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的探讨

2019-12-24 15:30
无损检测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员培训民用试件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我国电力发展到现阶段,客观上要求加快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发展进程,这对于保障我国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结构,特别是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高度重视核电事业,近年来,我国核电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被誉为核电设备的“医生”,其个人技能水平、知识经验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核电设备的品质和可靠性,以及核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核电事业,需要对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进行培训,系统地传授其必要的理论知识,培养提升其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从而建立健全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检验人员培训体系。

1 构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1.1 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核电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核电设备处于或可能处于高剂量的辐照环境下运行,为了提高核电设备的品质和安全可靠性,减少或避免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无损检验贯穿于核电设备的制造、安装和运行等阶段。培养满足要求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相应的工作是确保核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必要条件,而构建起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则是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途径。

1.2 拟从业人员的考核

我国目前施行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活动的行政许可,要求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活动的人员持证上岗,资格证书由满足一定条件的拟从业人员经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相应检验方法和相应技术等级的考核合格后取得。人员资格管理依据《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规定》(HAF602)执行,考核的无损检验方法包括超声检验(UT)、射线检验(RT)、涡流检验(ET)、泄漏检验(LT)、磁粉检验(MT)、渗透检验(PT)、目视检验(VT)等7种,技术等级包括Ⅰ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等3级。鉴于应对考核的实际需求,以及考核方法和技术等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是当前客观需要的。

1.3 保证培训质量

当前国内有多家机构提供专门的、系统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专业培训,帮助从业人员学习和提升知识与技能。由于这些培训班在不同机构举办,由不同的老师授课培训,所以如何保证相同方法、相同等级的培训具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保证培训的规范性,使在不同机构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能具备满足要求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精神,构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举措。

2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的特点

2.1 核安全文化的浸润

除了推行工业安全的管理制度、教育和安全防范措施外,核行业还推行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是建立在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强调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与每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思维习惯,以及单位的工作作风联系在一起。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肩负着检测和评价核电设备质量和可靠性的重任,培训不仅有助于获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检验人员养成探索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和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2.2 培训需求的多元化

一方面,经粗略统计,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从业人员主要来自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单位,以及核电业主、核电工程公司和核安全监管部门。这些单位对于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工作的需求各有侧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各有不同,这直接导致了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拟从业人员的年龄、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不同,以及自身理论和技能基础参差不齐,在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工作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这也要求培训机构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培训。

3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我国2008年实施HAF602《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规定》之前,施行的是《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的第十条规定了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其中第一项即要求人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方可报考。而自2008年施行HAF602之后,不再对参加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者设置具体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要求。面对国家和社会日益提高的核安全要求,从业者多元化的培训需要,以及通过资格考核方能持证上岗的现实,需要构建科学、高效和规范化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

目前,相较于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考核体系的建设运转情况,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尚不够健全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培训资源体系的构建和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两个主要方面。在培训资源体系构建方面,一是人员培训大纲尚未独立成型,使用的是人员资格考核大纲作为培训的参照;二是已编制使用了一套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专业教材,多年应用中发现了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三是没有系统地设计研发一整套标准统一的无损检测试件用于操作技能培训;四是培训课程以传统面授为主,授课形式较为单一,学员听课效果受不同教师教学水平影响较大;五是培训教师基本为兼职人员,人数有限,选拔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在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方面,现行的培训管理制度一般为各培训机构自己建立运行,没有统一的规范性文件要求,也缺少与服务于人员资格考核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信息系统(www.cqcn.org)相衔接的人员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从培训管理促进培训效果的角度看,当前的工作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3.1 构建培训资源体系

3.1.1 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的编制以及培训试件的研制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考试大纲》于2011年发布实施,明确了不同等级从业人员可承担的工作,以及各检验方法、各技术等级的考核范围和内容。这为编制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大纲、编写培训教材和研制培训试件奠定了基础。

培训大纲解决了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教什么的问题,培训大纲的编制旨在指明培训的要求、范围、内容,既应兼顾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应切合实际工作需要;不仅要与考核大纲的考点相对应,满足考核需求,更应从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核安全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视角出发,促进从业人员汲取新知识、新技能。

