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杰
摘要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程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以期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各类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做法;成效
中图分类号 F3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1-022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河南省郑州程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多年的农业服务中,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庄空壳化、从业老龄化、生产粗放化和传统农业升级难、农民种地难、增收难等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种植业“种、管、收、售”全程化托管和“科技+金融+订单”的多元化服务新模式,在“围棋盘”式细碎地块上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標准化发展的新路子。
1 基本情况和背景
郑州程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在原新郑市庄稼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成立的,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围绕“三农”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公司现有员工30人,仓储面积1 200 m2,药械库200 m2,全自主植保无人机20台,大型自走式高架喷雾机、粮食运输车辆和各类农用动力机械40多台(套),粮食精选设备1套,60 t/d烘干塔1台,流转土地逾93.3 hm2,实现了农田水利全自动喷灌全田覆盖。目前,年服务能力约2.7万hm2,涉及7个省市逾34.6万农户,2018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 500万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生产力要素向城镇流动加速,分散的家庭经营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才、技术、金融、保险等社会资源向农业的集聚。“围棋盘”式的细碎地块严重影响了规模经营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的规模经营让许多经营主体背负高额的土地租金,经营中出现了重重困难。为此,郑州程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通过社会化服务在“围棋盘”式细碎土地上实现规模种植的新模式。
2 主要做法
以小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和农户生产发展需求,联合农村现有生产服务组织和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全程化土地托管服务为主线,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和网络,实现社会化服务功效的最大化。
2.1 在实践中明晰服务思路
受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实践启发,为让当地农户接受服务,不断增加农资销售量,在农药经营中采取小型喷雾器免费用,对使用者进行用药用械培训,促进农药销售,提高了农户植保知识水平和病虫草害防治的主动性。3年内,先后为周边2个乡镇农民提供小型电动喷雾器260多台,涉及耕地面积逾2 000 hm2。这种服务模式后来推广至周边多个县市。在化肥经营中,购置和引进种肥同播机80多台,率先在玉米种植上推广种肥同播技术,大大提高了肥效,提升了化肥销量,这种服务模式在全市推广后,服务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到近0.67万hm2。受此启发,尝试把农技、农机、农资、田间作业服务等内容打包整合,整体推送给农户,并逐步形成全程化生产托管服务新路子,深受农民欢迎。
2.2 在对比中创新服务模式
前些年,规模经营主要是靠土地流转实现的。这种方式经营成本高、风险大、群众收益少,以致造成了许多经营主体亏损。这些年,土地托管逐渐被农民群众和经营主体认可并迅速发展,它可以有效避免土地流转带来的问题,增加经营主体和托管农户的收益。对此,探索以农业技术服务为支撑,实行种、管、收、售全方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路子。
2.2.1 在种植服务上,坚持订单生产,调优结构。专供优质种子,增加被服务农户收入。与河南大众种业、河南久园种业合作,繁育小麦良种682.7 hm2;与中粮集团合作,种植优质专用小麦逾426.7 hm2。小麦平均增收0.3元/kg;与豫研种业合作繁育大豆种子,平均增收10%;玉米应养殖企业要求采取免晾晒烘干技术,实现增收0.1元/kg。仅此为农户增加收入246.6万元。
2.2.2 在农资服务上,坚持优选品牌,厂家直供。针对当地土壤和种植结构情况,通过明确品牌、限定价格、实行招标、农户选择等,先后与6个供种企业、4个化肥企业、3个农药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提供优质农资,协调有关专家到现场指导使用等,提升了服务质量,降低了农资价格,提高了使用效果。直供的农资价格普遍比市场价低10%~20%[1]。
2.2.3 在耕作服务上,坚持全程机械化,按需订制。充分利用自有和协作单位的农业机械,对农户进行全程机械化服务。实现了服务区域范围内所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的耕、耙、播、收和植保、灌溉的全程机械化、自动化。对于一些特殊用户的需求,也尽量满足,以确保兑现服务承诺。如针对个别特殊耕地条件和种植结构,在全省率先应用小麦立体匀播机、宽幅播种机、免缠绕沟播机、高地隙自走式喷雾车等。
2.2.4 在技术服务上,坚持全程培训,跟踪指导。先后引进12个小麦、玉米、花生新品种,坚持先培训,明确种植注意事项和生产管理要求,再逐步推广种植;对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小麦立体匀播、宽幅播种、免耕免缠绕沟播,粮食收后烘干等14项实用技术,先对从事具体工作特别是飞防服务的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再由技术人员对工作过程进行跟班作业指导;坚持科研与应用相结合,承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及郑州市相关涉农科研项目20多项,并在生产实践中实验应用,既提高了公司技术人员的科研水平,又促进了新技术的率先应用[2]。近年来,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降低了50%、10%,农作物平均增产5%以上。同时,通过社会化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对合作社社员、农机手、农民的技术培训,促进了他们向技术型农民转变。
