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浩强
(狮山镇小塘中心小学 广东 佛山 528200)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的身体生长、认知世界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在小学教育中不仅要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足球游戏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渗透策略渗透育人教育,从而能够在小学阶段就渗透各类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生学识的时候也能促进其思想水平提升。
小学体育足球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使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还蕴含着深刻的育人价值。
首先,开展足球游戏活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教师在组织足球游戏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游戏的内容、规则及要求,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逐渐认识到遵守游戏规则,过渡到遵守生活的各项规则,例如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自觉排队等多种规则,这样才能使生活更加的有序与和谐。人们的合法权益也能够受到保护与约束,从而使得各项活动更加有序。
其次,因为足球游戏活动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学生之间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促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好的人际交流,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能够学习一些比较优秀的品格。尤其因为足球游戏运动本身就是一项团体活动,在游戏活动之中包含的足球文化、足球动作技巧等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该过程中不仅能学习足球游戏技巧、足球技能,还能在该过程了解到足球文化、规则以及足球发展的各类内容,这样对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也会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与渗透一些人文素养与育人教育知识,这样就可以较好的实现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人文素质同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
最后,足球游戏活动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互动,不是单一存在的。各个活动环节、参与活动的成员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在游戏中渗透了人文知识、体能训练等多种内涵,在学生参与足球游戏活动的时候,不仅能促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与提升,还能促使学生实现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有正确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体育课程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育人内涵。要认识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所承担的育人教育的重要责任,并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经验,采取适合小学生认知的育人教育渗透策略,在小学体育足球游戏教学中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实现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小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
教师认识到在小学体育足球游戏教学渗透育人教育的重要性,就要在体育足球游戏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渗透策略,具体体现如下: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自控能比较差,还缺乏对于规则的准确认识,也不能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小学体育足球游戏虽然是游戏,但是游戏也有自己的规则,凡是参与到游戏中的人都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而且学生在参与其中就要共同遵守,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因为犯规受到惩罚,这样也能逐渐体会规则带来的好处和破坏规则的坏处。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到足球游戏活动的时候,就要向学生明确游戏规则。例如,某教师在组织五人足球对抗赛的时候,就像小学生明确本次比赛的具体比赛场地、上场队员人数、比赛时间、有效进球、犯规和不正当行为等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在正式开展比赛之前要确定参加对抗赛的参加人员的队员分配、场地安排、游戏规则、计分方式等规则也进行说明,并明确告诉学生必须遵守规则,如果犯规会受到哪些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并能通过该方式教育学生,达到潜移默化以及遵守规则能够使活动更好地展开的目的。
足球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分成两组进行对抗,然后选出其中的优胜队伍。通过足球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团体精神与团体协作的重要性,在足球游戏比赛中能够在团体内形成精诚合作的团体精神,并在比赛磨合中逐渐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在小学足球游戏活动中,小学生可以与游戏团体内的其他学生自荐形成较好的沟通,也能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形成,培养小学生之间合作能力,学生之间也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体育足球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一个足球比赛小组。在正式开始比赛之前,要指导学生掌握足球游戏的技巧与技能,还要使学生明白足球游戏的比赛规则。然后指导其中一组学生掌握集体合作围抢的方式进行防守,在进攻时候则要掌握集体配合的方法,整个团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进攻。对另外一组学生只进行技能技巧、游戏规则的指导,要求他们不用掌握集体防守和集体进攻的方法。然后组织两组学生进行比赛,通过比赛发现,掌握集体防守和集体进攻方法的小组取得了胜利,团队合作的优势得以显现。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本身两组学生的能力差别不大,其中一组为什么能够获得胜利,他们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另一组为什么会失败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就会发现,要想取得胜利,还需要小组内形成良好的沟通、团结与协作关系,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合作关系。通过小学生体育足球游戏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团体观念与协作能力。
当前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互相竞争的社会,适者生存也是不变的自然法则,可以说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培养他们形成良性竞争的意识,这样学生之间就会形成模仿、比较的关系,在你追我赶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心理与好胜心都比较强,如果教师不能将他们这种不愿服输,愿意拼搏的潜意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就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与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足球游戏活动中,使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被强化与合理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在正式进行游戏活动之前先向学生提问:怎么做才能获得胜利?在比赛中是不是只要进攻就能获得胜利?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哪一组获得了胜利?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比赛胜利呢?然后可以在学生之间形成广泛的交流与讨论,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要想获得足球游戏比赛的胜利,不仅能要具备良好的体能,掌握足球游戏的技能与技巧,还要遵守足球游戏比赛的规则,在整个小组队伍的互相合作与配合下才能获得比赛胜利。最重要的是整个比赛小组内都有比较好的竞争意识,在比赛中顽强的拼搏,积极争胜,并能脱颖而出,获得比赛的最后胜利。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就可以告诉学生,足球竞赛的足球精神就是“激情自由、拼搏、竞争”,然后引导学生对“竞争”的涵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使学生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充满了竞争。学生的好胜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够转换为外在的竞争协作能力。
足球游戏与一般的游戏相比,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根据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有很多小学生在参与足球游戏活动的时候最开始还有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提出要退出足球游戏活动。这是因为足球运动本身就在与不到比赛的最后一秒钟谁都不知道比赛结果会出现哪些变化。在足球比赛中有很多是在比赛结束的最后一刻实现了绝地反杀,足球运动员身上这种坚持、坚定不移的品格值得小学生学习,这对小学生未来逐渐培养构建应对挫折的心理能力,克服困难的心理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也无法对自己的体能消耗情况产生正确的认识,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体能消耗过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甚至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教师在足球游戏教学之前要先对班级内的学生的体能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设计足球游戏的活动内容。在组织小学生展开足球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坚持参与到活动中,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体能消耗情况。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并能够主动解决在足球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采取正面鼓励和肯定评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发现学生存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不能坚持到足球游戏活动结束,就要及时的将学生替换下来,避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体育教学足球游戏中渗透育人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育人教育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在小学足球游戏教学能够采取有效的渗透策略,在游戏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