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实施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文本解读既有其“普适性规律”,也有其方法和技巧。
文本解读一般多是從作者(为什么写)到内容(写什么),或从整体(全篇)到局部(字词句段语修逻等)一一分析,这样按部就班的方式往往是难得新意,效率低下。倘若能寻找到文本解读的突破口,独辟蹊径,设计问题,那一定会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如何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有着密切联系;它是文本信息量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是解读文本最好的突破口。
有的标题揭示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有的标题点明文章主旨,有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有的标题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比如,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标题运用双关的手法,既指镭发出的光美丽好看,又指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坚守及乐观的精神让人觉得美丽,暗示了主题;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即游记,“承天寺”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标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交代了文章写作顺序;位梦华《旅鼠之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因此,从文章的标题入手,通过对文本内容、主旨、结构、修辞等方面的作用分析,能较好地把握文本。
例如,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标题,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有什么深刻含义呢?从字面意思看,“再塑生命”是“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生命”和“再塑”。生命有两层意思,一是有形的生命——肉体,一是无形的生命——灵魂。有形的生命应赋予灵魂,才是真正的生命。生命的灵魂就是理想、追求、爱。如果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爱,有形的生命充其量是一具“行尸走肉”,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了理想、追求、爱,并能为人类做出贡献、留下财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样的生命是不朽的,也正如诗人所说“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在莎莉文老师来到以前,“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让“我”又认识世界,理解生命,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不再生活在无光、无声、黑暗的世界里,因此说“获得了新的生命”。而莎莉文老师“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所以,“再塑生命”一词还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还可以通过对标题关键词的替换比较来深入解读文本。教学《动物笑谈》问学生:标题是“笑谈”好还是“趣谈”好?(“笑”比“趣”好。)为什么?①“笑”显得活泼、有趣,有动态感;②有趣不一定好笑;③赋予动物人格化;④课文不只是写动物的好笑,还写了人物的好笑(作者“怪诞不经”的行为惹人发笑);⑤“笑”是一个动词,是一个表有声的动词,阅读时能调动人的听觉感受,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给人印象更深……顺着思路设问:既然写了动物也写了人的好笑,那分别写了哪些好笑的事情呢?(理清层次,归纳文意)哪些句子写出了好笑呢?(分析如何描写,抓关键词、句)这里的“笑”是开心的笑、有趣的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人物情感和形象分析,忘我钻研,对动物兴趣等)这里连着三个问题就把课文弄清楚了。
二、抓关键句(段)
关键句(段)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突出人物特点或精神品质、表达作者独特感悟、揭示行文线索等。这种句子或在文章的开头,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或在文章的中间,预设伏笔、承上启下、照应上文;或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或在文中反复出现,显示文章脉络,升华情感。
《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关键句,总领全篇内容,紧扣一个“绝”字,写出富春江的异水和奇山。《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关键句,它贯穿全篇,支配结构,使意脉明晰,文路井然:“心里颇不宁静”——寻求宁静(“我”走到煤屑路上,孤身独影、荷塘景色、淡月朦胧等充满“静”的氛围衬托“心里颇不宁静”;接着又以蝉鸣、蛙鼓的“闹”声烘托月夜荷塘的“静”)——揭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老王》一文,笔者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解读杨绛平和、冲淡的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二、学习中国知识分子的豁达、忘我、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两个目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如何做到“深文浅出”,化难为易,让学生深入文本得到领悟是本人教学的一大难点。在检查学生梳理字词和预习情况后,我打破传统的文章分析顺序和思路,从最后一段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入手组织教学(倒啃甘蔗法)。
先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自由朗读,找到本文的中心句,学生能够发现文末这句话(课文思考练习有提示)。围绕这句话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谁是“幸运的人”?“幸运”在何处?
2.谁是“不幸的人”?有哪些“不幸”?
3.为什么说“愧怍”?难道作者没有关心老王吗?
