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清
摘 要:广绣是岭南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手工艺,无论是刺绣的行为,还是作品均蕴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民间艺人根据刺绣的行为、动作编创出一批舞蹈作品,被称为“广绣舞”,成为岭南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而舞蹈《绣之说》恰恰是根据岭南广绣的刺绣行为而编创出的一个舞蹈作品,其个性化的表演特征与艺术风格既传达出美的视觉效果和思想文化内涵,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岭南广绣民间舞蹈的编创与表演特点,值得展开系统研究。基于此,文章在简要介绍岭南广绣舞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系统解读《绣之说》的表演方式与艺术风格,借此深化对岭南广绣舞编创与表演特征的认识。
关键词:广东岭南;广绣舞;绣之说;艺术特征
一、引言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自秦朝开始便有大量中原移民的迁入,逐渐形成了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并由此渐渐形成了岭南文化系统。该系统既造就了岭南地区多样化的舞蹈艺术形态,也催生了广绣这一闻名遐迩的民间刺绣工艺,成为该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类特殊的民族民间舞艺术“广绣舞”。而经典舞蹈作品《绣之说》恰恰是采用岭南广绣舞的基本形式和艺术风格来创新性地表现当地独具特色的刺绣行为,实现了不同民间文化之间的融合,其创新性编创与表演手法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
二、岭南广绣舞的创作背景
(一)岭南舞蹈文化背景
岭南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人才辈出的地方,由此产生了醒狮舞、英歌、钱鼓舞、铙钹舞、打柴舞、招龙舞、春牛舞、蜈蚣舞及采茶舞等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或者是用于消遣娱乐,或者是用于宗教祭祀,亦或者是用于节庆活动期间的表演。这些舞蹈大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对人们日常劳作、娱乐的行为活动或者是对所见、所闻动物的行为姿态的模仿与再现,传达出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因此,部分艺术家立足于岭南各种民间生活、艺术创作活动,也加强了对岭南舞蹈的编创与表演活动。例如,舞蹈作品《西关小姐》便是立足于岭南民间生活所衍生出来的一个经典的舞蹈作品,其个性化的表演方式、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使人们对于岭南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而岭南广绣舞也正是延续了这一民间舞蹈创作理念和特征,从民间刺绣中产生灵感,吸收其个性化的动作和姿态,形成广绣舞的基本舞蹈语言,最终催生出一类特殊的广绣舞艺术形式。
(二)岭南广绣工艺背景
岭南广绣属于粤绣之一,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色彩艳丽、针法多样、装饰性强而闻名,成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广绣的针法以“钉、垫、拼、缀”为主,潜在地造就了绣工多样化的动作技法与行为姿态。人们在长期参与刺绣活动、欣赏刺绣作品过程中,逐步对其动作技法、行为方式产生了审美认知,从而将此作为舞蹈创作与表演的重要素材。例如,“钱鼓舞”中有一套串演故事的戏曲动作,里面便有专门的“绣花”表演的内容,与舞蹈动作糅合一起,以戏曲、舞蹈的形式展现了绣工在刺绣时的行为姿态。此外,岭南本地也有大量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来表现刺绣过程中的行为动作和姿态,展现刺绣女子全情投入、如痴如醉的工作状态。这说明岭南地区民间舞蹈很早便尝试着表现刺绣的题材,已形成了一定的动作技巧与舞姿形态,而这样一批表达刺绣题材、展现刺绣行为、歌颂刺绣精神的舞蹈,被称为是“广绣舞”。经典舞蹈作品《绣之说》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岭南刺绣舞蹈特征和现代舞蹈创作技法所编创出来的一个岭南舞蹈。
三、广绣舞蹈《绣之说》表演特征
(一)题材内容
舞蹈《绣之说》的编导为杨迪,他曾经在广东歌舞团有过十年的演员经历,在此期间,参演过全国各大比赛,也代表着广东省出访过各大国家,拿过两届岭南舞蹈比赛的金奖,在在编创和表演岭南舞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舞蹈《绣之说》就是立足于岭南地区特殊的民间广绣舞艺术,取材于岭南地区传统的刺绣工艺,但却将其上升至更具舞台表现性、更有人文情怀韵味的内容。具体来说,该舞蹈主要表达的是一群岭南女子,情窦初开,利用刺绣的形式来表达对郎君的期盼与等待。舞蹈作品利用这一故事主线,融入了对岭南地区传统刺绣技艺的表现,对于岭南女子婀娜的身姿、细腻的性格、丰富的情怀、勤劳的行为的表现与刻画,借此传达舞蹈作品个性化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以提高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表现女子漂亮的身姿、传达其期盼郎君归来的情感思想在当前舞蹈中是一个大众化的舞蹈情感主题,然而在广绣舞作品之中,采用岭南女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刺绣行为来表达这一情感则显得更具生活韵味,也更具区域特色。这由此造就了广绣舞个性化的舞蹈表演内容,从而也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成就了包括《绣之说》在内的广绣舞个性化的传情达意价值。
