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课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索

2019-12-25 22:43王晓斌于雪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思政

王晓斌,于雪玲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2.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1 人文素养对医学生的发展重要性

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相对广泛的概念,中国古籍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是指人际关系,有时候也代指做人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素养,而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来自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即强调人的主导地位。人文素养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下的一个概念,重视人的精神需求,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我的素质,从而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总体来说,人文素养是指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综其所述,人文素养表现在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处理自身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自身的谈吐修养等,是一个人对自身发展的精神状态、价值境界和人格追求。

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人文素养都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讲话中指出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才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不仅意味着掌握某种科学技术,更意味着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健全人格和哲学思维等人文素养。

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来看,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家杨叔子说:“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魅力,让学生真正接触美,感知美,理解美。这种能力可以让大学生缓解成长中的压力,提升自我认同,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从而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日趋激烈的职场生涯,良好的人文素养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职场中的竞争,合理调节自己的内心,有效规划职业生涯,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医学院生的人文素养整体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医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究其根本,存在诸多原因。首先,医学专业的学生学科背景大多数为理科,在高考的压力下,绝大多数学生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高考的必考科目中,忽略了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其次,进入大学之后,医学生的课程普遍较繁杂,专业性强并且单一,繁重的学业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涉猎较少,从而也限制了学生通过讲座等途径提升人文素养的效果。最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课余娱乐方式更加广泛和多样,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内生动力。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一方面限制了医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行为。

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是可以进行有效提高的,而思政课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又通过不同的形式发挥着独特的影响。

2 思政课程培育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在优势

作为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程的思政课,具有强烈的科学性、丰富性、实践性等特点,同时具备课程范围广,课程时间足,师资力量强等优势,成为高校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思政课程涵盖范围广,这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按照教育部05方案,本科生必修科目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程。这五门课程本身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实际课程讲授中,教师更是会穿插大量的案例、诗词、影视记录片等,这些形式既丰富了课堂,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借助于课程中的素材,加上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可以在思政课程上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寻找,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动力。思政课程中的案例,又给予学生以美的教育,从主观上培育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知,同时也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美的鉴别能力。

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按照教育部的05方案,思政课程为高校必修课程,并且有学分保障。人文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素质又是人文素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得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彰显。思政课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也成为人文素养培育的战略高地。因此,在思政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既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也是发挥思政课程育人作用的要求。但是由于当前高校学生的课业压力普遍较大,加之学生对人文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高校也囿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人文类的课程开设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时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思政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具有充分的保障,通过思政课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既不占用学生的时间,不必新增加课时,也会更加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效能。而一定时长的课时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3 思政课程培育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路径

3.1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多种途径继续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打造一支文化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思政教师队伍,使之成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力量。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提升教师人文素养,首先要从教材出发,挖掘授课内容中的人文知识,将人文知识的传播与课程的内容高度结合,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其次要以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不同科目之间的相互交流,挖掘彼此之间的联系,共享人文资源,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最后,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实践研修与教学相融合,将教师相关成果转化为人文教学的成果。使得教师成为行走的人文资源宝库,同时也是较高人文素养的示范者,提升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渴求程度。

3.2 进一步挖掘课程人文资源

要充分发掘课程的人文资源,将提高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了解和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相结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自身的人文资源在思政课程授课中要将学校的历史融入授课中,将学校中的优秀代表和典型事迹以案例等形式展现给学生,使之成为鲜活的素材。校园里的文化长廊、宣传标语等都可以作为思政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资源,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建大思政格局。医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特点于一体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讲授中医学的专业知识时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天地人的关系、传统文化典籍等结合起来。通过对人文基础的挖掘,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周边环境的一个了解,推动大学生走出书斋,走向大千世界,了解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学校、对于国家的热爱,将思政课程中的内容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起到双重育人的作用,这对于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重要。

3.3 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授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目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地去锻造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实践教学的实施环节,学生主动地进行相应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资料的收集、实地参观考察、资料的整理等,这些环节中学生自己主动性较强,在大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锻炼。在实践教学的准备环节,学生将前期的成果进行深化和总结,并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现。整个实践教学的环节,就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一种主动参与,因而效果要比直接的讲授好得多。实践教学是课堂与社会的一个连接点,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动力,要充分利用这一环节,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 结语

人文素养对于当代医学生发展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因此,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将其打造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思政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