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本资源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019-12-24 08:53柳方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

【摘 要】走生活化之路的作文教学应整合课本资源,在课堂上强化依读悟写,以写助读,读以致写,读写融通,指导学生做实做好据文境写作和书面语表达练习,写好自己的观察、阅读、思辨和感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具体来说,应该整合课本资源,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用性表达能力、思辨性表达能力、想象性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本资源;课堂;想象性表达能力;思辨性表达能力;实用性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3-0034-03

【作者简介】柳方平,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12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写作素养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学作文却不爱写作文,勉强去写又觉得无可写或写不好,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仅处于基本合格的水平,谈不上写作素养。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写作课程的缺失、读写分离、教师“过程写作”指导能力不足外,还因为写作教学背离了语文生活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言语表现欲和创造欲。

对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可以走生活化路线,整合课本资源,依读悟写,以写助读,读以致写,读写融通,指导学生做实做好据文境写作和书面语表达练习,写好自己的观察、阅读、思辨和感悟,提升写作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性表达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将自己对生活(作品)的观察、阅读和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教师沿着“精选想象资源→引发联想、想象→点拨形象表达”的教学思路,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想象性表达能力。

教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如指导学生续写出于勒叔叔最后的结局;教读小说《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进行补写训练,如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写出黛玉被贾母揽在怀里、祖孙二人大哭时各自的心理活动;教读《荷塘月色》,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指导学生选择某种景物,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上至下的空间顺序,仿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个语段;教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让学生进行改写训练,如指导学生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三个故事中选择一个来改写成课本剧;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看图作文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想象性表达能力。例如,教读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之《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就曾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祥林嫂”“翠翠和傩送”“林黛玉”三幅插图,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幅,写一则300字左右的赏图心得。教学中,教师智慧地选取课文中的“留白点”是前提,学生切实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关键。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课文生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想象性表达,这既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原文,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更能够切实地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形象性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课文中可以思辨的点,并就此进行思辨性表达。课堂上,教师借助各类文本,引导学生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辨,然后指导学生将思辨成果力求立论正确、论据恰当、符合逻辑地阐发出来,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具体操作途径有: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选词炼句进行思辨表达,对文本谋篇布局的艺术进行思辨表达,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进行思辨表达,对整本书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进行思辨表达,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研讨的有关内容进行思辨表达,等等。其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选词炼句进行思辨表达、对文本谋篇布局的艺术进行思辨表达,教师可以采取替换词语、变换句式等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进行思辨表达,一般涉及对文本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文本的主题思想、文本阐释的事理内涵和塑造的人物形象等进行思辨表达。也就是说,这种形式的课堂思辨表达训练,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合理、严谨、辩证地进行表达,逐渐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董旭午老师在教读课文时就常常运用诸如“逆向探究法”“多维发散法”“假设对比法”“无疑生疑法”“逻辑归谬法”“引申思维法”等思辨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表达。他教读《渔父》,引导学生思辨“屈原是否就必须得自杀”;教读《报任安书》,引导学生思辨“司马迁是否可以选择自杀”;教读《师说》,引导学生思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是否就一定‘先乎吾”;教读《石钟山记》引导学生思辨“‘事不目见耳闻是否就一定不能够‘臆断其有无”。这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进行思辨表达,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发展与提升。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整本书的思想內容或艺术特色进行思辨表达。例如,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老师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时,将其课程功能定位为“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他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辨读写的策略,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人,一座孤岛,28年的生存”(流落孤岛—生存抗争—重回文明世界)的基本情节的梳理和概括,紧扣“生命的冲动”“理性的精神”“意义的沉思”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逐步理解“冒险”对于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存的意义,理解“理性精神”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价值,理解“反思”在构建生命意义中的作用。这样一来,围绕《鲁滨逊漂流记》的整本书思辨读写,就构成了一个彼此关联、互为背景或因果的训练系统。在整个读写过程中,借助批判性思辨的手段,逐步将文本细读以及讨论的学习资源自然转化成学生新的思辨成果,助推了学生思辨性表达能力的提升。

当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任务群”这一概念的强势介入,引导学生对基于学习任务群专题研讨的有关内容进行思辨表达,成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浙江的倪菊华老师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观照下,指导学生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时,就围绕“深度理解家园之思”的议题,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内容进行思辨表达训练。在整个专题读写过程中,倪老师以“读—思—写”为训练主线,将语言运用、文学欣赏、文化理解和思维发展融为一体。

三、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性表达能力

能够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地写好诸如新闻稿、演讲稿、调查报告、祝福语、介绍信、编者按,乃至通知、启事、留言条等这些实用文,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别的中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语言表达素养。语文课堂中对这些实用文的表达进行练习,不仅能丰富学生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的自主语言实践活动,还有益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厚其文化底蕴。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来指导学生进行实用文写作训练。

例如,教读曹文轩的《前方》,教师可指导学生给文中的插图配写一段80字的说明文字;教读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可指导学生为马丁·路德·金拟写一则纪念碑文或墓志铭;教读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可指导学生给格斯拉兄弟写祝福语、楹联和颁奖词;等等。

董旭午老师在执教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老王》一课时,就在“品读底层的光辉”这一读写主题的观照下,精心设计了以下几项依文导练活动:

1.自读《老王》,寫一篇自学内容提要。(字数不限)2.请根据《老王》一文,为老王写一则30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3.请结合你对老王的理解,分别给他写一副楹联、一段颁奖词和一段祝福语。4.请结合你对老王的理解,给他拟写一则纪念碑文。5.以学校语文学科组的名义,面向高一全体同学拟写一则“品读《老王》”的征文启事。……

以上这些依文导练活动,既是一种基于任务群学习之下的主题读写设计,又是一种随文入境式实用文练写活动。其导练的触发点是源于对课文阅读的深度思考,故而学生倍感亲切自然,也特别乐意写。课堂上引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实用性表达的练习,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性表达能力、思辨性表达能力、实用性表达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每一篇课文的课堂教学而言,这几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一进行,往往是几条路径同时展开的。这种课堂教学要遵循“依读促写,以写助读,写中思读,读写一体”的原则,要让学生在初步理解“作者生活”的基础上,领略“课文生活”,整合写作因素,沿着“要写什么→要怎样写→怎么才能写得精妙→还能怎样写得更精妙”的写作路径来综合进行“听说读视写评思”的展示。如此生活化地活教写作、活学表达,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一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抒写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言语体系和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课堂
欢乐的课堂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写字大课堂
交通标志小课堂
美甲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妈咪“达人”完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