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粮食王牌 做大做强粮食产业

2019-12-25 01:13杨秋意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粮油河南优质

杨秋意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两者占全国的比重均在10%左右,却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产业增加值的金额来看,河南省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和四川。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河南粮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近日,本刊全媒体记者专访了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宇松。

记者: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河南是粮食大省,也是粮油加工业大省,请您谈谈如何理解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怎样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

张宇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河南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全行业干部职工深受鼓舞。我认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抓住河南粮食核心竞争力,应当充分发挥五大优势。

一是发挥粮食生产优势。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推进粮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应始终扭住不放。河南粮食单产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小麦亩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0多斤,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河南小麦产量748.36亿斤,比上年增加27.79亿斤,占全国小麦总产的28%。其中,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突破1200万亩。河南独有全国最为齐全的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种。油料产量587万吨,占全国油料产量的17%,居全国首位。其中,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200万亩,占全国25%。这都为粮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发挥粮食加工优势。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加快推进河南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应进一步做大做强。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入统粮油加工企业1234家,小麦处理能力达4973万吨,去年实际生产面粉1691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年粮油加工能力(含食品、饲料和深加工)超过1亿吨。其中,小麦粉及其工业化馒头、挂面、方便面等面制品产量均占全国1/3左右,速冻食品年产量占全国2/3以上。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突显了河南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发挥粮食市场优势。完备的市场体系,成为河南加快推进粮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在发扬光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建设。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分别是全国第一家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制订了全国第一部规范化的粮食现货交易规则和商品期货交易规则,对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粮食交易物流市场等,在全国同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这都成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粮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四是发挥粮食物流优势。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是加快推进河南粮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在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河南地处中原,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粮食和物资应急调运与集散的重要运输通道和节点。近年来,河南规划建设了五大跨省粮食物流通道,提高了粮食物流效率,降低了粮食物流成本,进一步打造了河南粮食流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发挥粮油科教优势。完备齐全的粮食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为加快推进河南粮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人才支撑,应进一步强化措施大力推动人才兴粮与科技兴粮。河南省农科院、郑州小麦研究所、中粮郑州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质检中心、河南省粮食科研所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粮油育种、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方面拥有完整的科研体系,在全国具有独特的科研优势;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等,每年都培养数千名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中专和高级技师在内的各类粮油专门人才。这也是推动河南粮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记者: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河南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的成效如何?

张宇松: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决定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优质粮食工程主要包括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立足粮食仓储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现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为种粮农民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质检机构,提高粮食行业检验检测能力,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粮食质检体系,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防护网”;“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主要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通过实施示范县、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推动河南粮食由数量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提升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引导农民扩大优质粮食种植,实现粮油加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全省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批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支持省份,预计3年投资51.96亿元,建设96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90個粮食质检中心、23个中国好粮油示范县、17个中国好粮油省级示范企业和1个低温成品粮公共库示范项目。目前,3个子项实施顺利,发展健康,已基本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夯实了粮食安全保障基础。全省新增安全储粮仓容205.9万吨,烘干设施116台套,清理、输送设备8291台(套)、检验检测设备5158台(套)、网上交易终端设施515台(套)。粮食收储能力显著提高,市场议价能力明显增强,粮食优质优价得以有效保障,储粮损失大幅降低。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夏粮收购中,原址改造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扭转了部分地区仓容紧张的不利局面。粮食企业持续增效,救活了一大批“僵尸企业”,盘活了废弃闲置的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降低粮食损失10%左右,按照新增仓容205万吨计算,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20万吨。

二是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保障了粮食质量安全。河南18个省辖市中,除粮食产量相对较小的2个市外,其余16个省辖市粮油质检机构均获国家粮食局授权挂牌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项目建成后,县级检验机构覆盖面将达到本省糧食主产县60%以上,有效解决基层检验机构缺失的问题,逐步消除监管盲区,实现检验监测的全覆盖,提升样品采集、检验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提高检验数据分析研判速度和连续性、代表性,为维护舌尖上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推动了产业发展。“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稳步实施,提升了河南粮油品牌知名度,推动了河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好粮油示范县发挥粮油资源优势,通过示范企业引领粮食产业集聚发展,就地就近实现转化增值,更多产业链、价值链留在县域,粮食产业已成为部分市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省级示范企业、县域示范企业和好粮油加工企业借助“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逐步成长为大型龙头企业。“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优质优价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的积极性,河南粮食种植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以2018年为例,河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突破1200万亩,优质花生种植面积突破2200万亩。农民种植优质小麦平均收益比普通小麦高出近0.2元/公斤,优质花生平均收益比普通花生高出近0.4元/公斤,将为农民增收36亿元。

记者:近几年来,河南在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特别是在推动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成果怎样?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张宇松:近几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南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坚持把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与粮油深加工、主食产业化紧密结合,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共同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河南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施了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工程,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促进了全省粮油加工业的转型发展和不断升级,推动了粮食三产的加快融合和产业发展,催生了大批主食加工与粮油深加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安全、健康、营养的方便、即食食品比比皆是,百姓餐桌日渐丰富,粮油食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不少市县的粮油加工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18年年底,全省入统主食加工等粮油加工业产值达2033亿元,较上年增长8.6%。主食产业化率达48%,生产了全国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和7/10的水饺。三全、思念、白象、卫龙、想念、博大等,已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今年6月,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和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第三次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河南举行。会前,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批示;会上,河南集中展示了近几年来的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发展成果,河南交易大会参展企业、参展产品、展出面积、签约金额、交易成果和招商引资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会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国务院专题报告了河南粮食产业经济特别是主食产业化发展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立峰等领导同志,分别在报告上批示,对河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一步,河南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的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重要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粮油深加工、主食产业化和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粮油质检体系建设、“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的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具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紧抓“四优四化”战略机遇来促进“优粮优产”。紧紧围绕河南省政府提出的农产品“四优四化”(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发展战略,在推进“优粮优产”上做文章,切实发挥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优质小麦和优质花生等优质粮油增产。

