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古诗的诵读方法

2019-12-25 07:00李庆水
文教资料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生

李庆水

摘    要: 读经典古诗、学经典古诗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尽快诵读经典古诗并理解经典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呢?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改标点悟诗情,让学生感受学习经典古诗的快乐;用故事解古诗,让学生理解经典古诗表达的情感;演古诗品诗美,让学生加深对经典古诗的理解;拍手读古诗,提高学生诵读经典古诗的兴趣;开口唱古诗,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用笔画古诗,让学生画出经典古诗的意境。

关键词: 小学生    经典古诗    诵读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开朗,生活阅历少,理解能力较弱,读经典古诗、学经典古诗对他们来说是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因为学生不了解经典古诗的意思,只能死记硬背。如何让学生尽快诵读经典古诗并理解经典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改标点悟诗情

古代诗人写诗,用来表情达意,那奔涌的情感不是两三个单调的标点符号就能表达出来的。我挖掘标点符号里的奥妙,让学生在改动标点符号的过程中,随着情感的不断变化变换朗读的语气。如教学《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这首经典古诗时,“花落知多少”的后面是个句号,按照句号来读,那仅仅是平平淡淡地叙述,没有激情地诵读而已。我让学生把句号换掉,换成自己喜欢的标点符号。有的学生把最后一句的句号换成了问号,学生多次试着体会读,就感觉到诗人好像在和别人谈话。换成句号,认为诗人像是在自言自语;有的学生问:“能不能换成感叹号呢?”这名学生体验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无奈;有的学生说,换成省略号,又会有什么体会呢?那六个黑黑的小圆点,就像诗人一声声的叹息和无限的感慨,不知道说什么好。学生通过改动经典古诗的标点符号,诵读的语气不断变化,对经典古诗的意境从多种角度进行揣摩,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经典古诗的快乐。

二、用故事解古诗

小学生学习经典古诗一般是死记硬背,不能理解经典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我在教学过程中把经典古诗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利用一边讲故事一边诵读的方式教学,故事讲完了,学生也读懂了经典古诗。同时,这首经典古诗也会背诵了,一举两得。

比如教学二年级上册25课古诗两首中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习目标,我先给学生讲“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然后,根据诗中的描写,讲到当李白乘坐的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一边脚踏着大地打着节拍一边唱着歌来到岸边给李白送行。李白深受感动,感受到人世间最真挚的友情。情动之下,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赠汪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理解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真挚的人生友情,明白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内在含义。通过以上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经典古诗,理解经典古诗的含义,很快把经典古诗背诵下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演古诗品诗美

单纯诵读经典古诗学习效果不好,表演经典古诗可以加深对经典古诗的理解。在诵读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3这首经典古诗时,对“乡音无改鬓毛衰”学生读不好,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能反反复复地机械背诵,学生厌倦这种学习方式。这时,我突发奇想,把这首经典古诗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经典古诗的意境。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我根据古诗的内容分好角色:首先,选一名活泼的男学生扮演古诗中的回乡老人,把剪好的纸条当作胡子贴在他脸上,挎上书包当成包袱;再找几名学生扮演调皮的儿童。学生齐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时,扮演回乡老人的学生就弯腰驼背、步履蹒跚地向大家走来。这时候,扮演调皮儿童的学生迎上前,很好奇地问道:“请问,老人家您从哪里来呀?”此时,学生齐读:“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又如,在诵读王维写的《杂诗三首·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4]这首经典古诗时,我首先解析难点:来日,来的时候。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著花未,开花没有。其次,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一人扮演诗人王维,另一人扮演王维遇到的那位老乡。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情境并设计台词。然后,各组选代表上讲台表演,有的表演:王维在路上偶遇老乡,问及家乡亲人的情况,两人相谈甚欢,临走时王维将自己画的梅花送给了老乡,请他转交到亲人手中。有的表演:王维和老乡在酒馆里喝酒谈天,详细地问起家乡的粮食收成怎么样、家乡的茅草房都翻新了吗?这种诵读表演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理解了经典古诗的意境。

四、拍手读古诗

教学《保护动物拍手歌》时,学生读得朗朗上口,一边拍手一边读这篇课文,兴趣浓厚,很快就把这首诗歌熟读并背诵下来。我想,把这种“拍手”读书的学习方式运用到教学经典古诗上不是更好吗?当教学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这首经典古诗时,我决定把这种“拍手”读书法用一用。我先用激趣的方法:今天,我们做个拍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做游戏,个个欢呼雀跃,精神抖擞。首先,我把古诗的第一句话根据标点符号分成两部分,一个学生拍手读“远上寒山石径斜”,一个学生拍手读:“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样反复多次,学生很快就把这首经典古诗读熟并背会;也可以把前面的四个字拍手读出来,古诗中后面的三个字另一个学生拍手接读。比如,一名学生拍手读“远上寒山”,另一名学生拍手接着读“石径斜”,以此类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就把看似难懂的经典古诗诵读熟练。

五、开口唱古诗

小学生喜欢唱歌,喜欢听音乐。利用学生喜欢音乐的特点,在教学《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6]这首经典古诗时,我上课的时候拿着录音机,学生很纳闷,上语文课怎么改成上音乐课了?我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谷建芬老师给古诗《赋得古草原送别》的配曲,学生随着音乐唱起古诗。同时,还开展给古诗词配乐曲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古诗词随便配段曲子唱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诵读经典古诗。

六、用笔画古诗

“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画同源”。学习经典古诗时,我让学生准备好绘画用的纸和笔,以经典诗词内容作为绘画的素材,让孩子们根据想象描绘。如在教学《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7]这首经典古诗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画出“荷尽已无擎雨蓋,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的画面,尤其要画出“荷尽、菊残”的画面。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画出池塘里面的荷叶败尽,那些像雨伞似的叶子和叶茎不再亭亭玉立,秋的气息弥漫在池塘。有的画出房前枯萎的菊花,但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充满生机。我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点评。通过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学生形象地理解这句诗的含义,为理解全诗的意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也可以借配画、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图画的观察,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

通过以上六种经典古诗的诵读方法,激发学生对诵读经典古诗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经典古诗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2015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7:12-13.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2015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07:21-22.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200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7:09-10.

[4][5][7]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200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21-22.

[6]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015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24-25.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小学生迪克比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