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任 芳
2017年初,刘强东宣布京东集团全面向技术型企业转型,随后从顶层设计上确立了“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全新集团战略定位,在技术上加大投入力度。近三年以来,京东物流在技术强企之路上发展得如何,在技术助力下实现了哪些突破呢?JDD 2019大会揭晓了答案。
2019年11月19日,主题为“突破与裂变”的2019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JD Discovery)在京开幕。会上,京东集团首次向外界展示其横向覆盖零售、物流、数字科技、保险、物产、云、健康等业务领域,纵向贯穿To B/To C、线上线下、实物虚拟、国内海外多场景的技术体系框架图。在行业发展与技术迭代的进程中,京东加快向“技术+服务”公司转型。京东物流的科技探索之路也在会上得到全面展示。“从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智能迭代到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物流行业从大而重变得‘举重若轻’,技术是驱动物流革新的第一要素。”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在大会现场表示。
京东“三巨头”京东数字科技集团CEO陈生强、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与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亮相2019 JDD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目前京东已形成了以云计算底层基础架构技术和通用化大数据平台、AI、IoT、研发能效、信息安全技术为依托,结合零售、物流、数字科技等不同场景的技术体系。如在零售技术体系中,京东已拥有中台组件能力群、智能供应链、全域交易、智能营销、门店科技等技术;在物流技术中,京东以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构建起智能物流体系;在数字科技中,京东已形成金融科技、智能城市、数据技术等体系;在云计算、AI、IoT等领域,京东均有布局。据悉,京东在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仅上市公司部分就超过300亿元。
对于京东物流来说,在技术的加持下,经过十余年的布局,其物流科技探索路径清晰可见。无论仓储端还是配送端,始终坚持从技术层面去突破和创新。如,在仓储端,自2008年落地京东首个自动化仓库开始,逐步在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投入自动化技术,不同自动化程度的“亚洲一号”陆续建成投用。2016年,京东X事业部正式成立,开启自主研发物流化技术设备的征程,也显示出京东探索智能物流的决心。此后,京东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智能物流的认知。2017年4月25日,京东物流集团宣布独立,随后提出了基于技术的短链、智能、共生3S理论,致力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供应链改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互联网发展大势下,数字世界与实体经济、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消费连接与产业链接的边界被打破,供应链数字化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最佳入口,京东正式提出“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为基于不同属性的产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积极推动供应链对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与技术赋能……再到此次JDD大会的召开,不难看到,京东的物流科技探索之路脚步铿锵,效果显著。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愈加成熟。
以过去不久的“双11”来说,巨大的单量无疑会对整个物流系统带来巨大冲击,“双11”期间,京东物流25座亚洲一号仓、70座无人仓投入使用,凭借亚洲电商规模最大、入库-拣货-复核-打包-出库全环节智能化的的智能仓群,支撑了海量订单集中爆发和开放物流、云仓、跨境等复杂业务场景带来的压力,数个产能超百万的分拣中心展示了强大的订单消化和货物吞吐能力。在强大的智能化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双11”期间订单实现了90%区县24小时达。
可以说,技术对物流环节、场景、业态的改造无处不在。技术创新和服务成为京东物流探索更多业务场景应用的底层驱动力,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支撑自身发展的同时,技术也成为京东物流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加快向外部输出服务能力。
今年11月,京东物流全国首个5G智能物流园区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京东物流北京亚洲一号5G物流园区正在探索和实践身份识别、智能调度、AR量方、车路协同、数字库存、无感安防、自动驾驶、实时追踪等十多个关键场景的应用和落地,涵盖智能园区、智能枢纽、智能仓储三大领域。这些场景的应用不仅将普及和推广到京东物流在其他城市的物流园区,也将基于开放平台LoMir(络谜),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合作伙伴共享。
基于5G技术,整个园区包括仓库中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升级。以智能仓储为例,众所周知,拣货作业一直以来是仓库作业的核心,其成本所占比重非常高,通过5G、机器视觉等技术,可以实时感知仓内生产区资源分布及状态,进而优化调度,极大地提高拣货效率。
继5G智能物流园区在北京亚洲一号实现“零的突破”后,京东物流的5G布局已开启“裂变”模式。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多个城市的物流中心,均已覆盖5G网络,迈出了5G布局的第一步,北京示范园区的成果不仅将陆续在全国复制,同时随着5G智能物流园区的不断优化,还将向全社会开放。
京东物流配送机器人4.0在2019 JDD上正式发布
