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雯
摘要:杨万里酷爱饮茶并创作了一定数量的茶诗。他的茶诗情感丰富,有以茶伴读、以茶消忧的闲适之乐,以茶赠友、以茶交往的知己情谊,云林之间、江湖为家的隐逸之情,山河一体、故国家园的家国之情,茶官茶使、贡茶赐茶的出世寄托。
关键词:杨万里;茶诗;茶情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文人与茶关系密切,茶成为文人咏物的对象,茶文学创作也成为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万里诗歌创作2万余首,现今保留4200余首。检索《全宋诗》,杨万里诗歌中含“茶”“茗”字眼的70首,诗题中含“茶”23首,其中包含2组组诗《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桑茶坑道中八首》,统计的茶诗不包含山茶。现以70首茶诗为研究文本展开讨论。
一、闲适之情
吉水杨家家风甚严,杨万里在其父杨沛的教导下,尚读书,忠君爱国。杨万里虽进士出身,但因抗金主张、敢于直谏而不受皇帝待见,在仕途上虽身居高位,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吏部郎中、焕章阁学士等文职,但这都远离政治核心,有职无权,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算上杨万里为双亲在家丁忧,政治生涯期间一共在家闲居十余载,这都使得杨万里成为更具文人气质的官员,无论是为官期间还是闲居在家都与茶为伴,一生清贫而适意。
杨万里嗜茶已成为佳话,“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过度饮茶,引发气疾,但是仍不愿段茶,只是稍稍减量,“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但杨万里的茶诗中体现更多的是一种闲适,品茶之乐、以茶伴读、以茶消忧。
以茶雅兴,在静谧的山水之间取水、煮茶、品茶、饮茶人生一乐。《朝饭罢登净远亭》一诗中记叙了在冰天雪地的冬日清晨,诗人吃完早饭就登上净远亭,一面观赏亭外冬日的乌雀、鹭鸶等动物,一面在亭中用惠山泉水煮建溪茶,喝茶赏景,好生惬意。清晨要喝茶、午睡醒来要喝茶“无茶作寇戎”,茶成为杨万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红袖添香,人生幸事。以茶伴读,对杨万里亦是人生乐事。杨万里好读书,茶一定程度上是他内心的挚友,陪伴他的黑夜中思考人生。“雪入迎春鬓,茶醒学古胸。梦回霜满屋,吟到月斜钟。”(1)(《寒夜不寐》),“已被诗为祟,更添茶作魔。端能去二者,一武到无何。”(2)(《将睡四首》)茶,帶有提神作用,晚上孤身一人苦读时,茶亦坚守左右,一杯杯的茶驱散了睡意,秉烛苦读文化典籍,勤作诗文已达癫狂状态。日夜的陪伴,茶已不是茶,和诗文一样成为心灵的另一个寄托,二者不可或缺。
二、知己情谊
古人多以折柳送别、鸿雁传书达情,表达对朋友的不舍、思恋,而杨万里则将一腔情感借茶来传达。《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这首茶诗系送别之作,陈蹇叔被贬闽漕,临别送茶以为践行。全诗围绕茶这一核心展开,从茶叶得名到点茶分茶事宜。诗人有意写茶而不道离别之情,有意传递豁达高雅之意,又以茶渲染愉悦的气氛来冲淡离别的感伤之情,此种赠别,实际上正突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之情。“一代风骚将,百年忠义家……悬知入奏日,不待贡新茶。”(3)(《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 其一》),送友人傅安道赴福建任职,宋代,福建地区的茶事发展迅猛,成为贡茶的主产区,因此诗人猜测傅安道去福建任职势必会与茶有关。他借新茶表达对友人功名事业的支持,也借贡茶呼应了傅安道忠君的君臣之谊。“但令门户无遗恨,何必功名在早年。君向潇湘我闽粤,寄书只在寄茶前。”(4)(《送张定叟二首》)与张定叟相隔两地,二人之间除了书信往来之外还借寄茶联络感情。杨万里于淳熙六年开始担任广东常平茶盐,主管茶叶,对茶叶种类了解甚多,获好茶乐于与友人分享。
以茶赠友,以茶待客,确印证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情意重。《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记载陶渊明曾经送给友人沉香回谢自己收获的双井茶。沉香、茶都是文雅之物,其一中“琼琚作报那能办,双井春风辍一斤”(5)杨万里将“琼琚”与“双井春风”比较,虽然美玉价值不菲,但是茶叶与之相对也是毫不逊色的。其二中“素馨熏染真何益,毕竟输他本分香”认为沉香虽然香,但是却输给了茶叶的天然香。两首诗分别将茶与美玉、沉香相比,突出了茶的高洁无尘与灵性自然。在《惠泉分茶示正孚长老》《与刘景明晚步》两首诗中,杨万里煮茶待客,谈论诗学,品茶巩固与加深了朋友之间的情谊。
三、隐逸之情
杨万里笔下的茶带有隐者的踪迹,无论是遍访山泉还是与友人品茗,都像是隐藏于山林之间,追求本真自然的隐者之为。《过扬子江二首》、《题盱眙军玻瓈泉》、《舟泊吴江三首》都记载了独自一人远离人群往江心汲水、去玻瓈泉采集泉水、松江桥下集水的事宜。而《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泉从山骨无泥气”(6)无泥气,水质纯净,无沾染杂质,也暗示杨万里追求事物的自然本真,山林能让他内心沉淀。而杨万里与友人的茶事活动多相约于山林之间,“茂松轩里清更清,松风一鼎煎茶声”“小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瓯”“游遍诸峰欲晚霞,倦投野寺觅煎茶”等都是在极静之地品茶而隐逸之人多偏爱山林。