培训教材的编制和培训试件研制的依据是培训大纲,此二者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的具体载体。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是在工业无损检验的基础上加上核安全与防护的要求,按照有关核安全法律、法规和导则的要求对民用核安全设备进行检验,通过无损检验降低核电建造及运行的成本和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为此,在培训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时,应强调核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的养成,提高人员对风险防控的综合素质。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教材的编制,在覆盖无损检验通用知识的基础上,应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宣贯,突出核电领域设备制造、安装和运行等阶段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人员培养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从业人员的理论和技能素养;另一方面,做好教材内容的梳理与整合,将现有同一种检验方法的通用知识教材、专业知识教材、核电基础知识教材以及标准规范等内容的多本教材合为一本,并在使用过程中动态维护,不断优化完善。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试件的研制,是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收集一部分含自然缺陷的试件外,也加工了一部分含模拟缺陷的试件作为培训在用试件,但未曾研制形成覆盖七种检验方法的一整套系统的标准化的培训试件。为此,应借鉴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试件研制经验,充分调研实际缺陷的形貌特征、产生机理和模拟缺陷的制作水平,统一编制各检验方法人员培训试件研制技术规格书和制作工艺文件,并加以执行,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人员培训试件,在试件缺陷的类型、数量、难度等方面与培训目标相对应,保证从业人员达到核安全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相应检验方法、技术等级的技能水平要求。

3.1.2 培训课程的设置、研发和应用

培训课程的设置、开发和应用解决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怎么培训的问题,要求做到知识与技能的高效传达和学习,使学员经过培训能达到法规规章要求的资格水平。依照HAF602,Ⅰ级人员可调整和使用仪器设备;可在Ⅱ级或者Ⅲ级人员的监督指导下,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无损检验活动,并记录检验结果;可依据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定,但不得出具无损检验结果报告。Ⅱ级人员可根据确定的工艺,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可安装和校准仪器设备,具体实施无损检验活动;可依据法规、标准和规范评价检验结果;可编写和签署无损检验结果报告;可培训和指导相应无损检验方法的Ⅰ级无损检验人员。Ⅲ级人员可确定无损检验技术和工艺,监督和管理无损检验活动;可依据法规、标准和规范评定检验结果;可编制特殊的无损检验工艺;可在没有验收准则可供引用时,协助有关部门制定验收准则;可培训相应无损检验方法的Ⅰ级和Ⅱ级人员。目前,一般将Ⅰ级(初级)人员和Ⅱ级(中级)人员混合编班进行培训,而Ⅲ级(高级)人员单独培训,以传统的课堂面授和操作演示为知识与技能的传播途径。

根据以上不同等级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可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当前人员的培训现状,宜将培训课程按照两个维度、三个阶段进行设置。两个维度中,其一为以传授理论知识为授课内容的课程,其二为以示范与实践操作为授课内容的课程;三个阶段与人员的资格等级相对应,第一阶段为Ⅰ级(初级)课程,第二阶段为Ⅱ级(中级)课程,第三阶段是Ⅲ级(高级)课程。

培训课程的研发可从面授课程和电子课程的研究开发两条路径进行。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受众来自不同的业务领域,对培训的需求各有不同,而面授课程要求对学员基础和课堂状态精准把握,突出师生互动,需要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演绎方式为学员所接受,并以学员的课堂反馈为参照,随时调整授课节奏和授课方法,使传授的培训内容尽可能及时准确地被学员所掌握,能较为有效地应对同一培训班级学员的不同需要,实施差异化教学。电子课程则有利于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便于灵活设置培训时间和地点,实现培训成本的降低。在研发中,明确人员培训原则和目标,做好培训课程需求分析,细化培训教学设计,发挥不同类型课程的长处,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的标准化。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技术方法的特点各不相同,人员资格等级的要求也逐级递进,培训课程在应用时,可根据当批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培训时间、地点、师资等资源配置条件,选择不同维度、不同阶段的面授课程和电子课程组成教学模块,采用集中授课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对电子课程的灵活运用,如课堂集中观看电子课程并辅以现场培训教师必要的解释及指点,或学员课后观看电子课程作为课堂内容的重温、补充及深化,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大效能地传授给学员。同时,在培训课程运用的过程中,积极与学员相互沟通,及时收集学员反馈的意见建议,注意甄别涉及培训课程的反馈内容,不断改进优化课程的设置、研发和应用,持续提升课程品质,提高培训质量。

