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多元化作业设计

2019-12-25 07:02万森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作业素养探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四个维度。审视眼下语文课程改革,很多专家对课程与课堂的改革、文本解读等研究颇深,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在课堂上得到了积极落实。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优质多元化作业也是落实核心素养一个必不可少的路径。本文力图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分析当下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分析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

精心设计的多元作业,具有自主性、层次性、启发性、探究性、丰富性、实践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优质作业反馈,既可以让学生巩固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为评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向、制定恰当教学目标、选择合理教学内容提供参考,进而更好结合学情,精准施教,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个性化的“五元三评”作业模式,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一、把脉现状,诊断存在问题

《教育大辞典》对“作业”的表述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在业余时间学生自我进行的学习活动。语文课外作业的质量高低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其设计深浅程度决定学生思考问题质量的好坏,可见,设计高质量的作业势在必行。据研究分析,目前高中语文课外作业主要现状是:

(一)等量机械,毫无差异

为了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多数教师布置“一刀切”作业,将教材上编者编选的习题、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奉为圭臬,不加筛选、订正、整理,直接布置给学生,作业量统一,缺乏层次性,照顾不到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培养,致使语文作业内容狭窄化。

有的老师布置作业以背诵、摘抄或试卷书面作业为主,大量重复、机械、盲目的低效率作业,美其名曰“打牢基础”,将学生变成了写作业的机器。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考试取得较高分数,采取题海战术,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批改作业,学生苦不堪言,机械重复,显得单调封闭,作业缺乏选择性。在这种训练模式下,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并未明显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仍浮于文本的浅层次,因只注重“答题套路”而陷入浅阅读和零散知识的记忆。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会积极主动地感知,更不会充满快乐地去完成语文作业。

(二)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语文学科应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等基本性质,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其他性质,富有鲜明学科特点的基础工具学科。有的老师重在布置书面作业,练习册、试卷铺天盖地,满满的问题,形式单一,目标只有一个,指向高考分,陷入浅层次学习。这令学生感觉索然无味,题目缺乏序列化,缺乏视野与回味空间,不能引起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使得学生缺乏鉴赏评价、提升思维、传承文化的动力。

(三)評价简单,缺乏创新

有的老师反馈方式简单,仅仅做到给分数、写日期、作评语,过分在意学生失误,经常批评打击学生,不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需要,学生长期缺乏自我实现感,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内驱力。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开掘,更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革故鼎新,多元化作业设计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想提升作业效益,我有如下的思考与对策:

(一)尊重个性,作业多元分层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的因素影响,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智力水平不同,各自的非智力因素也不一样,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既要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点燃他们的学习激情。所以不论是在作业量的多少上还是在难度的深浅上,都要去精心设计。基于此,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旨在提升核心素养的“五元”作业,可算是一种创新。

1.基础型作业

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能力是在人拥有一定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能放松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练习,所以,基础性作业不可缺少,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标点要勤加训练,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也要不断加强;简单的古诗文阅读要过关,加深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基础文体的写作训练也要纳入常规。通过这个类型的作业,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提升学生语言与建构能力。

2.发展型作业

通过研究,找到不同特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的作业结合学情,让学生努力后,就可以提升能力,获得信心,收获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本项作业旨在引导学生甄别、赏析、评说阅读材料,能阅读分析、鉴赏评价中外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和中外文学作品。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进行理解,对文中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对语言特色进行恰当分析,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问题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如在教学“小说单元”时,设置三个研究性阅读话题:“美”与“恶”的时代——比较《祝福》与《边城》中的世界;从祥林嫂、翠翠的形象看中国女性的传统道德;以《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为例,谈小说作者叙述视角的选择。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后,课下进行讨论深化,根据选题分组交流小论文,并准备在班里交流与答辩,小组全体成员接受老师、同学的质疑或评议。通过训练,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会适度整合知识,提升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能力。

3.探究型作业

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就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更容易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如在选修教材《论语》教学中,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兴趣,如果设计探究型作业,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进其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类作业有较大的思考空间,属于深化提高型作业,不强求人人都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

这个类型的作业设计旨在训练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4.实践型作业

完成实践型作业过程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学生可自主设计活动主题,自选成员,经过老师审核就可以立项,并开展实践性活动,撰写实践报告;可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如诗文朗诵、美文鉴赏、读书笔记撰写、开展辩论赛等;可布置阅读类作业,网络阅读最近新闻,撰写心得;可进行专题搜集,围绕某一专题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主动求知,学会搜集信息,提高处理信息能力和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5.反思型作业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自我意识,要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过渡。反思型作业要求学生注重学习体验的整理,建立错题本,加强对难懂题目的反思,对解题关键点的记录;在整本书阅读、比较阅读教学中,学生将体验、创意及时摘记下来。日积月累,其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水平就会提高。

