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2019-12-25 07:02丁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初中语文传统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学习、实践。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开拓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助于语文知识体系的学习

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掌握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经验,学生可以利用积累的文化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涵,从而掌握应用文字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不断积累古今历史事件的资源,立体化、全面化掌握语文知识体系,不断提升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传统文化的能力,从而能够灵活地运用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去表达、去创作。

(二)丰富知识体系、开拓眼界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知识面及其广泛,包含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个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开拓学生的眼界。如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教师的细致讲解,可以认识故宫、天坛、窑洞、吊脚楼等等宏伟壮观、让人拍案惊奇的古建筑,深刻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了解剪纸、年画、雕塑、刺绣、风筝等各类民间艺术,深刻感受到民间艺术家的巧妙创作与精湛手艺。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启迪了智慧,有益于日后的全方面发展。

(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一大批爱国主义英雄,他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家园,甚至为了保卫祖国家园的不受侵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实现伟大的爱国主义抱负,他们将热血洒向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上。他们值得我们用心学习与永远铭记。如西北最早的开发者“蒙恬”,秦统一后,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击败匈奴,收复河南地。并率军修建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又如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疆场征战一十二载,功勋累累,铮铮铁骨与寸寸柔肠在她身上合二为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5000年的历史中,有着太多这样的英雄人物,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四)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广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失传的窘境。如古老的汉族木偶戏中的提线木偶,曾是十分受欢迎的传统文化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少有人再关注这个传统文化活动,也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因此提线木偶面临着制作手艺以及表演技法濒临失传的困境。初中生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初中生及时地、多方面地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从而热爱传统文化,愿意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授课

中华民族是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每位中国人民骄傲的,它绚烂璀璨,丰富多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让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充分的自信,产生发自内心的骄傲自豪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传统文化。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发明还传到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动力。

此外,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也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如中国古代汉字“甲骨文”的学习,古代的字都是象形字,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意识,十分生动有趣。如“人”字,看起來就是一个侧面的人形,“水”字,就像小河流水的形象,“山”字,就是正面三个山峰的形象,通过给学生列举这些甲骨文书写的例子,让学生摸索出甲骨文造字的方式方法,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几个学生未曾学过的甲骨文,鼓励学生去猜是什么字,让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离不开现代教学手段的支持。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将音频、视频引入课堂,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如学习《蜀道难》时,可以借助展现蜀地壮美秀丽的景观视频,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举个学习《过零丁洋》课文的教学实例,这是一首由文天祥所作的七言律诗,全诗内容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初中生而言,传统教学中直接翻译这首诗的概意,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不到理想的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一段凄凉悲伤的背景音乐,制作简单的模拟动画(一首小船上孤身站着一个人,模拟作者文天祥孤身一人过零丁洋的画面),在凄凉悲伤的背景音乐和动画中,教师为同学们讲解文天祥作诗的历史背景,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作者文天祥被俘以后,不屈不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的无畏精神,深刻体会到作者文天祥当时的心境和难处,从而体会到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和舍生取义的精神。由此可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习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将一些生涩难懂的文字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入认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传统节日,都有着典故与傳说,可以通过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典故为切入点,自然地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如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传说中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才华横溢、有着救世之志,却始终报国无门,一生饱尝忧世、忧民的精神之苦,最终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可以在端午节给学生讲一讲屈原的故事,说一说屈原的诗,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此外,可以联系家庭生活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很多传统文化都是宣传孝道的,如“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等等,可以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鼓励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与尊敬。学生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益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四)开展系列活动,学以致用

仅仅依靠讲解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很难有效地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达到学习目的。如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此外,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经典游戏,如“成语接龙”“成语你画我猜”“对对联”等等,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有效地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教师在布置作文作业的时候,可以引用文言文作为题目,同时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文章之中,或者将传统文化知识通过现代化加工的方式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举个教学中的实际案例,笔者曾布置过一篇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主题的作文,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写一篇如何有效学习的文章。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论语十则》的精髓所在,逐步理解“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神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开拓眼界,有助于语文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同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系列学习活动等多方面途径,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权丽.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7(03).

[2]朱景雪.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

[3]许殊红.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6(18).

丁涛,河北省望都县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初中语文传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