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流动家庭中的儿童也加入了流动人口的大军中。流动儿童跟随家庭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远离自己的亲人朋友和熟悉的成长环境,使得流动儿童不得不面对新环境中的各种问题。新的成长环境给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近10年以来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獻进行了梳理,发现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主要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分析
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检索到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共有644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90篇,博士学位论文19篇。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通过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文献梳理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的消极情绪方面、问题行为方面、社会适应能力弱方面。
(一)消极情绪方面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相比于本地儿童会感受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主要表现在孤独、自卑、抑郁等。邱达明等人通过对比三组学生孤独感量表的得分,指出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流动儿童插班进到公立学校,可能面临着语言不通、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等情况,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敌对等的消极情绪。胡宁等人通过对流动儿童、北京儿童和农村儿童进行对比,指出流动儿童在三类儿童中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上表现最强烈。由于流动儿童从农村流动到大城市,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还会因为语言沟通问题而产生社交焦虑,从而引起更多的孤独感。何桂宏的调查发现,将近1/4的流动儿童长期存在自卑心理,从而造成他们的人格发展不健全以及其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肖克和冯帮的一项调查表明:23.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中几乎处处都不如别人;56.8%的学生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之处。
李怀玉对郑州市7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流动儿童会比城市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心、紧张焦虑而自我否定、自闭抑郁的消极心理情绪、人际交往能力弱等问题。管以东指出流动儿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经济、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少,以及父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和由于父母较低的文化程度不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等因素,使得流动儿童身上容易出现心理脆弱、自卑、抗挫折能力差、孤独、冷漠、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问题行为方面
欧阳岚指出流动儿童基本适应了城市生活,但也存在自控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交往能力弱等问题。这些流动儿童总体上来说自控能力都比较弱,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多种多样。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存在更多的问题行为。卢长娥通过对18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为32.6%。李晓巍等认为流动儿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面临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就会出现心理偏差,突出表现为自卑、焦虑、叛逆、反抗等,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可能导致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可划分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
(三)社会适应能力弱方面
欧阳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些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障碍,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自身感受到一定的孤独感。王心爽指出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更容易产生自卑、任性、孤单不合群等不良性格,很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结交新朋友困难,不能与人形成和谐融洽的交往环境,从而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弱。
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发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个体因素
已有文献表明,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人格等,其中性别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王心爽发现女生比男生能更好的融入城市的新生活,并且来到城市的年龄越大越不容易融入到城市生活。何亚玺指出,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的焦虑和恐怖倾向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低于男生。同时,他还指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呈曲线发展的。王瑞敏和邹泓通过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人格五因素问卷等量表对流动儿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格五因素对主观幸福感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李承宗和周娓娓采用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对317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指出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环境因素
在现有文献中,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流动儿童父母大部分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自身的文化程度低,倾向于体力劳动,收入一般,不能形成与子女的良好沟通,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栾文敬、路红红等认为夫妻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忽视等问题显著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何婷婷在社会资本、抗逆力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中指出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蒋玲指出了城乡发展的差距、城乡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城市的主流文化与流动儿童所熟悉的乡村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如果流动儿童不能尽快的适应城市的生活及文化,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和不适。
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研究者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邓辉从学校层面提出丰富馆藏、创建心理特色资源库、开展阅读疗法等措施。王光荣指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应该积极动员,协调统筹家校两大衔接互通资源。王心爽基于论文的调查结果,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从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有的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王彩萍的硕士论文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在实验前后对幼儿进行两次心理健康测量,统计分析得出,幼儿心理健康六个方面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在总体水平上也有显著的差异性。
有的研究则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谈娟娟在硕士论文中指出,将个人可以利用的系统分为三种,即原生系统、正式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这三种系统提出了几种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
五、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研究者多采用问卷或量表的形式调查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但研究工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者修订了国外量表,但是量表主要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测量。例如,肖蕊在硕士论文中利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剖析流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单丹丹在硕士论文中使用了社会身份认同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探究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蔺秀云等通过儿童社交焦虑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问卷、儿童抑郁量表、个体知觉歧视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等问卷调查的方式测查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和自尊。
六、研究展望
结合10年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影响因素探讨以及解决对策提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研究对象
已有研究中,研究者针对的主要是在校流动儿童,还有一部分流动儿童没有继续留在学校接受教育,他们的生存和心理健康很少有研究者进行研究。其次,已有研究中流动儿童的抽样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或者社会工作者完成的问卷调查,并没有严格按照定量研究的抽样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因此样本不能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大多直接使用或修改西方的量表,西方的语境及社会文化背景都与中国有很大差异,因此通过问卷进行调查时,很可能忽视了语境而造成偏差,因此需要适合中国语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测量工具。
(三)研究方法
首先,研究方法上大部分文章采用了调查法和访谈法,很少采用实验研究和质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限制了看问题的视角。其次,研究大多采用横向发展的研究,很少采用纵向对比研究,从而不能反映出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动态规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班级氛围融洽等因素而改变,因此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动态跟踪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1).
[2]胡宁,方晓义,蔺秀云,等.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2).
[3]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6).
[4]肖克,冯帮.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教育,2008(3).
[5]李怀玉.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9(5).
[6]管以东.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集体经济·社会视野,2011(10).
[7]欧阳岚.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1).
[8]卢长娥.学龄前流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婚姻质量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3(2).
[9]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
[10]王心爽.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11]何亚玺.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12]王瑞敏,邹泓.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8(28).
[13]李承宗,周娓娓.流動儿童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
[14]栾文敬,路红红.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
[15]何婷婷.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
[16]蒋玲.流动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7]邓辉.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
[18]王光荣,骆洪福,吴婷.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甘肃省部分地区的调查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6).
[19]王彩萍.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5-6岁)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0]谈娟娟.流动儿童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研究——以合肥市X社区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7.
[21]肖蕊.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社会工作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2]单丹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3]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9(10).
作者简介:魏莹莹(1992—),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