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019-12-26 03:20孙炳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思维

孙炳芳

(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源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透过历史的沧桑巨变,深刻认识创新的意义,树立牢固的创新意识;依据历史学本身求真求实的学科特点,培养科学的创新思维;发挥课程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养成独特的创新品格,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素质基础。

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牢固的创新意识

1.1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创新。一部人类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创新史。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多个领域的深刻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所涵盖的大量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观念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多史实,有力地诠释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历史结论。

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从大国迷梦到师夷长技,中国人最终在民族心理上实现了痛苦地嬗变,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变革。从此以后,一代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创新求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国家出路的探索问题上都达到了时代条件下本阶级的最高水平。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深深扎根中国这片热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实践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绘就了一卷卷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壮美华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了多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等,这些都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1.2 创新精神是时代的最强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不断的发展表明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剧烈的变革时代。这个伟大的剧烈的变革时代,需要、孕育、也培养和造就了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江泽民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1]”所以,改革就是创新;改革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人的创新精神不断发扬和充分展现的过程。

从落后挨打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获得了重生,所依靠的正是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充分提供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学生深刻认识创新对于民族进步和国家兴衰的至关重要性,树立牢固的创新意识,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

2.1 有利于大学生把握创新规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创新、继承、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创新规律。创新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一般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借鉴并且继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进取。

在“纲要”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同时,要不断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具有创造活动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地审视现实、展望未来,投入日新月异的创造活动中去,深刻认识创新、继承、发展的关系,把握创新规律。

毛泽东所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是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精华,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而又生动活泼的新文化。毛泽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注重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需求,在思想层面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为在党内倡导创新精神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2.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调论从史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式。客观事实是科学和真理发现的基础。在“纲要”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科学的思维品质、自主性的创新思维。

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也是邓小平、江泽民创新思维的出发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脱离中国实际、照搬照抄经典著作及外国成功经验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失败,三次《左倾》错误就是很好的明证。毛泽东所倡导的“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表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才能在斗争中创造出新局面。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

2.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所呈现出的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为大学生存疑求异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锻炼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在整体联系中观察、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创新是从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更是从质疑精神开始的。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二者的辩证统一。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为发散思维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则是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使创新思维符合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中国近现代史中存在的问题;要正确疏导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未必正确的不同见解;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含有谬误的、容易引起疑义的材料进行思辨论证,对知识进行重组与综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得出独立见解,让学生重新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结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特的创新品格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发明家。他们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创新品质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创造性品格。

3.1 培养志存高远,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

近代中国,主权沦丧、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促使所有有血性的中国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救国救民。为此,中国近现代涌现出一批时代伟人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顶立潮头,把自己融入了社会,顺应时代发展和要求,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为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的努力。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提出“天下为公”。受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影响,青年毛泽东心系天下,立志救国救民,投身中国革命;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又提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著名论断。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些警世名言无不凝聚着伟人们对国家兴衰的一片拳拳之心,对人民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

远大的志向使他们有了人生的追求和精神支柱,这是他们始终奋发向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孜孜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力量源泉,是他们理论创新的强大动力,是创新品格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

3.2 培养坚韧不拔,敢于面对外来压力和挫折的意志品质

创新就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解前人没有解过的题;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就是要能够承受不断出现的挫折外、可能受到的非议及打击甚至是迫害。因此,作为创新主体必须要具有强大的自制力、顽强的毅力。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并要勇于面对创新活动中的失败和挫折,要勇于战胜一个个的失败,最终达到成功。

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直至最后还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嘱。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中始终不盲从、不妥协,勇于坚持自己的真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但他的正确主张没被中央接受,并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面对这些打击,毛泽东并没有被压倒,也没有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没有萎靡不振,而是继续扎根社会实际,不断求索,最终用自己独创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邓小平在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虽三起三落,但始终不堕青云之志,尤其是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时,更是义正言辞,毫不妥协,以其强硬闻名于世。

3.3 培养破除迷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的独特个性

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毛泽东指出:“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活人也好,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3]”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一再要求全党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胆地试。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4]”

3.4 培养团结合作,鼓励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近代以来创新的一个特点是越来越注重团体合作或者大规模的合作。一个不能与他人合作、没有团队精神的人是不能很好地创新的。团队的成员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群体激智,可以形成整体智力优势。当今社会,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越发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中国近现代史来看,我们党所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每一项理论成果无一不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相信群众的创造力,鼓励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行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切创造活动的力量源泉。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