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
(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吉林长春 130033)
当前我国的日语教育教学主要是课堂知识型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括日语语法和单词教学,同时还涉及日本传统文化,尤其是我国很多日语专业课程设有日该文化课,向学生传授日本历史、地理以及社会民族等教学模式仍旧是教学主流,由此就有很多日本教育学者持负面评价[1]。很多学者认为,知识型教育模式和现阶段的行动能力培养教育并不是对立关系,应该将日该文化知识视为一种素材推广给日语学习者。
作为将日该文化视为知识学习范畴的日语学习者,对以往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发现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以往在课堂中所学习和掌握的日该文化变成之后对日本再次认识的一种知识储备,该知识储备主要包括日本国土面积、日本气候等地理知识,同时还包括日本所恪守的固有观念。在日语学习期间,难免会接触日该文化的固有观念,然而不能说该固有观念会从负面影响到日语学习者,其中存在的正面影响也不言而喻。与其传授客观日该文化知识,不如思考怎样对学习者学习日该文化的方法进行培养,即语言学习期间,日语学习者应该创建一种对日本本土文化的客观认知,并持续更新关于日该文化的重新认知系统[2]。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若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该语言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文化的概念比较广阔,主要指一个民族、国家所依附的生活方式、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等。而日该文化课程教学,首先必须涵盖日本历史、地理、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日本社会,以明确认识日语表达的文化对象。
在日该文化研究上,日本语言学家铃木孝夫认为,普通人所察觉的文化差异较为容易被发现,且大多在具体现象层面停留,这被称为显在文化,指的是建筑、文学、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等[3]。相比显在文化,肉眼所无法看到的,从表面难以察觉的文化叫作潜在文化,指的是价值观、思维方式、感情倾向以及行动样式等。相对不同文化圈语言学习来说,除外形与声音层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外,文化的内在意义层面也有很大不同。外形与声音为显在文化,而语言内在意义则为潜在文化范畴。从跨文化理解层面来说,潜在文化是关键。
作为比较独特的一种职场文化,日本的文化主要体现在行为方式、语言表达、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具体表现为:行为方式上,日本工作态度上重点强调忠诚、会议会事上重点要求事前磋商与交流、同时关系上重点强调团结;语言上,日语的主要特点是内外有别、以和为贵、公私有别以及尊卑有别等;思维方式上,日本内外存在圈子意识,主要呈现海岛文化特性;而在价值观层面,年功序列、终身雇佣是全球公认的日该文化特征。因此在日该文化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日本职场文化的认识[4]。目前日该文化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现阶段的日语教育教学中,日语沟通能力是日语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早日熟练应用日语是现阶段大部分日语学习者认为最为重要的目标。受我国应试教育教学的影响,很多学习者认为,只要能顺利通过日语能力N1考试,就能说明已经具备了日语能力。而在日本企业招聘中,也会将日语能力考试证书当成面试的一个重要门槛。所以,对认知日该文化的能力当作日语学习者的素质之一依旧是不被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我国收集日本相关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在网络中搜索,大部分日语学习者面临就算是想学习与掌握日该文化,然而由于受政治影响而受到各种因素阻碍。从近些年学生的日语学习情况来看,最初学习日语时,学习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有学生从小热衷日该文化,并通过自学的方式接触日语,也有学生由于专业调剂而不得不学习日语,对日语无法产生浓厚兴趣甚至对日语产生反感情绪。综合来看,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前,就已对日本形成固有观念。基于现阶段的中国日语教育教学现状,与其避开传统观念,不如对固有观念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对学习者日该文化认知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学习者能够自行重新认知固有观念,并摒弃固有,客观认知日本和日该文化。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日语专业教学对日该文化课程重视度并不够高,可选日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且和《日本概况》教材极为类似,对日本社会、历史以及地理等较为偏重。相关教材在近些年逐渐增多,然而,从日语教材内容来看,多数日语教材依旧对历史、地理、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显在文化内容较为偏重,而对于潜在文化的行动意识、思考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内容却思考地比较少。很多教材还涉及有日本民众的国民性,比方说日本人中流意识、自然观、序列社会以及集团主义等。然而,相对而言,这些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并不多,而且读过后给人感觉比较抽象,对交际活动缺乏指导作用。
我国关于日语教育的成立时间相对较晚,而且很多院校从日该文化课程体系到日语的教学内容均与本科课程相脱离,并没有形成鲜明特色,多数学校日该文化教育教学课程没有与本科文化课程影响相脱离,过度重视历史、文学、习俗以及地理等知识的学习,却很少考虑到日该文化学习中的潜在文化[5]。
所以,改革日该文化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合适的日该文化教材进行选择,在选择日该文化教材方面,应该尽可能选择日该文化与时俱进的内容,可以对现阶段日本民众的民族心理、民族性以及日本职场文化进行客观反映的相关教材进行选择,在处理教材方面,不可避免需要介绍日本历史、地理、文化习俗以及政治经济等,然而,避免出现照本宣科、流于表面的情况,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典型案例,对案例背后所深藏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发掘,特别是应该注意避免单纯通过以往模式续写当前日本民众的行为意识。
第一,在日该文化教学手段上,应该对各种现代化手段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实物、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等展示的方式为学生留下更有深刻、更具说服力的印象,以有效弥补文字所带来的遗憾。原汁原味的日本生活场景、色彩鲜明的实物与图片有助于学生从直观层面认识与理解日该文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日该文化的学习兴趣。
第二,在日该文化教学方法上,应该选择案例教学法,在日该文化课程教学中导入中日文化差异。现阶段的外语课程教学中,公认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情境教学,这也是相对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日该文化课程教学中,可为学生创设相关语境,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关于文化的词语与具体表达方式,此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因为日该文化课程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应重点强调使用案例教学法。
第三,在日该文化教学内容上。从根本上说,跨文化理解的重点与关键在于潜在文化,此为潜在文化的价值观念、思考方式以及行动意识等难以通过文字和图片加以描绘,必须将其放在民族对比中方可凸显出来。日本与中国两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中都有所体现,这就充分彰显出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不同之处。所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和日本民众交流中产生冲突的深刻根源。日该文化课程教学中,只是单纯的介绍日该文化特性,却不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解中国与日本的文化特征,不采用实例展示的方式讲解,往往会造成学生在工作中忽略冲突背后所潜藏的民族差异,这样就很难使学生从客观视角评估自己与对方的行为,也就难以妥善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日该文化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着对日该文化教师也具有较高要求。日该文化课程教学中需大量应用案例,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并不只是照本宣科传授知识,关键在于熟练应用教师对日该文化的理解,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日该文化,并对企业职场文化形成充分了解。除此之外,在认识文化差异方面,应该创建在研究祖国文化的基础上。所以,日该文化教师一方面应该深刻理解日该文化,另一方面还应该具备深刻中国文化底蕴。
总而言之,文化与语言两者密不可分,在日该文化课程内容教学方面,需包括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等显性文化,同时还要注重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潜在文化。在改革日该文化课程教学方面,首先应对日该文化教材进行正确选择,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对声音、图片、实物以及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加以充分利用,确保该教学方法更具有说服力,从而弥补日该文化文字教学所带来的遗憾。通过变革“日该文化”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日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固有观念对学习日语的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日语文化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