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水环境变迁探析

2019-12-26 06:47朱小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射阳洪泽湖堤防

朱小璠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坐落于京杭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人工河段——邗沟入淮处,以及中运河的前身——古泗水入淮处。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淮以来,黄、淮、运三河在此交汇。

明迁都以后,对漕运的需求不断加大,清朝延续了明朝所确立的漕运制度,直至漕运废止。以保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频繁在淮展开,主观上为保证漕道通畅漕粮运输的安全和高效,在客观上一步步改变着淮安地区的水环境。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水环境变迁及其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多在前人相关研究中只是有所涉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该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从河流环境和湖泊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论述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变迁的影响。 分析水环境的变迁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由水环境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思考其中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1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治水工程对河流环境的重塑

1.1 修筑闸坝调控了河水流速

明代中期时以后,自黄河下游南北两岸筑堤后,河道固定,大量泥沙淤积到下游清口附近,形成了淮河下游出水口的门限沙,“山阳旧有高家堰,围郡城西南门十里许,而圮废久矣,其最关水利害者则大涧口也。 先是堰屡决屡筑,但工皆不巨,迩者决益甚,工益巨,当事者始难料矣。 ”可以看出高家堰屡屡被水流冲塌,且堵口工程越来越艰巨。

然而随着高家堰闸坝越筑越高,越筑越长,以致淮水不能助黄刷沙,只能通过一再加筑高堰抬高洪泽湖水位。 万历二十四年年,总河杨一魁大举分黄导淮,建高家堰上武家墩、高良涧和周家桥三闸,分泄淮水。 杨一魁的分黄导淮策略为因黄河淤积而失去出路的淮水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利于减少洪泽湖的灾害。

1.2 堤防工程改变了河流流向

堤防的作用是通过人力对洪水进行控制,在堤防的形成过程中,往往会截断一些支流,切断洼地湖泊与河流的联系,堤防防止客水内灌的同时,也会阻止内水外泄。淮安又处平原地区,平原上的自然排水会因河道堤防的修建变得更加困难,由此对水环境施加影响。

明清时期人们往往利用堤防与水争利。 万历六年在淮上任的潘季驯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贯彻于在淮堤防修建的工程之中。“万历十七年再上河工告成疏筑石堤七千余丈,土堤一万三千丈,榆笆工堤六千二百余丈”。 潘季驯治河,尽塞南岸分流,在南岸筑成长堤,完全固定了黄河东至徐州及以下的河道。 此后两岸堤防随河床的淤垫而加高,行水线路长时期保持稳定,形成了完全由堤防约束的、 高于两侧地面的封闭性的河流。 黄河北徙后,在堤内洼地中形成季节性的水流。 潘季驯以后,杨一魁实行“分黄导淮”的工程,结果以失败告终,导致下游水系紊乱,主流迁徙不定,或北趋张秋,或南泛涡、颖。 “水得分泻者数年,不至壅溃,然分多势弱,浅者仅二尺,识者知其必淤。 ”

2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湖泊环境的变迁

据《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制》等史料记载,在淮水两岸,曾经湖群密布,一片水乡泽国风光,自黄河南泛以后,湖沼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有因黄河泥沙注入,由深变浅由大变下的湖泊;也有因黄河夺淮而水源增加,由小湖群连成一片,形成大湖的湖泊。

2.1 湖泊淤失——以射阳湖为例

淮安地区的射阳湖在《水经注》中原是一个烟波浩渺的大型湖泊,万历年间的记载,射阳湖“阔三十里,潆洄三百余里”,当时射阳湖地处江淮之间,南与江、北与淮都沟通相连。

明清时期,由于黄河携带泥沙越来越多,水患频发,泥沙堆积加积,特别是在潘季驯固定河床,蓄清刷黄以后,使大量黄河泥沙在苏北平原及附近沿海堆积下来。 “南渡以后,大河南徙,黄淮合流,浊沙分注而夹耶等湖先淤。明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改运道,出淮安迳达黄浦,不复经射阳湖。 迨夹隆间,河患日剧、填淤日远。 西北入淮之迹不复可考。 而射阳湖亦日渐受淤”。

