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禹,郑云花,杨敬超,宋敏嘉,刘喜富,孙世俊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年均减贫1 3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4.0%以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而目前我国仍有3 000多万名贫困人口,这部分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
因此,要打好“扶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筹划的全局定点扶贫工作中优势明显,作用突出且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2]。高校参与定点扶贫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定点地区实际,有计划及针对性地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出高校扶贫的最大功效。大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能够吸引志同道合的高校人才,贡献各自能力与优势,开展定点扶贫,形成“互联网+企业+农户”等系列成效显著的扶贫模式,具有以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开发式扶贫为途径,以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根本等特征,带有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特点。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能够把自身的人才、智力、科研等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精准对接,全面提升地方的教育、文化、科技发展水平;通过分类帮扶贫困群众的“造血式”扶贫,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
大学生社团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背景为依托,以大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学术取向或其他方面的追求而自发建立起来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规范的“公益性组织”或“互益性组织”,属于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3]。大学生扶贫社团以扶贫为主要方向,以创业形式为载体,设立各职能部门,在以服务社会、扶贫富农为宗旨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团队实现专业化、自主化、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创业扶贫社团是基于新时代高校社团文化的一种创新,将扶贫从理论知识中脱离,运用参与式扶贫方法,科学制订规划,为“高校精准扶贫”项目提供专业、稳定的学生组织团体,通过设置严谨的组织部门,制定社团组织章程,明确扶贫规划、方针及责任,促进“高校精准扶贫”项目高效开展。
社团下设扶贫管理层、办公部、项目部、财务部、网技部、宣传部等几大部门,社团通过部门规章对社团成员进行领导和管理,以“助农村扶贫”理念为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并需要成员间、部门间的监督和配合。
在开展大学生扶贫社团机制的扶贫项目中:农业类大学生扶贫社团可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学助农牧业活动,教育类扶贫社团可以开展夏令营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营、支教团等活动,工商业类大学生扶贫社团可以开展工商业技术帮扶、招商引资等活动,旅游管理类大学生扶贫社团则可以开展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等活动。带有专业特色的大学扶贫社团切实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分析定点扶贫地区地理、人文环境后精准帮扶,在形成产业扶贫后采用“互联网+企业+农户”的创新运营模式,运用相关计算机技术知识建立网络电商平台,联络企业、农户双方主体,在为农户提供农产品技术支持的同时,为农产品的销售开发新出路。在传播地标性农产品品牌的过程中,教会村民改变以往的传播方式,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发挥新媒体在农产品中的积极作用。
农业类大学生扶贫团队能结合自己的科研优势,提供先进的科研创新成果或技术,对扶贫地区农民进行现场培训,帮助村民掌握实用的农业技术。教育培训指导是教育类大学生扶贫社团的优势,在培训村民农业技能的同时,配合宣讲科学文化知识,助力村委提升整体村民的综合素质。社团下乡,为居住在农村的矜寡老人、留守妇女等具备简单劳动能力的闲散劳动力人群寻找脱贫致富项目,将对贫困人口的帮助从救济型扶贫转变为开发型扶贫同时采用“互联网+农户+企业”的新兴电商模式为辅助,在开发农产品产业的同时为销售开辟新道路。
大学生扶贫社团通过运用“互联网+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搭建网络平台为企业与农户之间提供直接交易工具,农户取得直接与企业交流的机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据此创新发展模式,家乡位于内蒙古西部偏远地区的李某联合同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建“大学生扶贫”社团,结合当地贫困人口特征及地理位置资源,开展种植好养活的多肉植物项目。多肉植物繁殖比较容易,成活率高且成本低,利润相对较高,李某带着大学生扶贫团队携植多肉植物的种子和技术回到家乡,在为贫困居民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下,切身传授种植技术及培养技巧。在形成小规模生产成品后,利用网络平台,将多肉植物销售到全国各地。随着项目逐步开展,大学生扶贫团队在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为村民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贫困村民科学文化素养,村民愈发体会到大学生扶贫社团以及种植业扶贫带给村民脱贫致富的巨大能量。项目自开展至此已带领当地数十家贫困农户成功脱贫摘帽。
基于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现状调查分析,某高校大学生扶贫团队进行了定点实践研究,以“高校+企业+农户”模式为基础开展“基于社团模式的龙湾景区带村扶贫”实践项目,高校社团与当地政府联络和企业合作,创建“高校旅游实践基地”,一方面,高校能够为景区当地带来丰富优质的旅游专业相关的人力资源并在发展初期为景区带来一定的学生流量,增加景区客流量,带来大学生消费群体,改变景区现有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可为景区开展“招商引资”等产业化项目,结合种植业扶贫模式全方位、多种模式得为贫困人口创收。“龙湾”自然生态景区的建造与开放,为当地植入商业业态,大力提升村寨活力,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基于社团模式的龙湾景区带村扶贫实践”项目开展过程中,高校大学生扶贫社团结合旅游开发公司及当地政府以整体规划为方向,实施精确、有效的扶贫策略。高校扶贫社团与景区合作,为景区定期输送相关专业人才,为景区提供专业知识丰富的优质人才,同时引导乡村贫困户提高脱贫能力,包括自主经营农家乐、民宿、餐饮、发展农业种养殖业、经营手工艺品、经营百货商品、到企业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等项目。以此提高了村民整体的生产能力并增加了其经济收入获取途径。并给当地贫困人口提供丰富、多层次的就业,特别是妇女、低学历人群以及当地居民就地就业。
扶贫社团在协调好当地政府及村民等多方关系共建景区的同时,完善了村民的基本生活设施,改变乡村面貌,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历年来景区带村扶贫机制实施成效显著,但处在如今旅游业开发几近饱和的状态下,大学生团体的加入为景区带村扶贫机制开辟新道路,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景区开发完成后在人才、技术、景区村民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现阶段,脱贫攻坚的进程正在加快,高校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精准扶贫之路,构建高效、长效的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将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5]。该文通过对高校作为当代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发,分析高校大学生社团在扶贫创新项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基于社团模式的大学生农村扶贫计划,是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的一大亮点和突破点。
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加入,一方面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发挥,发挥高校特色研究成果,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高校社团可以运用现代化网络科技知识,帮助贫困户解决产销问题,并在带动农村贫困人口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教育扶贫等方式,提高我国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实现贫困地区物质文化同精神文化共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攻坚阶段关于 “把自己摆进去”的重要思想,把责任扛在肩上,为扶贫开辟新道路,推动我国创新型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帮助由救济型转变为开发型,从根本上解决致贫原因,达到精准扶贫、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