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教育为特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9-12-25 08:17刘亮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专业

□ 刘亮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433)

当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社会瞬息万变,并逐步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而在此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旺盛,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然而从实际来看,我国教育模式较为滞后,并不满足现阶段人才发展需要,无论是人才供给的质量还是结构,都较为逊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另外,学生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就业技能都较为薄弱,远不能胜任当前的岗位。换言之,当前的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脱节,所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也缺乏足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这意味着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在全民倡导健康的时代,社会体育专业逐渐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在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应用实践来看,社会体育专业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对此,优化与改革其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体育专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

1、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主要是指以职业知识、技能等为教育内容,以胜任职业岗位为需求,以提升个体职业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具有针对性、社会性等特征。根据职业教育要求,其必须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培养专业性人才。

师资水平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多元的知识结构。这种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能够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所要求的的精益求精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适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而言,教师应围绕体育科学发展的热点与前沿问题,结合目前社会基层体育工作发展的趋势,深化体育科学研究,形成多学科交融的科研梯队与研究方向。同时,应当根据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结合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改革方略。作为体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将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中。

2、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已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生活必需内容,与此同时,体育的发展也催生了多个相关行业岗位,多样化的行业需求向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栋梁的重要职责,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也要着力解决好“如何培养人才”的重大问题。在新时代下,我国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鼓励高等院校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量关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调研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人才并无法胜任岗位需要,供给侧与需求侧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而且两者衔接不当。从实践来看,人才需求侧需要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需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具有足够的职业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但是供给侧并没有满足这一要求,而且其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毕业生职业素养低下等问题。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由此一来,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日益迫切。

3、现阶段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岗位需求

高等学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合格人才,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关键。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在社会体育专业经过多年发展与探索后,部分高校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但是从结果上来看,效果并不显著,部分高校依然存在专业特色不突出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没有与行业对接岗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没有基于行业调研数据结果来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法适应岗位需求,由此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可行性,同时也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不符。针对此种发展现状,虽然教育部已讨论通过并制定了《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但是,仍有部分高等院校对此并不重视,缺乏对专业建设的长期规划和科学设计。

3.2、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不强

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与课程设置是密切相关的。在职业教育方面,高校主要涉及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现阶段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总体而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合理的。然而,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时间尚短,课程设置依旧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课程设置的问题,例如: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更多局限于课堂知识讲授,缺乏一定的实践安排;部分课程的设置没有明显体现专业特点,与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及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区分度太低,另外,也没有将社会迫切的人才需求内容和项目及时融入主干课程中。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来看,课程之间主次不分明、衔接不当,课程脱节现象较为严重。总而言之,目前高校体育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较大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彼此契合度不高,课程设置无法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使高校人才培养要朝着实践性等方面转型。然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工作存在较大的弊端,没有构建全面的、专业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也直接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不强,自主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社会体育专业属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非常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但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中,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占比不足,大量的学生实践活动均是通过学生自发的校外兼职获得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学校的所学知识与技能与实习岗位的职业要求有所偏差,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服务能力、营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在校期间没有得到提升和强化。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局限于专业见习和实习,也正因为如此,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始终无法跟上未来岗位需要。

4、基于职业教育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从上述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职业教育弊端重重,人才培养亟待改革。对此,有必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才能够充分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帮助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换句话而言,我国在开展基于职业教育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结合体育产业岗位应用需要,制定合理、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让学生自主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能结合不同行业的需求,及时地调整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2、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当然,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紧密相连。事实证明,合理、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坚实后盾。对此,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大刀阔斧地推进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的科学性、应用性和适用性。不仅如此,高校也要基于衔接得当的原则,确保各课程之间连接紧密,以此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教学设施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载体,优越的教学条件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主要从两个方面改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条件:一是按照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标准加强专业实验中心和教学场馆建设;二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行业岗位从社区和健身俱乐部扩展到地方部队、体育培训机构、体育营销公司等社会体育新视域,实习实训基地从当地扩展到经济发达地区。作为社会体育专业,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行业需要,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比如器械健身、健美实训、户外运动、保健推拿等,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管理课程,加强学生在健身房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体育俱乐部经营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3、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实现行业协同育人

毋庸置疑,在如今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组成。在制定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时,高校有必要牢牢抓住实践教学这一主线,以培养与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的比重。除此之外,针对实践形式单一等问题,高校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丰富实践教学种类,除了基本的公共实践、专业实践外,还需要增加创新创业实践内容,由此共同形成完整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高校在安排实践教学时,要突出实践的层次性、多样性,既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技能,也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不仅如此,高校还需要响应我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要确保实验、实习等各项实践任务规范、科学,要确保课内外实践有效衔接,要确保各类竞赛、创新创业活动高效开展;此外,还要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确实践;还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主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当然必要时也可以与校外组织合作,依托校外职业实训基地,设置实践课程,并组织学生实践,以此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实践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效还可以以企业工作过程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布置真实的工作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做到教育、学习、应用于一体,从而确保体育专业人才更适应工作岗位,获得更强大的职业技能。

5、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应用不符的问题,我国有必要推进基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我国新形势下社会人才需要。总而言之,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与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