(二)动作技巧
如同岭南地区其他民间舞艺术一样,舞蹈《绣之说》也取材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典型的劳作行为,提炼、总结其个性化的动作,形成舞蹈作品的基本动作元素,以展现舞蹈作品的故事内容以及由此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具体来说,广绣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刺绣技法,包括直针、平针、套针、盘针等,由此也形成了丰富的手势技巧和身体姿势,为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以平手缓慢地向外推,表现的是平针技法,以勾手向内弯绕,表现的是盘针的技法,均来自于对刺绣动作的模仿和表现。舞蹈《绣之说》最典型的动作便是对岭南女子刺绣行为的提炼与表现。例如,舞蹈一开始部分,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子在舞台左上角一针一线地刺绣,偶尔还会举起袖舞来细细地欣赏,舞台右上角一群女子,或者是站立,或者是跪在地上,也在仔细地、一针一线地进行刺绣活动。这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鲜明的写实性的特点。随后,舞蹈表演进入欢快的情境中,舞者以横向小跳的动作,从左逐步跳向舞台中央,伴随着手部刺绣的动作,或者是上下、左右举动绣物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現了岭南女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欢快愉悦的心情。随后的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采用了诸如跳跃、旋转之类的技法,大大强化了舞蹈作品传情达意的能力。
(三)舞姿形态
舞姿形态也是舞者在舞蹈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有思想性、情感性、意蕴性的行为姿态,是舞蹈创作与表演的一种基本“舞蹈语汇”。舞蹈《绣之说》主要表现的是岭南女子刺绣的行为,带有强烈的写实性、叙事性的特征,因此舞蹈作品从女子刺绣活动中提取了大量写实性的姿态,进行艺术化处理之后,形成了舞蹈作品基本的舞姿形态。例如,舞蹈开始部分,舞者在静态下或站立、或跪地进行的刺绣姿势,随后舞者在直线、圆形、点面等队形变换过程中,配合特定的跳跃、旋转以及手部动作所進行的刺绣姿势等,表现出多样化的舞姿样式。而这些舞姿形态均表现出明显的倾身、收胯、屈膝、提臂、低头的体态特点,表现出明显的“三道弯”式的体态特征。这一方面展现了舞者专心致志刺绣时的姿态,另一方面也刻画了岭南女子婀娜、柔美的身姿。另外,舞蹈《绣之说》之中也出现了右脚独立,左腿向左后方伸直,身体前倾,左手握住绣物,右手伸向右前方的姿态,具有较高的难度技巧。而这仍然潜在地传达出舞者刺绣时的状态,通过不同身体姿势所展现的刺绣动作,充分反映了舞者多样化的刺绣技法,暗示了其高超的刺绣技艺,并由此也融入了不同类型高难度的动作技巧与身体姿势,给人以美的、艺术化的舞蹈表演审美体验。
四、广绣舞蹈《绣之说》艺术风格
(一)淡雅秀丽的风格
舞蹈《绣之说》无论是舞者的装扮,还是表演的动作舞姿,均传达出明显的淡雅秀丽的风格。舞者穿着简单的红白相间的服饰,梳着简单的辫子,朴素、简单而秀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美感。整个舞蹈表演既没有过于复杂的、高难度的动作,也没有激情澎湃的节奏韵律,而是在舒缓的、自然的舞蹈表演过程中,呈现出简单、流畅的动作,配合以轻灵的背景音乐。这进一步彰显了舞蹈作品淡雅秀丽的艺术风格特征。
(二)婉约细腻的风格
舞蹈《绣之说》表演过程中,在淡雅秀丽的意蕴风格之外还传达出一定的婉约细腻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表现上。舞蹈开始部分,一位舞者独自一人在舞台右上角进行刺绣,偶尔还会举起绣物细细的欣赏,表现了其细腻的性格,当有同伴过来观看其绣物的时候,她立刻表现出一幅害羞的表情,进一步刻画了其细腻、内敛的性格特征。另外,从整体上来说,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的动作都带有强烈的韧劲,细腻柔和而又婉约内敛,十分符合岭南女子的性格特征。
(三)轻灵柔美的风格
舞蹈《绣之说》表演过程中,舞者的动作时而舒缓自然,时而又迅敏轻快,传达出一定的轻灵柔美的审美效果。这使人感受到舞者自然、迅敏的表演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的灵动气质,不再是简单的刻画一个普通的女子形象,而使其具有更加丽质、高雅的神韵,也即是本文所提到的淡雅秀丽的特征。另外,舞者不时出现的倾身、收胯、屈膝、提臂、低头的体态,以及在一些细节中出现的含蓄、内敛的性格,也彰显了其柔美的神态,传达出柔美性审美效果。
五、结语
舞蹈《绣之说》是将岭南传统广绣舞与当前独特的民俗活动刺绣相结合所编创出的一个舞蹈作品。采用现代舞蹈创作手法进一步将简单的刺绣活动上升至岭南女子利用刺绣的形式来表达对郎君的期盼与等待,动作技巧上以从刺绣活动中提炼处理的具象化的典型动作为主,融入了跳跃、旋转之类的个性动作,舞姿形态上表现出倾身、收胯、屈膝、提臂、低头的“三道弯”式的体态特点,总体上传达出淡雅秀丽、婉约细腻、轻灵柔美的风。这充分反映了传统技艺所具有的舞蹈表演价值,可以从传统技艺中提取舞蹈素材,编创舞蹈作品,实现传统技艺与舞蹈艺术的结合,促使传统舞蹈推陈出新,呈现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胡骁.岭南民间舞蹈传承与编创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3]曹蕙姿.岭南舞蹈的当代发展与特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8).
[4]李永祥.岭南舞蹈的形态与特质[J].民间文化论坛,2011(10).
[5]冷建平.解读岭南舞蹈的文化视角[J].神州民俗,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