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仙逝 归山道孤(一)

2019-12-24 01:17庞小予
棋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棋坛周先生水乡

庞小予

记得有棋谱《排局烟雨》,其篇名颇能道出象棋排局之扑朔迷离、波谲云诡。今拜读《象棋排局精选》,愈感确之!其作者乃江南水乡周孟芳君。

疑是江湖局 或缘仙境游 遍生芳草棘 独布回廊幽

薛丙抚须叹 乔栋搔首愁 水乡相伴去 烟雨迷汀洲

2018年11月16日,姑苏之夜晚,寒雨连江,冷滴敲窗,我正捧《象棋排局精选》,依谱演习,微信上突然跳出水乡周孟芳先生仙逝之字样,虽然之前的拜望之中,已知周先生身患阿尔默海茨症至不認亲人的地步,闻此噩耗仍徒然惊骇!当夜几不能眠,顿时思绪神游。

周孟芳先生1929年出生,享年90虚岁。先生平生就是教书,就职于中国水乡第一古镇苏州吴县角直之鲁望中学。鲁望,乃唐代隐居甫里(即角直)的诗人、农学家陆龟蒙之字,周孟芳先生于该江苏有名望的学堂教授历史、音乐等课程。由于先生幼时接触到象棋,特别是江湖棋局,其业余时间投入棋枰,如痴如醉。李义庭、何顺安、朱剑秋的《巡河炮对屏风马》《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象棋布局概要》及1956年创刊的那些《象棋》月刊,先生研读得极熟。厚积薄发,先生开始排局创作、棋局创作讨论、古局之诠正、勘误、整理、修正等,从1959年《象棋》月刊上刊出,至1966年《象棋》月刊停刊,青灯黄昏、俯首爬格,“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数十篇高质量的作品已经奠下了全国排局家的地位。

苏州的排局,历史上源远流长。就从当今的苏州名人馆说起,前些年笔者已经于本刊介绍了,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档案馆甄选的序号为100的人物(第99位为清代有名的《姑苏繁华图》的画家,第101位为中医高人)即象棋四大名谱之一的《竹香斋象戏谱》作者张乔栋(?-1812),这里就不多赘叙了。而同为吴县人氏的棋坛活动家潘定思(1875 -1922),似乎则为张乔栋与周孟芳之间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了。我们在《象棋谱大全》中,可看到潘定思的大量高质量的作品。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始,周孟芳先生的作品散见于国内较多的棋刊、棋报上,外域则有新加坡的《北斗棋苑》等,其结集出版的(包括与人合作)除了《象棋排局精选》(笔者获先生签名赠书,虽然纸质稍差些,仍如获至宝,排演之余,想到我市排局先驱张乔栋,及临近我市的松江排局名家、《心武残篇》的作者薛丙,即于封底涂以“五律”赞叹),还有《象棋排局欣赏》《弈苑秋光》《象棋排局纵横》《棋艺交流》《弈波》等等(包括与人合作)。

周孟芳先生正式参加比赛,为1963年10月的苏州专区象棋锦标赛,似乎区区一个专区,其实卧虎藏龙,他仍获优胜名次,令棋界刮目相看。而1973年6月,广东队顺道访问苏州、常熟、吴县时,周孟芳先生与棋坛泰斗杨官磷的公开表演,被誉为“排局王酣斗全局王”,是役历程两个半小时,始终扣人心弦。吴县景区木渎镇之大剧场,售票进场,仍是人山人海,且全无观众提前退场。周先生虽败犹荣,局后,周先生研讨排局之友人,包括“华南神龙”陈松顺、“双枪将”北京刘文哲、上海杨明忠等(陈松顺、刘文哲乃国手级水平)均认为对局质量颇高,中局周孟芳有几次和机,甚至上风对杀之机。

之后,周孟芳先生担任了吴县棋类协会主席,积极推动棋类活动的开展。棋坛“梦之队”广东队、上海队均应邀赴吴县指导。1984年3月苏州“昆化杯”大会休息间隙,还特邀胡荣华、王嘉良、徐天利、赵国荣等赴角直,游玩名胜保圣寺等,此番旅游的余韵是,胡荣华、徐天利深为水乡美景陶醉,干脆下榻周先生居所,三人来了个连床夜话,纵论古今棋坛。

猜你喜欢
棋坛周先生水乡
水乡情
花言巧语
戴着耳塞生活的人
欣慰
新水乡歌
细腻不等于多情
礼必须到
水乡安徽
死于安乐
谭景洋我个性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