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郎红玲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校,山东威海 264200)
该文所认为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孔孟之道,其与中医药相结合衍生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一价值观是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若希求深刻全面把握之,需重新回归儒释道之本体。
在教学与研究中,我们发现随着物质生活的膨胀,学生主观动机方面对物质的诉求急速下降,物质方面的奖励或刺激已很难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所谓“佛系”少年渐多。这需要我们开拓学生多层次的需求,挖掘并培养学生的精神动机。
(1)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让学生明白:对历史、人生负责,安身立命,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让学生对圣人之言有所敬畏。学问是体验来的,人生的经验多了,才体会出圣贤之言的可贵。“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文化虽然是空洞的,但它是国家民族的命脉。国亡而文化犹存,亦可复国。而一旦文化的根断了,则将陷入万劫不复。年轻人应有此使命感,而此使命感可具体体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小至洒扫应对进退,大至修齐治平。
国家民族的兴衰端赖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文化的存亡继绝与学位无关,在于知识分子能否挑起文化传统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万事都需求之于己,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每个人都需有栽树人的心态和使命,尤其是大学生,无论于安定抑或变乱的时代,都应对社会、国家能有所贡献,为民众的安居乐业奉献力量,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所交代。读书做学问,主要是学如何做人做事,同时要把自己的学问用出来立人,有利于国家、社会、天下。救世即救己,帮助别人同时就是成就自己,即“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用宋代张载的话来说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不能有所贡献,则是没有尽到知识分子的责任,应以为耻。
知识分子对于社会风气的变坏,应反思自己的责任。比如,社会的执法人员办理案件,没有功绩可喜可贺的,应该怀有一种怜悯悲痛的情怀,反思其犯罪动机是什么,针对其动机,我们能做些什么,能否从源头上减少犯罪,而不是犯罪之后只管制裁。比如,提起贪官,我们都愤世嫉俗,但所有的贪官都是父母的子女、教师的学生,天下所有的父母与教师都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尽到教化的责任。
(2)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让学生明白:对历史、人生负责,安身立命,关系个人的生存质量。没有相当的文化根基,人生是无根的,心理上没有可安顿的地方,易心随境转。情绪会过于受外在的影响而无法自控,有时纵然有再好的物质环境,但其心理上并不快乐,同时可能落入为求取功名而读书、为职业名利而拼命奔忙的生命怪圈;有了文化根基才有可能进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的境界而能自持至内心始终宁静的地步,得意时依仁安然处之,失意时依仁而安稳。传统文化的核心“仁”始终是立身处世的立脚点,不因物质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同时为人处世、读书游乐才有可能到达艺术境界,使得生活富有诗意。
(3)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让学生明白:对历史、人生负责,安身立命,成就个人人生天地中的性天风月。如没有文化根基,人生忙碌之时不会觉察,一旦处于空灵中,就受不了,尤其是到了穷途末路,不仅是经济上穷困之时,更是人到暮年,儿女远离之际,才更体现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土壤,可成就个人独处之时生命天地的性天风月。
(4)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让学生明白:对历史、人生负责,安身立命,懂得如何“适变”,成就职业生涯。要本着对职场负责、对历史人生负责的态度,步入社会。知错可改对小事而言尚有挽回的余地,但对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天下大事则需慎之又慎,因其影响太大,此即我们读历史、求学问的重要,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学文化、知历史,才能懂得如何“适变”,学则不固。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所以我们需要把握时代之变,晓得如何“适变”。一等人制造机会,领导了变,二等人把握机会应变,三等人失去机会,被动受变,而只有学习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
每个人职业生涯基本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生涯的阶段性成功期、幸福期,也会有平台期、瓶颈期,甚至危机期、灾难期,凭借圣贤经典的指导如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的“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等及时调整心态,培养自身居安思危、宠辱不惊、不卑不亢的职业精神。
学问以人格行为为基础,中国几千年教育,古今共同目的就是养成完美人格,以人格教育为第一,这才是学问的道理。