“五元”作业,是尊重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次的作业,是作业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它是纸笔作业与实践作业的结合,是封闭性作业与开放性作业的结合,是自主性作业与合作性作业的结合。

将“五元”作业根据《课标》《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和教材体例编成学历案,任由学生按需选择,并配上参考性答案。这样学生作业就由原来的“大锅饭”变成了现在“自助餐”,既进行基本的语言建构、运用,促进思维和审美鉴赏水平的提升,,又注重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符合不同层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按需获取,自主提升。此举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又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形式多样,作业品种丰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纸质文本,也可以是多媒体资源或网络资源。学生身边美丽的风华,珍贵的文物古迹,还有当地的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乃至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最平常的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不仅指导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对作业开发起到啟发、指导作用。丰富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可以让学生在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同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学、文化修养,形成良好的品格,为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新课程标准倡导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新文选之前,教师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址、参考的书名,布置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阅读作者所写的相关作品,整理一些摘抄笔记,写一些心得体会。在学习新文选之后,教师要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既要紧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注意拓展探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将学习的内容与时事热点、名人传记、经典影视作品等结合起来,甚至可以设计手抄报、文学沙龙、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学活用,提升语文素养。拓展探究、实践作业要注意到大语文的观念,要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弘扬道德,倡导新风,做深入的思考。

三、注重反馈,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满足其被肯定的需要,是保护学生完成作业兴趣的重要途径。作业形式新,但评价手段落后,仍然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组织多元反馈性评价活动

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可开展多样式反馈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竞赛式反馈

将作业单上的任务,做成竞赛的课件,让学生分组PK,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多元化作业。如为了检测学生选修《<论语>选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情况,设计和课堂配套的习题,并将习题编制成考核案,随机分配任务,小组接龙口答,组间开展计时竞争,就可促进学生的积极落实,既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督促学生在课堂与课下对文化经典进行深度鉴赏与评价,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升更好的语言建构水平。

2.展览式反馈

心理学表明,“积极关注可唤起信心和兴趣”。学生的优秀作文、书写精美的作业、相对完美的试卷都可以在班级墙壁上展示,可以将其拍照上传公众号或者家长群加以展览,这样做学生会感受到个人成果得到了肯定,深入分析、探究的欲望会得到激发,他们给别人树立示范的同时,学生本人也增加自信,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内动力。

3.汇报式反馈

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快速发展期,他们热情洋溢、积极向上、急于表现,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太多的探索想法,渴望把自己的研究与思考与同伴分享,期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在汇报式反馈中,学生不仅自主完成了作业,还锻炼了与人分享、自主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品质,倒逼其加速形成核心素养。

这些内容如果以学历案的形式体现出来,就更加方便操作。学历案包括预习提案、上课提纲、课下巩固案三大部分,这就让语文课堂循环、滚动起来。课上、课下的贯通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建立多元评价方式

这就要求老师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指定科学的、能动的、创造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包括参与性评价、互动性评价、差别性评价“三评”,多角度评价,可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1.参与性自评

教师指导学生有目标、有组织参与作业的评价,学历案中要设计学生自评栏目,指导学生敢于自我肯定、自我批评,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其他评价结束后,再一次进行自我评定。在自我反思中,学生不断建构语言,提升鉴赏力,发展思维水平。

2.交叉性互评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心灵与心灵的撞击往往生出智慧的火花,这种评价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間的多边互动、多向交流,在横向评价中,学生相互唤醒,学会发现、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不断解构中重构,在交流碰撞中思维得到提升。

3.差异性师评

要想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坚持分层评价,承认差异不足。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评价其作业的质量和探究创新能力;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分层次评价,是要让“优秀生”锦上添花,“中等生”平稳推进,“学困生”体验成功。评价以鼓励性原则为主,辅以适当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为提升核心素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元三评”式作业,将课堂与课下完美地连接起来,通过“语言”的阶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精准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无定式的复杂思维能力、预测与想象的能力、反思能力、审美能力与人文情怀,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优秀的文化理解与传承,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发展链条,课堂会循环起来,久而久之,学生语文素养就会得到完美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秦超.新课程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3).

[3]俞世燕.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5(9).

[4]白帆贾莉莉.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作业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2).

[5]朱庭春.高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4(07).

[6]周荣.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学周刊,2017(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万森,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作业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