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笑一
【摘 要】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中《基础和声》作为重要基础课程,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音乐从业者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但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基础和声》教学时习惯采用音乐学院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对高校音乐专业《基础和声》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改进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基础和声;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4-0180-01
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就是和声,也是音乐表现的主要手段,和声与音乐之间紧密相连。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将和声课程作为主干,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緊抓教学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提高《基础和声》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符合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我国人民素质不断提升的根本要求。国家在政策上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可以改善人才培养水平,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生个人而言,通过就业导向,可以让其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就业之前更好地进行准备。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人力资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这种情况也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当前市场上劳动力需求量相对较大,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造成岗位与人才能力不匹配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高校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并结合市场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从而培养针对性人才,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社会的供需关系培养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二、提高音乐专业《基础和声》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重视理论学习,夯实和声学习基础。和声学习的基础就是理论,理论则是学生掌握和声技巧的基础,就需要强化学生“基础和声”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四部和声连接规则,创新学习模式,避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理论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学习,高校教师在进行《基础和声》课程教学时,需要从初级阶段入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基础和声》课程具有繁杂的技术理论,日常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有效融合基础和声理论与实践应用,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和声理论,并明白理论与音乐创作技术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创新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将理论、作品分析及创作实践进行融合,也就是将作品分析等因素融入到和声理论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与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实践与理论相分离的情况。教师在进行和声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和声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我国高校在《基础和声》课程教学过程中,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掌握和声演技的技巧,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能讲解和练习的内容和知识毕竟有限,学生在课余时间缺少老师的监督,自我松懈,很少做练习,对键盘和声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长此以往,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只能“纸上谈兵”。因此,在当前教育形式下,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开拓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和声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三)调整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意识,在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层面,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市场调研,并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增加一定的指导性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中去,并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不断积累经验。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不断实习、实训的方式将相应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就需要高校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机会。
三、结语
总之,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结合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音乐人才,推动我国音乐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骁.浅谈高校师范生培养目标下的《基础和声》课程改革[J].传播力研究,2018,2(26):178-179.
[2]毕琼文.高师键盘和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艺海,2018,(06):112-114.
[3]李晓.和声基础在钢琴伴奏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7,8(0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