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2019-12-26 03:54:17张咏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张咏梅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 265500)

引言:

各高校2018级新生已经迎来00后的年龄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从幼年时期便接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近些年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传播方式逐渐成熟,信息的传播速率不断升级,并且传播范围已经深入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以井喷式的规模影响着新时代人群的思维方式,对于高校教育行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怎样能根据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到指导和统治的地位。

1.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指导大学生群体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会进一步强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积极参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时代担当和责任使命,会进一步的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净化大学生思想

新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等传播渠道以其海量化、迅捷化的态势讯猛发展着,但是在传播的内容上良莠不齐,纷繁复杂,大学生的心智不是很成熟,对社会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很强,在这个时间段,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没有牢固的树立,有些不良信息有机会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抵制这些不良思想的冲击,为大学生理念上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一般情况下都要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实现,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思想课有创新的工作思路,拓展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通过思政课的创新尝试进而大幅度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培养品德优良、信念执着、知识渊博的新时代大学生。

2 针对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情况的市场调研

为了得到最为准确的数据,笔者结合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高校,组织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教育状况”的市场调研。本次市场调查采用定量研究的网络问卷调查法和定性研究的小组座谈法,在调查内容方面主要针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状况。通过1个月左右的市场调研,发放问卷1500份,整理后共得到合理样本1289份。数据整理后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对学校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多的学生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3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待提升的关注点

3.1 高校对新媒体的认识程度不足

经过多所高校的实地调研,大学生每日上网的平均时长一般都在3小时以上,但是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一般都是在语音聊天和手机游戏两个方面,没有太多的学生会使用互联网学习和查看时事新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一般都停留在课堂中,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中的讲授进行传播,高校教师对新媒体的传播功能认识程度较弱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让新媒体这种新兴传播渠道的应用贯彻到学生的教育中,浪费了互联网的资源。

3.2 大学生思想教育没有联系实际情况

大多数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都是在课堂中进行了,基本都是停留在理论的灌输和讲解的层面上,几乎不太注重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没有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内容的传授。学生本身对此部分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再加上教育的过程过于的枯燥,很难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表面现象,整体概念模糊

当代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心事情的时候经常说“活着没什么意思”“一天天过的真没劲”“压力山大”等负能量的言语,这种行为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没有到位,在多元化的现实中迷失了自己,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目前大学生的精神依托较为薄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指引不是很明确。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创新

4.1 充分发挥高校和社会的宣传引导力

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高校党团组织便要更加依托其特点大规模的向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引导和探究,切记不能空谈,有针对性的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理论,以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依托,以新媒体为载体,从实践层面与学生证明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在原则上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潮流,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免疫力,远离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4.2 重视新媒体的引导作用,发挥其传播特点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针对传统媒体而说的,在实际应用层面一般指的是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具体来说,它包括: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报刊杂志等。这些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是明显的,它既是全民、全渠道、全时的互动传播,又是主流媒体设置的中心新闻议题的传播形式,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利用新媒体抢占学生主流思想的舆论阵地。具体创新形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利用全渠道、全媒体、全民的创新教育理念,实现全面传播覆盖。在每人都有话语权,每人都是传播者的主贷,作为高校的教育者必须利用所有的传播渠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这种思想确立主体地位,真正从思想高度上对价值观实现“真学、真信、真用”的思维。其次,可以利用内容来带动渠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育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微”平台,建立特色公众号栏目,打造品牌,发布最新的信息,捕捉社会上敏感话题增加学生的阅读率和互动率,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4.3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指的是:指导学生分析、认识、监察并运用媒介的能力,要求学生会与传播媒体打交道,通过媒介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成为有品位、有思想的传播接受者,而且在此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对媒介的自觉监察能力,传播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的内容。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导致信息传播的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促使各个媒介之间的重新组合和整合。但是这种融合之后的新型传播方式也带来了一些危机事件的爆发,有些新闻涉及到权利、富贵、腐败、黑势力等信息能够在网上迅速形成聚焦,在事实还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发生很大规模的宣传引发危机事件。这便要求高校中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例如,在近期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后,互联网中有短暂的视频信息便引起了各大媒介的转发,有大量的不实言论瞬间兴起,在几天内成为舆论的热点话题,在这次舆论中,大学生成为了主流的自媒体传播渠道,警察在后续新闻中的辟谣和官方解释与舆论大相径庭,这个新闻事件很具有代表性,大学生对不实新闻的传播为社会和传播平台都带来了一定不好的影响。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应多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媒体素养的培养内容,夯实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理念。

4.4 提升大学生“意见领袖”的领导能力,注重新媒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与自净功能

多数人对大学生领袖的理解一般指的是学生干部、学生活动组织者等群体,但是这里所说的意见领袖指的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权威领导意味的学生领袖。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同学、朋友,只要是在一个圈子中有能力说服其他人的个人都可以称之为“意见领袖”。一般在危机事件传播的过程中,意见领袖所产生的舆论效应是明显的,对大学生群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类群体指引了大学生对待危机事件的态度和主流看法,从此可以看出,学校和社会在“危机”时期针对意见领袖的舆论管理工作意义便十分重大了。当然,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也不应该盲目的跟从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根据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出正确且正能量的判断。

4.5 借助新媒体提升大学生法制意识,自觉维护和宣传法律法规

所有人接受信息的行为都是主动而有一定目的的。新媒体时代中大学生更是主动的与信息接触。而从目前的传播速率上看,负面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传播的危机都要比正面信息快很多。大学生需要自觉的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把自己的言行举止控制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中来,网络中恶搞、讽刺、个性的传播内容虽然能够吸引眼球,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划清界限。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该增强学生自媒体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学校中“网红”学生的监管力度更是要加强,通过管理工作,让学生的言行达到合理的范围。

5 结语

改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是当代高校的现实需要。目前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一般是由实践性教育和灌输式教育两种方式构成。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以理论课的教学为主要阵地,而实践教学一般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而存在。在具体教学理念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定位不是很明确,教学载体和传播方式过于传统,创新度不够,这便导致最终的教育效果没有合理的评估反馈机制。通过本文上述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除了需要课堂的教学工作外还应该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确定正确且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载体,各要素合理按照程序运行,最终达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创新的目的。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