对于第一问,学生不难回答,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虽然也在文革中受过打击迫害,但至少有稳定的收人、健康的身体、温馨的家。
对于第二问,学生理解也不难,分析老王的家庭、职业或生计、居住条件、身体、身世、精神世界等。
对于第三问,学生找出作者“我”如何关心老王的句子不难,但对为什么“愧怍”的理解不容易。表面上看,老王临死前把最好的东西送到作者这里,而作者明明看到了老王如“棺材里出来的人”的模样,连“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还“拿钱去侮辱他”因而感到“愧怍”,但作者明确说这些“都不是”。那作者“愧怍”什么呢?这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于永正)。
其一,老王说“我不是要钱”,这句话老王其实没有说完,那他要什么呢?从老王临死之前把最好的东西给了“我”可以看出,老王早已把“我”当作亲人,他要的是一份亲情,但我没有接纳、没有给他,所以“愧怍”。
其二,“我”对老王的关心只是老王对“我”关心的一种善意回报,而对老王的善良、高贵的品性却无动于衷,人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来关心自己的时候,都没有感觉、没有感到,内疚积久于心才有所悟,所以“愧怍”。
其三,“我”作为知识分子,自以为比老王“地位”要高,素质要好,但骨子里并没有把老王这样的“穷人”当作平等的人。“我”对老王的“好”,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虽然老王“拉车,我坐”,“人无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我们宣扬平等,可我自己就做不到“平等”,所以“愧怍”。——这些也是作者后来“渐渐明白”的,体现了作者的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精神,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动因。
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作品语言特点——“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在课文17—22段,作者除了一问一答,没有过多的言语,看似平常的对话,却饱含了作者深深的自责之情。这就是杨绛的语言,这就是有张力的语言,于无深处听惊雷!
三、析特殊词
这里的“特殊词”有别于“关键词”。一般文章多将关键词与关键句放在一起分析,统称“关键词句”。当然,分析关键句(包括标题)离不开关键词,词不离句,两者密不可分,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不宁静”,《孙权劝学》的“劝”等。
那什么是“特殊词”呢?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发现,有时候,文章中有一些词表现比较醒目或特别,或反复出现,或限制修饰,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着“牵动一藤而半山动”的功能,抓准了,深挖下去,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般的解读设计是从标题入手,分析出作者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但窦桂梅老师匠心独运,她在学生各抒己见谈出自己对“秋天的怀念”理解的基礎上,引导学生聚焦在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上。窦老师让学生反复默读文章关键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让学生体会母亲“扑”下去的是什么?“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么?“忍”住的究竟是什?学生通过反复默读、理解、体会,读出母亲“扑”下去的是儿子想死的念头,读出母亲想“抓”住的是儿子活下去的意志,读出母亲忍住的是那些背后的无奈、心酸和苦难(此时的母亲已经是重疾在身时日不多),从而深切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期盼儿子“好好儿活”!是啊,“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的一生该有多少风风雨雨,亲人的陪伴终究只有一程,更多的是要靠我们自己去面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好好儿活”着,就是希望;“好好儿活”——一定要活下去、一定好活得好,这是全部的母爱啊!此时此刻,母爱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简单的词语,而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一种升华为生命意义的感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不正是语文教育的目的么!这样的阅读教学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所说的“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形成师生与作者情感共鸣。
老舍《济南的冬天》,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如诗如画,极富神韵与味道。细读课文,会发现“小”“儿”“一”三个字用得特别多(“小”“儿”各有9处,“一”有13处)。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遣词造句非常精妙,如此大量重复地使用这三个字有什么妙处呢?引导学生从这三个字入手分析,发现作者描写景致的特点、作者浓郁的情致都离不开这三个字的修饰,否则,就不是“济南的冬天”美景。
古人更讲究炼词造句,“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往往是片言只语,意境全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是这样的精品。“湖中人鸟声惧绝”的“绝”、“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痴”字等,意境、情怀无不隐含其中,无不让人拍案叫绝!
由上分析可见,找到了文本解读的突破口,就是找到了展开教学“对话”的最好“抓手”,围绕这个“抓手”设计话题,就会“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新意迭出,就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课堂目标达成率最大化、最优化。
当然,文本解读是一个个性化、主观性很强的综合性思维活动,是教师语文素养、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一眼能识别文本的写作个性,要有拎出一条线的本领,根本问题还是教师先能读懂,能欣赏,能识得文章的妙处。”同时还告诫我们,“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坎,语文教师要立得起来,就必须跨过这道坎。”所以,要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多多阅读,不断思考,苦练内功,才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全集.4.语文教育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8.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3]中学语文教学[J],北京,2018.11.
田飞虎,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