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很快就要过去了,2020年很快就要到来了。
202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奋斗目标的实现,不会有多少人有怀疑,但是前行的道路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相信各行各业的人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同时,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都会高度关注,中国的大政方针的基本取向会是什么?
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的时刻的基本抉择。
这句话看上去很平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不然。首先是办的是什么事情。12月10日至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可以说,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要经历一次相当痛苦的“凤凰涅槃”。中国的主要目标,或者说中国的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就是如何相对平稳地实现这一场伟大转变。
在这场转变过程中,既然中国主观上没有意愿、客观上也不再可能,通过转嫁矛盾或者“输出矛盾”来实现国家利益,那么,“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对外就意味着,中国的主要诉求肯定是创造有利于转型和发展的友好环境,而不是把追逐世界范围内大国权力的转移当作头等大事。只要理清了其中的基本逻辑,那么就会对中国和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而不会掉入各种误区,出现错判。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是说说就行了,它意味着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系列重大考验。越是重压之下,越能看出一种治理体系的价值坚守程度、运行的科学水平高低以及灵活性的大小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在经济工作中的一些重要认识,也典型地反映了这种考验,比如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就要抵制住货币大水漫灌的诱惑,用易纲的话说,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还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与防风险之间的两难选择和艰难平衡。在理想化的描述中,多重目标都是兼得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就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在实际治理中也意味着可能会出現某种扭曲,比如一个地方的环保的严厉程度和经济数字的造假可能会成正相关关系—这不是说环保不重要,而是说多重目标的实现难度,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目标实现的“误伤”,在实际工作中是屡见不鲜的。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关键是如何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说,应当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不光经济工作是这样,各个领域的道理是一样的。历史经验都证明,转型升级,有阵痛那些都不可怕,难的是没有新的增量,很容易被锁定在对过去模式的依赖上。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是在经历阵痛之后,实现新的更高水平的均衡。在各种社会治理中,没有增量思维,往往很难实现突破。
请注意,这里提到的“体制机制”,正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所作决定中的“重要制度”,它们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对准的主要目标。
当前,对于“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的最大干扰来自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祸国殃民,莫此为甚。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蔓延,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它是在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适应性的集中表现,多元目标困境等又加剧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严重程度。对此,党中央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切实抓好政策落实。
好的政策,必须包括执行的机制,形成激励作为和结果导向的良性循环。从执行机制上杜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才能真正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