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如何发挥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

2019-12-26 03:20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博物馆人才时代

张 静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西安 710061)

前言:博物馆是一部物化的文化发展史,它蕴含了各种各样文化发展的轨迹符号,有着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不单单是一个收藏、研究、陈列的科研单位,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标志,它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承担“终生教育 ”“ 素质教育 ”的社会教育机构,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1 在思想上,认识在新时代下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的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定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增强社会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导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一步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领域重要一部分,新时代下推动博物馆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挥重要作用,在服务国家大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了国家队“会客厅”和文化外交的“金色名片”。“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断创造条件,为博物馆的事业发展开辟一个广阔天地。”

2 引进创新型人才,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和奖励制度

博物馆藏品包罗万象,服务群众层次需求不一,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博物馆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高度的业务技能,才能在最终保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但随着近几年来,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博物馆成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博物馆事业发展赶上了大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博物馆需要尽快做好人才储备。博物馆各项职能的发挥的根本在于人才,在过去的人才政策中,过于注重高学历、高职称等人员的引进,”而博物馆要想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具活力,大量引进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因此,新时代我们需要加快建立优秀人才、特殊人才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培养选拔制度和奖励制度,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力雄厚的文化人才队伍,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借鉴国内外文化人才培养、吸纳经验,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3 完善博物馆“硬件”基础建设,为发挥服务职能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由于资金大多是由财政进行拨款,使用资金需要层层审批,因此在发展的空间上,任何设施完善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才可顺利完成,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善馆区硬件设施建设这项工作就应该被搁置。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自从1991年落成,它是我国新时期博物馆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当时的“陕西古代文明”陈列获得好评。但是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的陈列存在着展示手法单一、灯光布置不合理、展室用具过于陈旧、新出土文物得不到展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博物馆发挥作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博物馆人几经努力,分别在2006年,2018年对基本陈列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展,全新的“陕西古代文明”受到了多方好评,为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提供基本保障。

4 契合社会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需求、提高展览水平

人们对于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的供给和服务远不能达到社会需求,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不只是文化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了解历史、实现自我增值。展览和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服务的主要供给方式,博物馆应该积极探索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式,策划让老百姓尤其是博物馆周边的社区人民群众愿意看、看得懂的展览项目,设计策划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教育活动,使更多公众在博物馆获得教益,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博物馆内的文物活化,传播好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展览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直接渠道和桥梁,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需求,并利用博物馆的资源结合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当地民俗、艺术同时不忘贴近社会,提高展览水平,才能更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加之如今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提升,个性化需求,展品的布置、陈列的形式、手段等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飞跃。”除了运用传统的文物、图片、文字说明、模型、局部场景复原等来布置展览外,许多的声、光、电技术、多媒体技术、数码技术都运用到了陈列展览之中,这些技术的使用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生动的展示展品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展品与观众的交流程度,也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提高展览质量水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不是说要媚俗。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博物馆高雅而不深奥,亲和但不媚俗”博物馆不是娱乐场所,而应是展示,引导高尚风气的场所。

5 通过创新,拓展文化传播途径,使得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受众面积最大化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博物馆领域,是广大人民群众日新月异的文化需求与传统的、过时的文化传播和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和形态的矛盾。

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转型,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因此,规划中各项目标实现的具体途径,就是鼓励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与公共服务的创新,包括理念、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手段、渠道等方方面面的创新,通过创新来推动博物馆文化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新媒体等技术和传播工具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与公共服务的新领域。要鼓励博物馆抓住“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有利机遇,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充分发挥博物馆文物资源多优势为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创新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将博物馆学术研究的成果,藏品包涵的丰富信息,乃至于博物馆工作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等转化为易于公众获取、便于公众定制,制作成内容精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新媒体和融媒体、电视、报刊、各类公共场所设施等源源不断地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和其他有需求的群众手里,使博物馆力度文物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服务成为人民群众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和价值观,深入到社会运转的各个层面,从而使得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受众面积最大化。

总之,博物馆只有始终紧跟时代需求,把握时代发展特点,以振兴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在努力提升馆区设施、人才储备同时,通过创新,拓展多种途径,加大博物馆文化教育宣传,提高社会教育受众面积,努力做好了解公众需求策划出公众满意的好展览,根据博物馆的藏品特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展览主题,突出贯穿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形象展示我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启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节,形成完整的展陈体系,使博物馆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让博物馆从原来的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博物馆里沉睡的文物走向社会,走进课堂,逐步成为一本爱国主义教科书,成为公众终生受教育的文化课堂,让广大群众逐步热爱并阅读这本书,才能真正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对我们博物馆人来说,人民群众的需要永远都是我们奋斗目标,是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为之着想的服务对象,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根据公众的需求,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运作方式、体制机制、科技手段等融入到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更多民众学习知识、欣赏艺术、天高素质的课堂,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

猜你喜欢
博物馆人才时代
人才云
博物馆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