队活动。在学生的团队活动中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感受成功的喜悦,消除人际关系不适应的紧张感,在团队活动中感受学校和班级的凝聚力,让小田同学以一个崭新的状态重新融入班集体中。
小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与其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扭转她的不适应症状还必须改变她所处的环境。与其班主任进行沟通,建议其注意加强班级的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建立健康的同龄人的同伴关系,满足青春期学生对同龄人团体归属感的需要。
告知其家长,小田的这种不适应症状在心理上并不存在严重的障碍,她的不合群只是受到外界压力后产生的防御反应。如果能改变其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教给其正确的应对方式,她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学生的。小田在行为上表现得对父母的过度亲昵和面对他人嘲笑其父母行为的过激反应,其实是对年幼时期父爱丧失的一种情感补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好转,家庭应给予更多的支持。
自我意识也就是同一感,是个体对自己本身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是青少年的首要任务,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可以导致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和学业成绩不良等严重后果。有调查表明,在不干涉状态下,中职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3]。青春期的学生格外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要求被尊重的愿望比过去的任何时期都强烈。当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他们所体验到的挫折感也同样强烈,这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对他们进行自我意识发展指导是必要的,这种指导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的指导——“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
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和职校学生的偏见,认为职业学校学生没有过多的升学压力,却没有正视职业学校学生比其他青少年有着更为复杂的成长环境,例如:简单粗暴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的负面榜样作用、低俗社会文化侵蚀、不确当的学校教育方式、恶劣的师生关系等。导致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
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形成原因也很负责,要想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负责状况,不可能通过几次简单的谈话就能收到效果,辅导者必须要有一个长期帮助的方案,甚至做好毫无效果的心理准备。
很明显,在该案例中同伴关系对小田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青少年时期是儿童期和成人期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探索人生、认知社会、 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阶段,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正面对着因成长而带来的社会身份转换的不适应。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在减弱,更多地被同伴代替,有学者认为,对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同伴影响力等同于甚至高于家庭的作用[5]。家庭和学校应注意培育氛围,加强人际交往指导,鼓励青少年正确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