明清时期不断增加的围湖屯垦、 兴修水利等活动也加速了射阳湖区的淤积。 乾隆时期稽璜秦赴该区调研后奏称,“射阳湖弯曲太大,泄水不畅,竟有东西仅隔里许,而南北绕一大弯至数十里者,……淤出田亩若干顷”。至清末,射阳湖湖区主体已经基本淤为平原,且被垦为农田,平原只剩下低洼的沼泽和小型不连片的隔离湖泊、河荡,支离破碎。

2.2 新湖形成——以洪泽湖为例

明清时期,因黄河夺淮,黄淮汇流,水量增加而水位抬高,将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连成一片,汇聚成湖的洪泽湖经历的是从形成到增长的过程。 据《淮安府志》的记载:“当淮水下流,左右有数十湖汇为一统,名曰洪泽,其东南逼淮扬二郡,全恃高堰以为堤防。 ”

韩昭庆在《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中,从自然、 人为两方面的原因概述了洪泽湖的形成。 洪泽湖北、西、南三面,均为天然湖岸,东岸则靠洪泽湖大堤维系,故大堤的修筑是洪泽湖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大堤前身称为高家堰。 高家堰的形成及演变又与黄河长期夺淮是分不开的。由于黄河长期夺淮,抢占黄河入海水道,下游不畅,造成中下游地区低洼处大片壅水,通过门限沙的形式在黄淮交汇处的清口壅水。 黄河或以决口溃水的形式,或是通过徐州等地减水坝闸入洪泽湖,增加了湖区的水量。 而人为筑堤支撑,促成了这种趋势。 万历十七年年,潘季驯筑张福堤,加强了对洪泽湖的约束、壅高,万历二十九年前后,湖面扩大为多里,使众多小湖泊相并而成洪泽湖,成为“新生的大型湖泊”。洪泽湖的形成使河水大部分从徐、邱东下,黄河泥沙使清口不断淤积,黄、淮并溢的情况屡屡发生。

3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水环境变迁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前文所述人类活动对区域内水环境的变迁产生深远影响,河流湖泊的形态、流域、水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进而,水环境的变迁对整个区域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影响从时间维度来分,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影响的方面涉及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农业生产等。

水环境变迁在短期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起到促进作用的。由于淮安地处黄淮运三河交界,每年收获之际,南方数省的运粮漕船都衔尾入境,停泊于运河之上以待查验转运。 “牵挽往来,百货山列,河督开府,清江浦文武厅营星罗棋布,俨然一省会”,“帆樯林立,盛极一时”,湖广、江西、浙江、江南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 那时清江浦的河面上停满了从南方各地驶来的漕船,漕军日常生活消费,以及夹带着土产与当地人之间的生意往来等,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水环境的变迁还影响了城市的城址变迁,城市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水环境的核心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城市的中心选址。原先荒芜的地带,因此而繁荣兴起。 府城西北三十里的清江浦,原先十分荒凉,明永年十三年,平江伯陈瑄开“清江浦”,使得原本的闲旷之地,“凡货船悉由清江过坝,里之运河,外之黄、淮河,千舳丛聚,侩埠羶集,两岸沿堤居民数百万户,为水陆之康庄,冠盖之孔道,阛阓之沃区云。 ”

虽然短期内对漕运效率的提高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带动和发展,但明清时期因人类活动引起的剧烈的水环境变迁对区域发展的长期影响却是破坏性的。

第一,地上悬河悬湖逐渐形成。 由于河道长期固定,日久泥沙大量堆积,河床淤高极速。 明代后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已成悬河。悬河一旦决堤,对下游地区人民百姓造成的便是毁灭性打击。悬湖同样如此,以洪泽湖为例,其高屋建瓴的形势对里运河大堤以及整个里下河地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正常时期,湖面均高于淮河水面,据记载,自隆庆后,“江都、高、宝无岁不防堤增堤,与水俱高”,清康熙时期,湖面高于黄河水面5~6 尺,乾隆时汛期往往达到10~14 尺,至民国时期,运河东堤已经加到两丈之高。 在当时没有抽水泵等排灌机械的客观条件下,洪泽湖不仅起不到调节洪涝时水量的天然水库的作用,反而湖高于地,可想而知对于近湖地区的威胁。

