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
周南医生
2019年8月6日傍晚,一张讣告在医护人员的朋友圈中转发传播着, 全国“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原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内科副主任周南因交通意外于2019年8月2日不幸离世,年仅37岁。周南医生的猝然离去让我们感到万分震惊和悲痛,她的人生旅程如此短暂令人惋惜,但却又精彩丰富充满意义而让人崇敬不已。
2001年,周南以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完成了高考,以她的成绩可以在北大、清华等中国顶尖大学的各个热门专业中进行挑选。最终,她选择了中国医学界的最高学府,当时与北京大学合作办学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时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就读。周南自己或许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一选择会给日后西藏地区风湿免疫病医疗的发展,甚至西藏人民的医疗事业带来重大的影响。
在北大和协和学习期间,周南低调而不平庸,她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在协和,周南聆听过方圻、朱预、史轶繁等多位医学大家的授课,在科研训练期间,周南师从于我国著名肺癌专家李龙芸教授,这些大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勤奋的工作态度对周南产生了很大影响。协和严格的培训也为她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之余,周南的兴趣爱好广泛,在文体方面都有涉猎,她曾是北大太极拳协会和协和剧社的骨干,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她培养了强健的体魄和深厚的人文情怀。2007年的暑假,周南第一次去西藏旅行,旅途中她被雪域高原的美景所震撼,被藏族人民的淳朴所感染,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藏区医疗条件的落后。她深切地感受到藏区患者多么需要更多优秀的医生和能够促进西藏医疗事业发展的人。去西藏工作的想法开始在她的心中萌芽。
2009年,周南面临毕业就业的选择,凭借她的成绩、能力和导师李龙芸教授的声望,她完全可以选择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或是去北京其他三甲医院工作。然而,经过西藏之旅的启迪和近两年时间的思考,周南下定了支援西藏,为藏区人民的医疗事业做出奉献的决心。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导师的时候,李龙芸教授表达了想让她留在协和的愿望,她舍不得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离开,而且藏区生活条件艰苦,高原环境会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西藏医疗事业发展又比较落后,作为协和毕业的博士在那里工作难免会遇到学无所用的情况,李教授担心周南到西藏会遭遇健康、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困难。父母也并不支持周南的选择,他们甚至为周南看好了在北京的房产准备购买,希望她在北京长期工作生活下去。周南对自己的父母和导师说:“北京有那么多医院,那么多医生,有没有我差别不大,但是在西藏,在那么缺少医生的地方,我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多生命可能因为我的存在而得到挽救。如果留在北京,我会成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会做科研、评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可是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如果不去西藏的话,以后回顾自己的青春可能会感到后悔,我不想后悔,不想留下遗憾。”于是,周南拨通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人事处的电话,对方听说一位协和八年制毕业的高材生要到西藏的医院去工作,既惊讶又高兴,他们也盼望着周南的到来,他们或许不知道周南能为西藏带来些什么,但充满了期待。
周南在工作
2009年9月,周南登上了从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10年的藏区工作生活就此开始。尽管她曾想到过西藏,尽管对艰苦的条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的要在这里扎下根生活下去,难度比想象中要大得多。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她的身体非常不适,气短、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每天都感到非常疲惫,甚至说话都会觉得费力,有些症状持续了几年才慢慢好转。我们不知道在那些头痛失眠的夜晚周南有没有想过放弃,我们只知道一个事实,周南坚持了下来,在西藏工作了将近10个年头,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西藏。
相比于身体上的不适,工作上的困难更不容易解决。西藏的医院没有规范化的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年轻医生只能靠着学习上级医师的经验和自己在工作中的摸索成长,而很多高年资医生对疾病的处理并不正规,甚至可能将不正确的诊治理念灌输给年轻医生,这样的情况对于医师的成长和整个藏区医疗水平的提高都是非常不利的。协和的培训为周南养成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在遇到临床问题时,她会通过查阅中英文文献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诊治方法,也会向远在北京的师长求助,学习他们的临床思路,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和自己不断的思考与总结,她对各种内科疾病逐渐具备了较好的诊治水平。
在工作中周南发现,西藏有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然而整个西藏却没有一个风湿免疫专科,内科医生们对风湿免疫病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这让她萌生了创建风湿免疫科的想法。但建立一个新的科室谈何容易,首先需要对风湿免疫病具有相当诊治水平、能够担起科室学术重任的学科带头人,而这样的医生显然不是通过看书籍看文献自学就能够培养出来的。这时候周南想到了自己的母校北京协和医学院,想到了享有盛誉的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11年的一天,她回到北京协和医院,找到了时任内科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奉春教授,表达了自己希望回到协和进修和在西藏创建风湿免疫科的想法,以及为促进西藏风湿病学发展做出贡献的愿望。张奉春教授被周南的勇气和真诚所打动,不但积极促成了她的进修,还为后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回到协和的这一年,周南比上学时更加刻苦,跟门诊、听查房、泡病房、看病历、学实验,她抓紧一切机会提高自己。在老师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周南在离开协和时已经成为了一名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诊治风湿免疫病的医生。
周南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同事
从协和回到西藏后,周南在白玛央金主任的带领下开始组建风湿免疫科。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都有赖于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说一个完整的风湿免疫科必须具备准确检测自身抗体的能力,然而当时西藏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既缺少仪器又缺少掌握专业检测技术的人员。这时张奉春教授再次提供了帮助,他和李永哲教授一起,组织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在社会上集资捐赠了大量的仪器设备。终于在2014年,一个人员、技术、设备完善的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立了,科室共有8名医生,白玛央金任科室主任,周南任副主任。在她们的带领下,科室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和规范的教学查房,并积极派送年轻医生赴内地进修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整个科室的临床水平逐步提高。周南和同事们一起,创下了很多西藏自治区第一例成功诊治的病例:狼疮脑病、弥漫性肺泡出血、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等。科室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藏区的风湿免疫病患者终于不再需要远赴内地就医了。在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全国年会上,周南做了题为《雪域高原风湿免疫病现状》的报告,西藏风湿免疫科的巨大发展得到了全国同仁的认可和赞许。
周南知道西藏的广大偏远地区更需要了解风湿免疫病的医生,为此除了建设风湿免疫科室外,她还到那曲、当雄、山南等地,到牧民们的帐篷里去为他们看病,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当地医院。几年间,她的足迹遍布西藏,为无数藏民带去了福音,更使当地的医务人员增加了对风湿免疫病的了解,使藏区广大的风湿免疫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被她惠及的患者或许比她自己知道的还要多很多。周南的无私奉献得到了西藏人民的赞扬,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7年,周南获得央视年度“最美医生”称号;2018年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听到这一消息,日喀则一名曾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昏迷一周被周南救回来的小伙子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周南荣获“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称号
现在周南离开了我们,她的一生就像流星划过夜空,释放出美丽的光芒,虽然流星已消逝,但她的传奇会永远留在西藏人民的心中。再见了周南,雪域高原最美的格桑花,你牵挂的西藏风湿免疫学事业,一定会在那些被你感召的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