作为全面负责京东智能物流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组成,京东X事业部自成立以来便在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以及智能零售等领域积极展开探索,助力整个京东物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如在配送机器人方面提早布局,2018年6月开启全场景常态化运作。此次大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更是带来两款最新研发的智能物流设备—配送机器人4.0和室内移动通用平台,并宣布配送机器人4.0将实现量产,可改造成无人小巴、无人巡检车、无人观光车和无人接驳车等多功能无人驾驶车辆。肖军表示,“相比以往,此次最新推出的两款设备具有革命性的进化意义,实现了从研发测试到规模化商用的历史性跨越,无论是智能算法的精准度、机器视觉的识别准确率,还是各种商用场景的适应性、匹配度,都具有极强的跃升。”
此外,大会展厅还重点展示了无人仓解决方案,其中能够攀爬货架取放货物的天地狼系统吸引了相当多的目光。肖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系统由京东X事业部年初时开始研发,下半年逐渐成熟的物流机器人新品,明年将逐渐应用到实际作业中,弥补部分仓库的单一自动化。
他进一步分享到,京东研发物流机器人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逐渐从标准自动化向非标自动化发展,以满足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二是从零售端的物流自动化向生产端的物流自动化演进,随着京东物流的对外开放赋能,正不断往成品仓、线边仓、物料仓的自动化场景进行探索,研发不同功能和效率的机器人来辅助作业这也意味着,随着京东物流的发展和开放,场景正变得更加丰富,物流机器人也将向着更全面的应用领域探索。
会上,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指出:“京东零售已经成为一家典型的以技术驱动为主的零售公司,并要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友好交易平台。”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不断升级供应链能力,“两向三化”成为京东关于“多端多场景下的智能供应链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即正向全渠道供应链、反向C2M供应链;以及供应链决策智能化、供应链能力中台化、供应链协同生态化(如图1所示)。
目前,基于AI算法,京东全渠道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通门店库存,连接达达、京东到家等合作伙伴的配送,升级全渠道触达能力,在多端、多场景间形成协同效应,快速计算出配送速度最快、成本最少、体验最好的方案,使运营成本平均节约50%以上。与此同时,通过供应链智能化、中台化、协同化,商家通过仓网优化实现次日达时效提升33%。
智能化供应链,是结合人工智能和运筹优化技术打造并持续优化市场洞察、精准选品、自动定价、智慧库存、履约决策系统能力,通过智能化系统升级供应链管理流程和运营能力,进而提升海量商品在多端多场景消费模式下的供应链效率。
中台化,随着多端、多场景、多站点的扩展,要求供应链系统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方式支持新场景,即供应链能力的中台化,基于供应链中台能力,对供应链前台业务的支撑可以通过标准化+配置化+定制化的灵活方式快速实现。
协同化,指零售商和品牌商的数据共享、预测协同、计划协同、补货协同、和仓网协同,服务于最终的消费者。
早期,京东对技术的持续投入主要源于自身业务需求。伴随着业务的高速增长,场景的不断丰富与拓展,京东技术体系日趋成熟并不断催生大量的技术创新。2019年,京东集团明确了“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战略定位,开启了技术服务突破的元年。京东要将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组件化、平台化,面向行业开放,向社会全面提供“零售即服务(Retail as a Service,RaaS)”的解决方案。
从“一体化”走到“一体化开放”,对京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转变。为了实现这种开放,京东首先通过“模块化”,将业务活动打包成独立的、可复用的组件,其次通过“平台化”形成稳定、可规模化的产品,最后通过“生态化”将内部使用的模块对外赋能客户。
据悉,目前,京东已形成近百套多场景、全方位、可快速对外赋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全渠道零售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机房智能巡检解决方案、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智能门店解决方案、智能城市解决方案、智能金融解决方案、企业采购电商解决方案、无人仓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等等,覆盖零售、物流、金融、公共服务、医疗、农牧等众多行业领域。
图1:京东智能供应链升级全景图
例如,在物流领域,京东为安利集团提供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承接安利全国物流业务,实现E2E云仓模式,同步为安利提供价值供应链代运营,减少整体库存、提高时效、降低物流费用。在汽车行业,京东物流为国内某著名车企打通全链路信息,整合全渠道数据,通过合理布货与智能补货,将订单一次满足率,从原来的65%提升到了80%,并有望提升到90%以上。
在今年10月底召开的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正式被京东物流提出。据王振辉介绍,“供应链产业平台将聚焦两大方向,一是提供全供应链服务,二是搭建供应链技术平台”。围绕全供应链服务,京东物流将以“双24小时”和“双48小时”实现产销全链打通和国内国际双通,尤其在“最先一公里”实现“产地到全国24小时达”,在最后一公里”推进“千县万镇24小时达”。围绕供应链技术,京东物流已经打造了涵盖底层技术、软硬件系统及智能供应链三个层面的立体化供应链技术平台,实现模块化对外输出。
“十年前,京东提出了‘十节甘蔗’理论。京东原来主要专注于甘蔗的下半段(消费端),未来我们会将我们的技术不断输送到甘蔗的上半段(供应端),帮助产业链上更多环节提供技术赋能支持,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关键环节的痛点问题。京东将致力于扮演产业互联网中台的角色,为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京东集团副总裁黎科峰这样总结京东向技术服务转型的底气。他强调,京东对外提供的技术与服务,均是经过京东实践检验的,是能够在各种场景中迅速产生价值的实战型技术与方案。未来,京东还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产业进入高效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