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2019-12-26 03:20黄泽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精准政治思想

黄泽楷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扶绥 532100)

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载体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将大数据技术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活力、凸显创新,进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教育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态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其思想活跃、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2019年3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比例高达98.6%,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可见,青年大学生群体已经是互联网空间最主要的群体。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益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根据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留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已成为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

1.1 样本覆盖的全员性

在传统媒介时代,高校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了解仅能借助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现场访问等方式,存在覆盖面过窄、被试较少的问题,由于样本覆盖问题,很难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以点带面”的掌控,更不用说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细节信息进行精准了解,只能说是“管中窥豹”。借助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实现真正的样本全覆盖,基于大数据技术数据处理的海量性、数据价值挖掘的精准性,通过各种方式回收的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均可以有效处理,尤其是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以确保对全体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监测。

1.2 数据反映的精准性

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实施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比其他方式得出的数据更加精准,无论是问卷调查、访谈或者座谈的方式,由于调查的实施者在场,对于被试而言都存在主观影响,造成其心理状态的起伏,最终影响调查结果客观性。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自然记录进行收集、挖掘和整合,使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尽收眼底”,确保了对思想动态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并在海量数据的处理中,得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实现了数据反映的精准性。

1.3 行为把握的客观性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状况如何?其行为表现可以直接反映出来。大数据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精准记录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都会在网络空间留下其行为表现记录,包括学习信息、消费信息、上网信息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可以得出关于大学生个性化的思想行为信息,那么,就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大数据也可以对全体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产生的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样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进而对大学生的整体行为进行客观把握,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基础数据。

2 大数据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向

针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态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耦合大数据技术“信息反馈”和“趋势预测”的功能,通过对海量化的数据进行专业性和关联性的处理、分析和整合,把相关数据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使其价值得以被挖掘,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向。

第一、要结合大数据的反馈功能,积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进行实现工作模式的创新。具体而言,就是把大学生图书借阅、心理咨询、生活日常、宿舍管理、教育资助、学业成绩、就业创业、考勤管理等信息纳入到大学生思想动态数据库中来,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整合、分析和处理,梳理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些规律性特征,进而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可视化呈现,为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供依据。

第二、要及时整合大学生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留下的相关信息,把握其思想的关切点,对其思想品德进行量化分析,预测其多样性需求,比如学生思想舆情关注点、学生心理发展状态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研判,及时跟进思想政治教育,以便提前准备供给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要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和“服务”,大数据技术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够面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精准供给”,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与大学生需求侧之间的矛盾,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的艺术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性等方面着力,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私人订制、因材施教和“一对一供给”,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预的有效性。

3 大数据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生命线”,必须要彰显其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对此,必须要对接大数据时代,谋势而动、顺势而为、顺势有为,积极嵌入大数据技术,为大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厚实根基。

3.1 强化数据共享,建设大学生思想动态数据平台

大数据之大,在于数据的海量性,种类的多样性,数据越海量,越能反应总体情况。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痕迹已基本上在网络空间呈现,要求高校内部树立系统性思维,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实现学生个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图书借阅信息、心理咨询信息、宿舍管理信息、教育资助信息、日常生活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的共享,建立一个围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把握大学生整体和个人的思想政治状况。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数据整合,挖掘其背后的思想行为规律,并制定出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相互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导性与形式艺术性相结合,形成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真正触动大学生的灵魂,最终达到隐性育人的效果。

3.2 打造专业队伍,实现大学生思想动态可视可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办好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人,关键在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数据技术是相对复杂的数据挖掘、整合、处理、分析技术,亟须信息技术专业化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人才。在大数据技术运用中,核心议题是如何将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可视化呈现,才能凸显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这就需要打造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做大学生思想动态数据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并将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抽象数据用图形、图表、示意图等进行可视化呈现,确保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可视可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仅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强化,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鼓舞人,这就需要加强对高校思政队伍的培训,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使高校思政队伍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3.3 科学分析研判,制定大学生思想教育精准方案

因材施教、因人施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把握大学生整体的思想状况和个别重点对象的思想动态,以便开展实施针对群体和个人的思想引导对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于“精确制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分析研判能力,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多维数据中发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关键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细从微处找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信息,进而揭开大学生的思想关切点、思想障碍点,最终制定出符合其思想变化和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对大学生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取向,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反映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细微变化,深度挖掘数据反馈与思想行为表现之间的相关联系,并为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方案的制定厚实根基。

总之,大数据的兴起与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样本覆盖的全员性、数据反映的精准性和行为把握的客观性等特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强化数据共享,建设大学生思想动态数据平台;打造专业队伍,实现大学生思想动态可视可见;科学分析研判,制定大学生思想教育精准方案,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猜你喜欢
精准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精准的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