主体人格最重要的是志向的培养。孔子讲“三十而立”,精神上的立才是真正的立。志向的培养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社会的长治久安及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教育等同于应付考试、背死书,乃至真正的文化思想完全缺失,那培养出的学生就要到了几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地步。朱柏庐《朱子家训》“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年轻人需要深入历史,浸透文化涵养。读懂了历史,就了解了人生,看懂了人生,心态就会更加淡然,在家里更愿贡献给家人,在职场更愿服务于顾客,在社会更愿奉献给人民,如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邻种树书。”虽怨气填膺,亦能泰然处之,因其目的只在贡献。所以教育首先得确定人格,立志不变,认清一个主义、思想、目标,人格不管什么环境,永不动摇,不降志辱身,亦如《大学》中谈到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了中心,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随境转。
在学校求学的学龄中,没有好好去读书,就是做人做事没有做对,没有达到人格行为的标准,即没有在做学问。学生需要理解人的一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求学阶段即为人生的春天,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撒下颗粒饱满的种子,秋天才有可能收获,也就是说人生的春天不要急功近利希求收获。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主流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传统观念收到新形势的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略。
传统文化与医药相结合衍生出的中医药文化,对药学类大学生业务相关的主体能力的影响可从如下几个维度去了解。
(1)准确自我定位。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需进行自我探索,医药并非人人可学,“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需精心钻研。作为医药工作者的职业困惑,徐大椿发出“故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倍难也”“知其难,则医者固宜慎之又慎,而病家及旁观之人,亦宜曲谅也”的感慨。所以应带着使命感进入此行业,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同时传播正确的生命观: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人最关键的是要分支末、顺阴阳、理情绪,即养心。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治未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谓之医疗。我们需要定位明确,于工作中才能始终坚守。
(2)了解职业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规则意识,首先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价值的存在,而且将他人也作为这种主体人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然后将规则意识与人生观、价值观联系起来,更自觉、坚定去遵守。
如《医学源流论·考试医学论》“若欲斟酌古今考试之法,必访求世之实有师承,学文渊博,品行端方之医”即进入此行业需要一定的职业资格审查,后期亦有督导“既行之后,亦复每月严课,或有学问荒疏,治法廖误者,小则撤牌读书,大则饬使改业。”需要在实践中考查职业技能,即资格的跟踪审定。事先了解职业环境,追根溯源其职业规则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顺其天道而将规矩内化于心。
(3)师承职业先驱。如张仲景、孙思邈、朱震亨、徐大椿、万全等,了解职业先驱的文化根源,才能懂得其外化于外的职业行为、为人处世方式及态度,如孙思邈开棺救妇、为虎疗伤、徐大椿主动挽救无皮婴儿等,从而能心甘情愿去效仿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做到知行合一。
(4)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当代药学大学生的价值观多表现出务实、功利的一面,道德责任意识与义务观念相对淡漠,传统医药文化的价值观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如大多数学生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未将其付诸实践,过多强调个人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只愿看到别人为“我”做事情,而不愿去想我应该为别人做什么。背离了我国传统医药文化所尊崇的“医乃仁术”的核心道德。
所以我们尤其要教导药学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医非人人可学论》“习此业以为及食计耳”为了谋生而入此行业,带来的后果则是“枉死者遍天下也。”如明代医家万全《幼科发挥》“以义取利,以利济世”《医学源流论·医家论》“故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每治必愈,而声名日起,自然求之者众,而利亦随之。若专于求利,则名利必两失,医者何苦舍此而蹈彼也?”以仁义为本,名利尚随,如专注于名利,必不可得。如果进入医药行业只是为了赚钱,必将陷入穷途末路,害人害己。
以上几个方面是历代古圣先贤用生命探索出来并落地的谆谆教诲,我们须有所敬畏。
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是药学类大学生人文素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需要充分发挥其根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