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家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道德的象征”。美育的重要性若此,所以,“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蔡元培语),体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中,即如语文课标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为此,以教师自身较高的美育素养为重要前提,以教材中美的表现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提升其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向“美”发展、健全人格,就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美育需求与语文教师的美育素养要求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中要进行美育渗透
自1795年席勒首次提出“美育”概念,1904年它被王国维翻译、引入中国,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这一时间段内,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从最初的“审美”维度发展到“立美”维度,并特别强调学校教育中的“立美教育”。体现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如语文课标所述,也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和“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的“美”的人。事实上,一方面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特性,如组成语文教育重要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文字、语言、阅读、写作等中所充溢着的精神、思想与审美,已经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语文学科与语文活动的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也表明,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可行的,如体现在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熏染下,学生的言行举止就会更加自觉地向社会规范靠拢,言行得体、举止有序。由是观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更为重要的价值是,它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生成长的需求,而不仅是因为课标的要求。
(二)语文教师的美育素养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前提
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自身首先就要具备基本的或较高的审美素养;否则,就没有办法“唤醒”和“影响”学生的“爱‘美之心”。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如于漪所言,“有拼命吸取知识营养的素质和本领”以加强审美理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与内容,是必需的。只有自己知识完备,能力具备,才有可能创设审美教学,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美、在无形中接受到美的滋润。同时,作为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发现教材之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以创造教学之美,也是必需的。这样,教材中的美,才会被发掘与呈现到学生眼前,才能吸引和引导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另外,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精神促进下,教师多年阅读和写作行为的积累,也会极大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审美素养,并会成为教师审美能力迸发的重要奠基。
二、进行美育渗透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发现内中之美
1.在揣摩中发现语言之美
通过语言推敲来强化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的反应”(叶圣陶语),非常有助我们去发现语言中的美感。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中,在写景兼点时令的同时,一个“落”字与“啼”字却点出飘零之感与离别之恨,而后“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一个“愁”字在诉说自己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时,却也对与友人身隔两地、不能相见的无奈与悲伤暴露得一览无遗。这就是对传神字词中美感的发现。而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对文中为描写春草、春花、春风而以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的使用,所造就的句式排列有序、阅读朗朗上口之感,则是对语句或语篇语言中美的感受。
2.在想象中发现意境之美
作为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强调“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也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故而,研读教材时,所谓感受所阅读作品意境中的美感,实则是以意境之美所做的自我熏陶,进以引發想象、唤醒美感、唤起创作欲望。如曹操的《观沧海》,对全诗以“观”字统领,借单纯且饱满、丰富的海洋形象来抒发“壮志”情怀这一点,以想象的翅膀作亲临碣石以观海之境,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情怀拟作曹操本人,进而拓展,方可体会、领略到该诗的意境开阔和气势雄浑之美。
3.在诵读中发现情感之美
对文字的研读并不在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背后隐藏着的内涵,情感便是其中一种;同时,诵读方式最容易感受与品味到所读作品的情趣、情感和神韵,或如曾国蕃所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如《春》中的自然美、《秋天的怀念》中的亲情美、《散步》中的人性美,非需沉心、静气、反复诵读是不能体会到的。而隐藏在诗词中的情感因素,如《天净沙·秋思》中孤寂愁苦之情、《次北固山下》中的羁旅思乡之情等,由于其情感表达更为强烈、浓郁,也就更需要如此。
4.在感悟中发现哲思之美
有很多文章,它们的美,更多的在于作者借助文字所传达出的对人生、对事业、对理想等的思考,会令我们感动、触发思考、启迪心灵。如研读《纪念白求恩》,在悼念的情感下闪耀着的是需要我们终生学习的精神光辉;研读《植树的牧羊人》,在孤独的表象下充溢着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广博之爱等。这一点,在很多诗词中,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深刻,如《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蕴含的“绝处逢生”之意,《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所蕴含的“高度决定眼界”之意,都会使我们在感受理性之美的同时,也会产生心灵的动力。
(二)教师进行美育渗透与指导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方法
1.诵读以感受
“诵读”的本义是大声朗读、疾徐有致,或如清人孙枝蔚在《无酒》诗中所谓“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在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全身心投入到所读文章中去,即如朱熹之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对文章之美的讲解为基础,以范读作榜样,结合文章或诗文特点指点、帮助学生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再要求学生进行实际诵读,学生对于文章之美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触动心灵。如诵读《春》一文的“盼春”部分,因应“盼”的急切心情,在总体轻快的基调下,对于两个“盼望着”的复重,就应以前低后高、逐渐上扬的音调读出紧密的连接,以表达盼望情感的愈发强烈;而后,在“春天的脚步”后以一个强调性停连来表达看到春天到来后的欣喜。这也是帮助学生体味气声韵之美的关键所在。
2.讲解以欣赏
课文讲解的初始目的是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目的则是通过文章分析来感受与欣赏文章之美,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并作出个性化的审美识别、审美评价、审美领悟等。仍如前例《春》一文,其审美意趣即在于静态美与动态美、自然美与人物美、明朗美与朦胧美等诸多美的形态的对立却又和谐的统一。这一点,是非要教师讲解而学生很难自行领悟到的。即便仅就其中一点,如静态美与动态美,就有多种表达方式。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以动作的“钻”和颜色的“嫩”“绿”作对比与结合,即体现在一句之中;而如第六自然段中,“牛毛”“花针”“细雨”“树叶”“小草”“灯光”“房屋”等多为静景,“斜织”“行人”“农民”等则是动态,这就是在一段之中作体现了。
3.写作以创造
如课标所说,“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教学是重要任务之一。是故,以读促写,指引学生在写作中表现美、创造美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一环。如组织学生春游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就感兴趣的景点或其中的某一点,如溪水的流动与清澈、空气的清新与温润等进行思考,应怎样或使用什么样的语汇去进行描画。如此,持之日久,学生对美的表象的积累也就越多,审美领域日益开阔,审美情趣不断丰富,及至写作时拿出来进行运用就会成为美的材料。当然,这样的对美的表现和创造,也可以通过语文活动进行,如书法展览、诗歌朗诵会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应有内容之一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人才培养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深入研读教材并探求、总结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是一项持久的任务。
梁杏英,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