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及对策浅析

2019-12-25 22:22张润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跨文化留学生

张润绮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全球化的逐渐加深,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来华国际留学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自2013年秋“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提出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的留学交流也更加密切。如果来华留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融入中国文化之中,那么必然会产生焦虑感和挫败感,进而影响生活和学习质量。

1 跨文化适应的概念

跨文化适应是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一种或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科特勒认为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地区的外来人通过调整固有思维方式和行为去适应当地文化的过程。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文化休克”的现象,“文化休克”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的文化概念,指一个人进入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和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困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外部常常表现为易怒、精神抑郁、自我封闭的情绪和行为。奥博格于1960年提出了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呈U形分布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蜜月期”(the honeymoon stage),在这个阶段留学生由于刚刚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产生兴奋感、好奇感和对于新生活的热情;第二阶段为“危机阶段”(the crisis stage),即文化休克现象,在适应新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和困难,产生愤怒感、焦虑感、紧张感、挫折感等;第三阶段为“恢复期”(the recovery stage),留学生们会想方设法地解决在危机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对目的国文化产生更多的理解;第四个阶段“适应期”(the adjustment stage),在这个阶段,留学生们能够应付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问题,并能够欣然地接纳新文化,享受在新文化中的生活。

根据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如何应对来华留学生在刚刚来到中国时的对于陌生文化的疏离感,对他们给予关心与重视,解决跨文化适应问题,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2 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2.1 外部因素

2.1.1 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文化距离(Culture distance)对于跨文化适应有着一定影响

通常来说,和目的国的文化距离越近,跨文化适应越容易。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受到儒家文化一定影响的东亚国家如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的留学生对于中国的适应状况更好,而西亚、中亚等国的留学生对于中国的适应状况而要困难一些。作为来华留学生来说自身在其成长过程中所获得文化观念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对于来自不同文化区块的留学生可以提前做出一定的准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

2.1.2 目的国的社会支持对于跨文化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单来讲,社会支持就是人们从社会中其他人那里所获得的支持与帮助,包括朋友、同胞、同事所给予的建议、情感帮助和物质支持等。社会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来华留学生减少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在异国获得归属感以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因此高校应建立对留学生的支持系统,鼓励中国学生与留学生进行交往,建立友谊;了解和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提供住宿和生活上方便的安排。

2.1.3 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于来华留学生的适应会带来一定压力

中国与其母国的饮食习惯、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生活节奏等方面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给来华留学生带来对于新生活环境的心理不适感。如中亚国家的留学生由于宗教观念大多存在饮食上的禁忌,不吃猪肉与猪肉制品,但在中国猪肉是生活中常见的肉类,因此中亚留学生普遍认为在中国寻找合适的饮食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对于别的一些国家的留学生来说,中国饮食放的调味料过多过重,过于油腻,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学生的生活质量。

2.1.4 价值观念的差异是影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

文化价值观是构成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传统文化影响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等催生出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人们的行为也受文化价值观念所支配。当来华留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感受到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时 (而这些行为选择有时与他们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相违背),自然会产生茫然失措之感。因此在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何使其更好更快地理解或接受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在当前多元化的世界中,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需要,在与来华留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差异之处,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文化交流,寻找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弘扬普世价值观。

2.2 内部因素

2.2.1 对于生活环境变化的评价和应对方式影响来华留学生的适应情况

当留学生在进行跨文化接触之前,必然对于来华生活有所想象,当实际体验与留学生的期望相匹配,就能促进他的良好的适应,反之如果期望与现实不匹配,对于生活的不满意度必然会增加。研究表明,如果留学生的期望比较低,那么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他的满意度就会增加。对于国外学习生活的正确期待可以使人们对于环境压力进行正确的评价,建立起信心,减轻焦虑。

面对压力的应对策略同样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之一,使用幽默的应对策略能够明显的提升留学生对于跨文化生活的适应程度。

2.2.2 “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

“所谓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风俗、价值观念等。”在不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留学生必然受到这种文化深深的影响,因此当他们接触到别的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时会用自己的标准进行衡量和判断,用固定的思维观察异域文化,必然会影响跨文化的适应和交流。

2.2.3 留学生所持有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往往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获得满足感及适应和融入在中国的生活。

3 跨文化适应的管理对策

3.1 加大对于留学生的社会支持

设立专门的留学生顾问,从个人层面上为留学生提供学习和心理健康的指导。推动留学生管理的规范化。网站的建设也同样需要得到注意,绝大多数中国学校的网站和选课系统都只有中文版本,因此要提高网站系统的国际化程度,开展课程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为留学生学习生活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3.2 提供跨文化适应的课程和培训

为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帮助时,应考虑到留学生所处的跨文化适应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如在留学生入学阶段,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掌握在中国生活中的一些小技巧,提供中英文版本的生活指南和小贴士,了解他们的在华生活,定期邀请心理专家进行文化适应方面的讲座。

3.3 加强留学生的汉语语言培训

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最基本的工具,在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在留学生的语言培训课程中,应加强初级汉语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对留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更新,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避免出现留学生学习过时的语言知识现象。鼓励留学生多在使用汉语语言的环境中,激发他们主动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兴趣。

3.4 加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沟通交流,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

我国高校为了方便提供留学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尊重宗教、文化信仰等因素,长期对留学生实行单独管理,通常留学生公寓与中国学生公寓是分开的,各类活动也分别举行。虽然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差异的矛盾与冲突,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失去了在地道的中国文化环境中学习的机会。因此,应推动趋同管理模式,扩大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接触,增加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可以借助中国学生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帮助留学生度过跨文化适应的“危机阶段”,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和比赛,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留学生的思乡之情,也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度过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因陌生感产生的焦虑情绪。

4 结语

随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多,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面对陌生文化产生的不适感将会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人员应重视对于留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帮助留学生度过跨文化适应过程,推动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跨文化留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