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竞宇 杨西龙
(陆军勤务学院军事物流系 重庆 401331)
自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2017年1月22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宣布设立[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两会上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由此军民融合这一课题成为社会各界的研究热点。物流领域作为军民融合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之一,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的确立有利于集中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资源配置、形成统一高效指挥、发挥军民融合显著优势解决应急事件所需物资保障,使得时间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人民财产损失最小化[2]。目前正是军民融合初级阶段向深度融合实现军地一体化过渡的重要阶段,建设高效统一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有利于为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形成军民融合体系提供宝贵经验,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3]。
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是在当前军民融合发展背景,以整合各界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中高效统一的指挥体系为目标,将军队应急指挥体系同地方应急指挥体系有机融合[4],明确各组织和部门权力和职责,实现军地应急物流体系共建,发挥军民融合发展优势维护国家全局利益,达到“1+1>2”的成效[5]。而目前制约我国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发展建设的主要矛盾还是“融”和“分”的问题,即“怎么融”、“融多少”以及如何划分权力边界,具体到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上主要体现在:1)军方应急物流体系和地方应急物流体系融合度低,原有的军方应急物流体系与地方应急物流体系是两个相互平行相互独立的体系,两者一般采取自我保障的模式;2)缺乏高效统一的应急事件协调指挥机制[6],应急事件往往事发突然,处置事件可能涉及军队、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多元力量关系错综复杂,而急情瞬息万变,对行动的指挥提出了巨大挑战,目前虽然按照法规规定对应急事件指挥系统有所组织,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仍然存在缺乏指挥中枢,权力边界模糊,各方相互扯皮的现象;3)军地应急物流信息共享与交互难以实现,军队具有严格的保密要求,涉军信息很难对外公开,军地应急物流信息互为孤岛,信息壁垒难以打破[7]。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首要任务是厘清主要参与者及其承担责任。国内应急物流力量主要来自以下三方:
1)军队参与者。我军是被授予武力及武器来保护国家人民利益的武装力量。军队的一般任务是保护国家及人民,也有紧急事件处理的职能。军队应急物流具有大型运输能力和特种运输力量,可以快速响应应急事件发生克服环境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大量人员及物资开赴现场。同时,军队在通信设备上拥有国家大型项目支持,北斗卫星可以确保信息通畅。军队自有应急物资储备且储存能力强。拥有专业的工程部队,可以及时修复损毁道路。军队纪律性强,广大官兵令行禁止,是处理应急事件的重要力量保障。
2)政府参与者。政府参与者既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地方政府。政府参与者是国家意志的代表,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合。政府参与者下辖专业的应急管理部门。政府可以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布局以及物流中心选址进而影响地方应急物流建设全局。在物资筹集能力上政府筹集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采用使用自有储备、采购、向社会各界募捐和国防动员生产等方式筹集物资。政府具有完整的专家储备,政府可以根据应急事件需要网罗各界专业人才形成强大的智库,以此做出科学决策。政府是处理应急事件的主要决策者。
3)社会物流行业。社会物流行业近些年的发展日新月异,具有设备和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拥有一批智能化智慧化的高科技物流设备以及成熟的物流配送网络。民间物流企业对物联网的使用和发展确保了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以及配送高效紧密衔接可以应对应急物流对快速响应的需要。通过GPS技术对车辆的导航和定位,实现物资到达需求端的全程可视化,这对应急事件决策者进行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社会物流行业应是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军队近些年在智能物流设备上发展较慢,在仓储作业上大多以人力或机械化辅助作业为主。地方政府往往在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时忽视军队物流需求。民间物流企业虽然拥有智能化的物流设备成熟的配送网络,但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要其应对大型应急事件显然不切实际。综上分析,各方应急物流体系都有其优劣和特点,要建成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必须摒弃闭门造车的自我保障模式,结合各方优势扬长避短统筹建设,才能实现有我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模式,达到系统效益最大化。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既要把处置应急事件放在第一位[8],又要在流程体系中实现“军转民”和“民参军”,对应急事件要能有效预警和监控,对应急数据信息能够收集、处理和传递,对应急事件参与者高层能够及时对话沟通。因此,各部门各子系统的协调优化、高效衔接是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的必然要求。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应在现有法律制度和行政构架基础上根据实际功能需要进行优化,对军地两应急物流体系进行合并重组,进而实现应急物流资源的集中使用,达到规模效应[9]。为此本文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
图1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框架与机构设立应当与我国目前现行行政框架一脉相承,并且按照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规定政府对处置应急事件具有领导职责,因此,政府必须是处理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事件的唯一决策者和统一领导者。在中央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管理委员会,拥有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最高指挥权和决策权,对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对重大应急物流事件进行决策部署。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委员会下设中央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对区域划分设立区域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该级旨在整合区域资源,集中应急物流力量,对区域内应急物流事件做出快速响应,及时引导周边力量参与应急物流事件处理。区域划分由相关专家就应急事件发生风险评估,按照区域应急物流事件处理需求进行划分。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当配备有专业的物流集散中心并可以承担大型的物资储备和流通配送。地方政府设立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地方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上报。军方对应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层级分别设立不同级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某某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管理协调办公室,即在中央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管理协调办公室,贯彻国家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委员会指导思想和决策部署,同时协调中央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日常工作中的军民关系;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区域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办事处,以此建立指挥中心同区域内驻扎部队的紧密联系,协调应急事件处置演练和为解决应急物流事件提供有力支撑;在地方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管理办公室派驻军民融合应急物流联络专员,处理应急事件中的军民关系。