二是以完善优质粮食收购机制来助力“优粮优购”。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协同发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完善优质小麦收购机制,建立10亿元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全面形成,坚守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工作底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等来促进“优粮优储”。继续与省财政部门协同配合,共同争取更多的中央财力支持,切实加强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改善河南粮食基础设施,为实现优质粮食的专业收购和专仓存储创造有利条件;设立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粮食企业推广使用低温储粮、氮气储粮等现代化绿色储粮技术,确保粮食的保质保鲜和“常储常新”;充分利用和切实加强粮食仓储智能化管理,提高安全储粮水平。

四是以“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为契机来带动“优粮优加”。继续坚持“四个结合”,即把整个“优质粮食工程”特别是“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实施,与河南“放心主食”“放心粮油”工程的实施相结合,与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与整个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推进相结合,抓住机遇,搞好顶层设计,强化工作落实,进一步做大做强河南粮油加工业。

五是以新业态的不断创新发展来实现“优粮优销”。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加工、贸易等为一体的粮食物流园区,并推进全省粮食物流体系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打通优质粮油与百姓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实施“互联网+粮食”行动,鼓励企业发展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在国外建设加工基地和销售网络,走国际化品牌发展道路,让河南粮油产品走向“世界餐桌”。

记者:新时代应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指示精神,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担当着怎样的重任,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张宇松: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反复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总书记的这一殷殷囑托,无不说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食安全首先是口粮安全。作为全国第一口粮大省,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河南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充分发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督促全省各级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要继续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着力构建现代化粮食市场和流通体系,着力抓好粮食收购,进一步改善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建设,在推动“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嬗变中,彰显河南的新担当、新作为。

记者:为了在吃得饱的基础上保障人们吃得好、吃得放心,河南是如何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

张宇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就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粮油质量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和重大的经济问题。

近年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河南省政府关于建设食品安全省的部署要求,以抓好粮油食品安全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动,不断完善检测追溯体系,强化责任,堵塞漏洞,确保了粮油食品安全。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始终绷紧粮食质量安全这根弦,切实肩负起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把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作为改善民生、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是健全安全监测体系,提升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投资3.99亿元,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设和提升省、市、县三级粮食质检机构90个,县级检验机构覆盖面达到全省粮食主产县60%,16个省辖市粮油质检机构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授权挂牌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粮食安全省、市、县三级监测防控体系基本形成。

三是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把好原粮安全关。从2001年起,已连续19年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安全监测和质量会检,针对当年新收获的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籽儿等主要粮食品种,进行品质、重金属含量、真菌毒素含量和农药残留等项目监测。认真分析、研判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河南省政府,转送相关部门,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建立超标粮食处置机制,会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卫计委等部门制定印发了《河南省超标粮食收购处置管理办法》,明确了超标粮食收购处置原则、程序,加强超标粮食管控,为杜绝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把好第一道关,从源头上保障粮油食品安全。

四是提升仓储管理水平,把好原粮储存关。2013年以来,全省已累计投资61.7亿元,先后实施“粮安工程”维修改造、仓储智能化升级和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等专项建设,建成粮食仓储智能化管理体系、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累计新增安全储粮仓容383.4万吨,烘干设施116台套,清理、输送设备23612台(套),清理、检验检测设备5158台(套),全省粮食仓储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储粮损失大幅降低,粮食储存环节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落实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推广应用智能通风、环流熏蒸、低温储存、氮气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和工艺,减少熏蒸药剂使用,降低熏蒸药剂残留,保障了粮食的绿色优质品质。

五是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把好成品粮安全关。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经济强省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完善现代粮食物流配送体系。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积极引导研发和加工餐桌主食,优化粮油产品供给结构,拓宽米面、玉米、杂粮及薯类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提升主食加工产品和优质绿色粮油产品的供给水平,降低作坊式粮油产品的供给比例,确保粮油食品安全,切实保障和维护百姓餐桌安全。

六是加大粮食执法力度,把好原粮安全执法关。牵头起草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整合、充实粮食行政执法力量,切实解决粮食流通执法能力不足问题,逐步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粮食流通行政执法情况通报制度,每半年对全省粮食流通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及省局转办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全省通报,全面提升执法检查工作的威慑力。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政策性粮食大清查,对全省政策性粮食质量指标、储存品质指标以及食品安全等主要指标进行全面摸底检查,守住库存粮食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底线。

七是加强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探索完善产品溯源体系。投资1400万元,建设河南省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探索建立粮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全面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八是建立粮食企业红黑榜,健全粮食企业诚信体系。制定印发了《河南省粮食企业经营活动守法诚信评价办法》,对全省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客观评价,根据企业的守法诚信等级,对其实行分类监管,并设立红黑榜进行公示,全省红榜企业1328家。积极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建立信用信息修复机制,促进全省粮食经营者自觉守法、诚信经营。

九是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粮食质量安全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其他新媒体等舆论工具,借助食品安全周、世界粮食日、科技活动周等各类活动平台,组织、策划全省粮油食品安全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粮油食品安全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粮油河南优质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