2.3 在提升中规范服务内容
公司成立后,先后建立技术服务、农机作业、综合协调管理、区域开发、市场营销等专业服务团队,制定土地托管服务运营流程、服务规范、技术标准等,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统三化”规范化服务内容。“五统”即统一品种,根据订单要求,指定品种并统一供应种子;统一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每个品种进行集中连片种植;统一技术规程,针对小麦、玉米、大豆分别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统一农资供应,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种子供应企业,统一采购统一施用,使作物与农资科学匹配,降低农资成本,提高使用效率[3];统一耕作管理,通过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零散农机手的整合,组织一支技术完备、数量充足、类别齐全的农机服务队,为农户和经营主体提供高效的统一耕作管理服务;统一产品销售,通过订单生产,把服务对象的产品集中收购再统一销售,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难题。“三化”即服务标准化,在施药、犁地、收割、灌溉等环节都制定服务标准、服务协议和管理制度等;全程机械化,不斷整合农机资源,研究引进新机具,实现了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人员专业化,对于各类技术员、农机操作员不间断开展培训,作业一次、考核一次,使其成为符合行业要求、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专业人员[4]。
2.4 在合作中打造服务平台
为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在更大范围内、以更高质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方面不断寻找志同道合的单位和个人,扩大合作范围;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服务层次,提升服务档次,打造新的服务平台。一是联合金融机构,打造金融服务平台。联合建设银行新郑市支行、新郑市农村商业银行、中原农业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农业金融服务平台,主要开展信贷合作和贷款担保。截至目前,已有5家经营主体在平台上融资贷款115万元。二是联合科研机构,打造技术服务平台。与河南省科学院、河南久园种业、豫研种业公司、雪燕面业公司、河南世通豆制品公司等联合,形成集农技、农机、种子等于一体的技术服务平台,指导农户生产管理和防虫防病等。三是联合农机合作社,打造土地托管平台。公司先后与新郑市好帮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达成农机服务合作协议,并将周围几个村部分家庭零散农机组织起来,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自有机械统一编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使用,对以众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卫现家庭农场、培仁家庭农场等多个经营主体和附近县、乡镇农户的土地进行全程托管服务,同时拓展了兰考、新密、尉氏等6个县的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种植管理服务,服务面积约933.3 hm2。四是联合益农信息社,打造农村电商销售平台。承接新郑市级益农信息社总社和运营中心管理任务,利用益农信息社网点直接将服务延伸到户,为农民提供更全面、更深层服务。目前,公司已建成5个区域服务中心、211个村级服务站、230个服务点。目前已经有贾庄村、张庄村等7个村831户的166.67 hm2土地的农产品通过益农信息社销售。
3 取得的成效
3.1 实现了农民和企业的双赢
通过土地托管服务,农民在土地承包现状不变的情况下,以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为例,可从5个方面实现节本增收:种植管理费,一年两季从种到收通过土地托管可减少450元/hm2,两季900元/hm2;农资采购费,每季农药可节省225元/hm2、化肥节省300元/hm2,全年可节省1 050元/hm2;机械收割费,小麦节省225元/hm2、玉米节省600元/hm2,总计节省825元/hm2;玉米晾晒,可降低成本600元/hm2;订单生产,小麦可提高0.3元/kg,可增收1 800元/hm2。全年可实现节本增效5 175元/hm2。全程托管解放了劳动力,使每个外出务工农民多出2个月时间,增加工资收入近8 000元。从公司来讲,通过统一农资采购、田间机械化作业、产品订单销售等,实现平均900元/hm2的收益。
3.2 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环保
在农药、化肥使用上,一家一户种植很难做到精准施用化肥和农药。社会化服务则可以通过提前预防、统防统治和机械化精准作业,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据测算,近年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比农户自己种植管理分别减少约50%和10%以上。
3.3 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集约
社会化服务是一种能够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模式。首先,解决了流转土地费用较高的问题。企业通过规模化服务延伸产前产后链条获得利益,避开了租金的风险,而农民则在托管服务中通过节本增效增加了收入。其次,突破了制约农业生产从量变到质变再次飞跃的瓶颈,打破了户与户之间的纵横边界,实现了“围棋盘”上的集约化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最后,解决了当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避免了个别土地因农民外出务工而撂荒的现象。
3.4 实现了粮食产业的由弱变强
通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由农民不愿经营的弱势产业,变成了原料充足、品质保证的优势产业,拉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打造了供应链,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 参考文献
[1] 陈维波.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82-184.
[2] 郭金龙,侍爱邦,蔡长庚,等.关于加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3):213-214.
[3] 关锐捷.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2012(4):6-12.
[4] 宋洪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24(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