第二,洪涝灾害愈发严重。淮安处在原本就十分低洼的淮北平原,水系紊乱之后,给河道的正常排泄和地面沥水的排除造成了许多障碍。不仅如此,低洼地区常年发生洪涝灾害、积水不易排除,往往容易造成土地盐碱化。据乾隆《泗州志》卷2 的记载,时泗州境内抛弃无主田地1 258 顷45 亩,永沉水底田地为1 117 顷91亩。 洪泽镇,本在淮阴至濠泗的官道旁,历史上为商旅辐辏的商业重镇。 但至清代,昔日繁华之镇已“寥寥居民数十,浮沉于洪涛之中”。

第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不断累积。明代以来漕运的繁荣,本就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从事漕运相关产业活动,农业生产不受重视。明代以来急剧变化的水环境,洪灾频发,本来肥沃的土壤肥力下降;湖泊淤失,每至旱季,土地龟裂却无水灌溉,加重了旱灾。从淮安地方志大事年表可窥一斑:

“宣德九年(1434)淮安河水泛滥,田亩淹没,淮安饥。

正统元年(1436)四至六月不雨,田禾焦槁。

正统二年(1437)四、五连雨,河、淮泛涨。 淮安、扬州等处大水。

山阳城内行舟,禾苗荡然无存。

正统六年(1441)六月,霖雨伤稼。

正统七年(1442)五至六月,霖雨伤稼。

正统九年(1444)淮安府所属30 县旱。

正统十一年(1446)淮安水患,民多缺食。

景泰二年(1451)淮安大雪,饥冻而死者相枕。

景泰三年(1452)两淮大水。

景泰四年(1453)夏秋,淮安霪雨水溢。

景泰七年(1456)淮安大旱。

景泰八年(1457)夏,霪雨河决

天顺四年(1460)淮安水涝。

天顺六年(1462)七月,淮安大水,溺死盐丁1 300余人。

天顺七年(1463)五月,淮安大雨,腐麦。

成化元年(1465)淮安水灾。 ”

从1434年到1465年这二十年间,旱涝灾害发生16 次。 万历时期,《淮安府志》中的描述称“淮自昔称沃土,乃今贫瘠矣。”咸丰六年,苏北大旱,曾经有“水泽之国”美称的苏北竟然“赤地千里,飞蝗蔽天”。 水环境的变迁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也正是因为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导致了淮安经济发展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只能反过头来依靠水环境,漕运单一的繁荣是脆弱的,当水环境越发脆弱,这条经济生命线也就越发衰败,城市经济没有农业支撑,很快就面临崩溃。

淮安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当地特殊的水环境,淮安地区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改造又使其变迁成为可能,我们可以发现水环境和整个地区的区域社会组成了一个互为依托的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水环境的变迁是人类活动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目的,人类本无心改造水环境,而是为达成“保漕”“保运”目的的过程中,水环境被客观改变。这就陷入了一组矛盾,人类兴举大规模水利工程,进行一系列的人类活动,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结果却重塑了当地的水环境,水环境改变后反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人类对于环境的改造和利用,目的都在于争取人类自身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却鲜有顾及环境本身。人类本不在意环境是否会变化,只一味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其他。水环境是不择手段下的牺牲品,短期给人类带来了利益,长期却引发了混乱和灾难。以淮安为代表的苏北地区,命运系于政府的政策,缺少经济资助再生力,当社会动乱、政权力量衰弱时,国家主导的生态模式的负面作用显著。 一味强求水环境服务于社会环境,而对水环境大兴改造和利用,最终造成的损失和教训是惨重的。 洪灾泛滥、湖口决堤,直接或间接造成当地人口的损失。 大水浸溢,地上悬河悬湖出现,造成大量耕地沉于水底,持续不断的治水活动也使得大片良田遭到挖废,土壤环境的恶化又影响当地种植制度的逆变,由原来对水肥要求高的稻作农业,变为低产的旱作农业,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显著降低。矛盾的破解点在于追求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顺应自然规律,争取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射阳洪泽湖堤防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江苏射阳:“苏菊”产业初绽芬芳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射阳湖畔的一座威严纪念碑
射阳:以侨为桥汇聚侨心侨力
射阳:“一带一路”上演绎别样精彩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水利工程堤防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洪泽湖绿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