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凤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重庆 400054)
巴南区被确定为2016年—2020年市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示范区紧紧围绕打造“功能拓展型现代都市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样板”的目标,以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和休闲养生为发展方向,加强农业与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为思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靓”主题,都市农业体系逐渐显现。一是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水果、花卉苗木3个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茶叶、特色畜禽、生态渔业5大优势产业的产业格局基本构建。二是致力于“三化”解决“三农”实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南—南线万亩蔬菜基地和万亩花木走廊、惠—东线生态休闲渔业带、木—高线生态农业长廊和天坪乡村旅游胜地。三是积极拓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成功举办乌皮樱桃节、梨花节、肥牛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围绕农业景观资源拓展的农业旅游产业,成为农业新业态。
据统计,2018年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92个,涉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其产业组织形式多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企业为龙头、涉及“企业+农户”和“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有机联结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
示范区以“互联网+”为引领,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战略。依靠“电商进乡村”行动和“移动互联网村”试点,提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开展网络宣传与销售。目前“互联网+农业”方式运行初步显现。
围绕建设“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大区”目标,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业。以回归自然、体验农味、休闲观光为特色,依托特有的农业资源以及自然生态景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建成农家乐、休闲农庄、观光农业园、观光农业带、观光农业示范村等点、线、面相互协调、错落有致的休闲农业格局。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发挥全区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整合出数条各具特色的一日游、多日游线路,实现了“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产业的规模档次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现全区已有乡村旅游项目100余个,重点打造精品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线路5条,支干线路20余条。
当前,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密,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如,在农业产业项目中占比较大的果蔬产业、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产量较大、产值较高,但缺乏与之配备的横向、纵向产业。有的产业不够完善,有的产业尚缺乏,未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质量,丰富主导产业的各种衍生产品,提高附加值。
目前,农村产业发展还处于“技术成果引进—配套技术服务—研发—转化—配套技术运用—技术人员培训—实施—产品输出终止”体系的前段,后端环节,特别是在研发、运用、培训等环节相对薄弱,有待加强,尚未能形成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利益联结机制多以农民流转土地变为工人,成为农业企业的雇佣劳动者,利益联结机制较为单一。农民很少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而大部分农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力量较弱,收益多被龙头企业主导控制,不能完全能够代表农民利益。
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需要必备的农业生产道路、管网、水渠等基础设施。但调研发现,有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有的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年久失修,排灌能力得不到保障。如,前往云篆山的道路,7座以上社会车辆禁止通行,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的发展,类似的情况在二环以外还普遍存在。
当前,农民收入主要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其他渠道收入相对较少。从占比来看,农民从二、三产业获得收入所占比重较小,仅部分村集体农民能从农业加工业、农业观光旅游业带动人均纯收入的较大幅度增加,大多数从二三产业中带动收入增加力度有限,农业产业附加值不高严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
巴南区整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已有条件和资源禀赋,宜以生态农业和山、湖、泉为依托,以优质蔬菜、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生态养殖等种养植为基础,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的都市现代农业。
适应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在现有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和资源特色,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营销、教研、观光”于一体和“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产生态种植和养殖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直接收益。如,挖掘茶叶、花木、渔业等特色产业潜力,支持企业开展加工产品研发、品牌开发、品牌培育,目前已形成完整的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
二产完善配套加工业,可发展一批优势的加工产业,提高原有龙头企业在企业活动中的竞争力,同时促进企业增收;
三产休闲旅游业以一产和二产的发展作为动力,不断发展和完善。如结合第一产业的发展,带动三产的良性发展,以一产促进三产规模化,反过来通过三产提升一产的附加效益。
加快创新农业投入方式,以企业为主导、加大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参与,以市场运作为原则,不断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投融资体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缓解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一是实施农业项目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更多金融及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运用各类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加快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机制。四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深度挖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潜力,探索通过“三变”,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优化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时,重点考虑不同经营主体之间如何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做大农村产业融合的“蛋糕”。
推广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推行“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引导家庭农场和农户转型升级。探索合理高效的利益分配方式,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形成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民将“五权”要素转化为股权,入股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获取一定比例的分红收益。结合实际,可将集体所有的各类集体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牵头成立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户长期分享资产收益。
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推广“大企业率先示范,中小企业渐次参与”社会责任履行模式。引导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带领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转型升级,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稳定农企收入。建立全区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引导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约意识。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采取与农户相互入股、龙头企业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支持龙头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有效对接,形成从田地到餐桌的全过程产业链,加大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推进各类经营主体的深度融合。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围绕“4+X”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规模。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公共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侧重懂技术、懂管理、懂政策,助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开展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品牌营销、教育培训和自我管理的作用,积极开展行业标准制定、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农村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成果产业化、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