杨万里的70首茶诗中,《惠山分茶示浮长老》《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这两首诗是借分茶技艺对茶盏中的茶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也是杨万里茶诗最为精彩的两篇。然而,这两篇品茶的对象却都是僧人,整个宋代南禅,“本心即佛”,主张解脱外在的羁绊,不讲苦行、坐禅、读经,进一步加速了禅宗与士大夫之间的关系,文人亦僧亦俗、亦俗亦僧,杨万里在其《赞功甫像》“香火斋祓,伊蒲文物,一何佛也!襟带诗书,步武璚琚,又何儒也!门有朱履,坐有桃李,一何佳公子也!冰茹雪食,凋碎月魄,又何穷诗客也!”这是对张鎡亦俗亦僧的具体描述。杨万里的茶诗亦流露出这种倾向,在山林佛寺古院谈禅论诗。
其次,杨万里的茶诗流露出对隐逸之士的推崇。《题陆子泉上祠堂》“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泉不饮酒。饥寒祗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7)推崇陆羽深居简出的自然生活。《题吴江三高堂 其三 陆鲁望》“读尽诗书不要官,饥寒欲死岂无田。生憎俗子慵开眼,逢著诗人便绝弦。笠泽弁山三益友,笔床茶灶一鱼船。羡渠赤脚弄明月,踏破五湖光底天。”(8)除了赞赏陆龟蒙读尽诗书不要官的品行外,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笔床茶灶一鱼船,赤脚弄明月,踏破五湖的隐逸生活表示向往。
四、家国之情
杨万里自幼在父亲杨沛的教导下,忠君爱国。因主张抗金而直言影响仕途的大展,杨万里的茶诗中也有爱国之情的流露。在他奉命渡过长江,往北迎接敌国的使者时,写了两首《过扬子江》的诗,寄寓他忧国虑敌的情怀,其中一首“抵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千载英雄鸿古外,六朝彤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中水,要试煎茶第一功”。他在江中望见金山,在感愤无限、悲壮奈何中写了这诗。原来金山绝顶建有吞海亭一座,每次敌国金使来聘时,朝廷即在此亭烹茶接待,南宋王朝对金使奴颜脾膝,殷勤无所不至。唐《水记》云,沏茶的名水——中橇水,即在扬子江金山下。杨万里在此以前,曾悲吟过:“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此次却奉命过江北去迎接敌使,金山蓦见,大江滔稻,山河破碎,英雄逝去,忍辱负重去完成卑躬屈膝的使命,就更激起这位爱国诗人抒发出这沉痛苍凉、感慨万千的诗句来,借祖国名茶名水的有关情节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同样唱:“中榻端的替人羞,茶香端的替人愁。”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茶水入诗,将爱国之情融入茶之中。
杨万里是江西人,对家乡的双井茶尤为喜爱,品茶之间夹杂着对家乡的思恋。《以六一泉煮双井茶》“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9)用六一泉煮双井茶别有一番风味,似乎品出了黄庭坚的咏双井茶的清香并且认为双井茶远胜于浙江的日铸茶、福建的建溪茶,表达出对家乡双井茶的喜爱,更是借《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来表达对故乡的思恋,借茶联想家乡,进而抒发思乡之情,情感一步步升华。
杨万里茶诗中还寄寓指点江山的出世寄托。他一生仕途顺利,但不受皇帝重视,在茶诗中借贡茶来表达对功名的渴望,希望受到皇帝的重视。贡茶制度,在宋代繁盛一时,在宋代多有人通过送茶获得提升。《谢福建提举应仲实送新茶》“闻道闽山官况好,何时乞得两朱轮。”(10)无论是讽刺羡慕,都不可掩饰杨万里内心对官场的留恋与在意。另一首《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何曾梦到龙游窠,何曾梦吃龙芽茶。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玉皇家。”(11)宋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崇尚饮茶,而宋官员以赐茶为荣。
注释:
傅璇宗、倪其心、孙钦善、陈新、许逸民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179.
同上:26511.
同上:26149.
同上:26246.
同上:26339.
同上:26526.
同上:26465.
同上:26463.
傅璇宗、倪其心、孙钦善、陈新、许逸民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版:26339.
同上:26339.
同上:26292.
參考文献:
[1]傅璇宗,倪其心,孙钦善,陈新,许逸民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2.
[2]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张瑞君.杨万里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司书娟.唐宋茶诗中的“茶意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王楚婷.杨万里茶诗研究[D].南昌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