高效集中的组织结构是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快速响应应急事件的有力保障,当应急事件发生时可以及时协助各层级应急事件直接领导人形成集中统一的指挥中枢指导处置应急事件,所以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是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的基础。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是否流通直接关系到处置应急物流事件的成败,然而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壁垒难以打破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建立一个平等互信、高效安全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交流体系已经成为整个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通过上文对组织结构的搭建建议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通讯交流框架,但是仅仅依靠单纯的人工联络模式是难以满足应急物流事件快速响应需求的,因此应当同步建立与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机构搭配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是基于五层沙漏结构(Five-Level Sandglass Architecture)建立的,根据该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实际需要,将对军民融合共享资源进行操作、管理和使用的功能分散在五个不同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支撑层和应用层。具体平台架构图如图2所示。
应用层的建设核心是紧紧围绕军民融合应急物流预案库设计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预案库由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划分好的不同应急事件等级对应急物流事件各个参与者实力投入、应急物资调动以及任务部署进行设计和规定。当出现应急物流事件时,通过急情感知系统感知应急物流事件发生并由急情预警系统发出预警,此时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发布系统第一次运作通知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参与者各方进入紧急备战状态等候下一步指令,同时需求分析系统根据已有应急物流信息判断应急物流事件种类和应急物流事件等级从军民融合应急物流预案库找出相应预案,再通过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发布系统以及军民融合多方协作系统按照选定预案建立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投入应急人员和应急物资。
支撑层的建设是服从于整个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功能内在需求的,支撑层的建设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应急物流工作的效率。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横跨多个参与者,涉及多种组织结构,单纯依靠人工实现各部分的有效结合而且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物联网+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是整个支撑层的核心,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人与物交互、物与物交互,整体提升应急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保证物资在各种环境下自动识别,实现决策者对人员和物资可视化追踪,确保救援力量精准送达需求端。物联网建设在给应急物流领域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对通讯技术在速率、容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无疑提出了更高挑战。当前4G网络很难满足物联网的发展,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必须结合5G通信技术高速率、大容量、低延迟的优势[10],达到人员和物资的实时视频信息传输,实现指挥中心对整个应急物流事件可视化,增加指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5G通信技术在实现了高频段传输的同时也向毫米波通信资源扩展,这可以很好克服目前频段资源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解决目前4G网络下低频段拥挤的现状。通过5G通信技术使军民融合应急物流通信与民用移动通信分离,建立专门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通信频段,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这无疑会减少军民融合在信息安全上的担忧,对军队应急物流资源同地方应急物流资源的结合共享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5G通信技术借助毫米波通信还可以有效减小通信设备体积,为小型化、便携化的设备提供了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应急物流设备结合小型化的5G通信收发设备将极大地推进物联网的建设,为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智慧化提供条件,增加了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图2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物联网的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性、管理性,单靠社会各行业各自为营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规划[11]。同样,智慧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园区的建设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以此整合区域周边物流力量,形成规模效应。智慧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园区不仅是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的延伸,也是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实物体现,它是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5G通信技术、AI技术实现应急物流智能化管理。在建设区域智慧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园区时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既要考虑区域应急物流需要也要充分顾及未来军事需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建设的同时,建设辐射周边的智慧交通体系,实现物联网、车联网的深度融合[12],提高智慧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的覆盖面积和共享率。
区域智慧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园区的建设建议由政府部门主导,军队、社会物流行业共建。智慧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园区的职能不仅是大型通用应急物资和特种应急救援设备的储备基地,更要发挥区域物流集散中心的作用,在培育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实力的同时,将部分资源同物流企业共享,发展区域民间物流力量形成一支急时可以快速动员的民间物流力量储备。而且扶持民间物流力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智慧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园区的建设投入,更好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进一步优化资源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再通过定期开展园内军民融合应急保障演习,发挥各个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参与者优势,提高政府参与者在应急物流事件中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区域内部队熟练掌握园内智能化物流设备的使用能力,引导民间物流力量融入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实力组成,在应急物流力量组成上实现“军转民”和“民参军”。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实质是发挥军民融合显著优势,精准人员投送,快速调动物资,科学指挥决策,整合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分工精细化,提高应急物流运作效率。在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参与各方的实际需求,同时把握时代发展步伐,结合最新科学技术,让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不仅发挥应急抢险救助员的作用,更要发挥实战练兵训练员的作用,达到“精者更精,专者更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