3.1.3 培训教师的培养

培训教师是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的关键要素,教师队伍的建立解决了谁来培训的问题,其自身核安全文化修养与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培训教师。目前,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的教师基本都是业内各单位的技术骨干甚至技术负责人,培训教师只是他们的角色之一,培训也只是其工作内容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种兼职的状态下,更加需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善于授课的培训教师队伍,并保持人数相对稳定。

鉴于此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教师的选拔培养。一是摸清现有培训教师群体的基本情况,合理设置培训教师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的设置应基于现实,并有所提高,为教师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鼓励行业内外各相关单位提名本单位的优秀人员参加培训教师的进一步筛选,依次经过面试、培训、试讲、考评等环节的筛选,从候选人中选拔出满足培训教师任职条件的人员;三是定期组织培训教师进行培训,促进其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培训内容、实践操作的培训规范、以及教师授课技能,同时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取长补短;四是建立培训教师的交流、考评和聘任机制,当前培训教师的授课地点相对固定在某一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机构,如能建立起不同培训机构的教师交流机制,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紧缺的压力,又能帮助培训机构优化培训的师资力量,培训教师的考评和聘任机制则在保证师资力量的前提下,有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人员交流。

3.2 构建培训管理体系

3.2.1 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的顺利实施依靠良好培训制度的建立。只有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下,培训资源才能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培训计划方能得到充分贯彻,培训体系才可以有效运行。在建立完善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的特点,行业培训的现状,从业人员的问题与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着眼于行业整体培训的质量提高和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各培训机构在各自单位的质保体系下制定、运行自己的培训管理体系,缺乏统一的要求与标准。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分几步进行:首先,应考虑编制实施《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培训的目的、培训机构的角色及其职责、培训机构应具备的条件、培训的内容范围、培训的学时安排、培训的对象、培训人员报名的资格条件和流程、培训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等主要内容;其次,推动建立培训机构组织的脱产集中培训和从业人员聘用单位开展的在岗培训及师徒帮带相互衔接的制度保障,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促进从业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升;再次,建立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培训的激励制度,使从业人员“要我学”的培训态度向“我要学”转变,提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有利于个体学习效果的提升,还能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有利于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最后,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这一制度不单指考核从业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将培训效果纳入培训全过程进行考量,考核评价培训的资源配置是否充分合理,培训的组织实施是否有序高效,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是否为学员认可,应包括考核的标准、考核评定的方式以及考核结果的使用规范。

3.2.2 培训管理的信息化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管理涉及培训资源的管理和培训过程的管理两个主要方面,管理项覆盖4个主要范围:一是培训资源管理,包括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应用、修订和升版的管理,培训试件及其操作标准答案存放、调用、维护、淘汰和新增的管理,培训课程的管理,培训教师申报、评聘、考核及教师名册的管理等;二是培训实施及其过程管理,包括培训计划等信息的发布、学员报名及其需求分析与资格评价、培训分班与培训费缴纳管理、培训签到及其学时管理、培训考核和评估以及经验反馈的管理、培训证书的制发管理等;三是培训信息的统计报表管理,包括培训资源方面的数据统计、培训学员方面的数据统计、培训过程方面的数据统计等;四是培训文件资料等的电子化归档。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管理项目复杂,单靠人力难以实现培训的标准化、规模化,难以实现培训管理的精准化和现代化。而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的统计应用,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管理创造了信息化的有利条件。搭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从面向学员及其单位的前台构建和面向管理人员的后台构建两个方面入手,设计集成具有培训资源管理、培训实施及其过程管理、数据统计报表和文件资料的电子化归档为一体的互联网系统平台,实现培训管理的信息化。

在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应注意5个方面的事项:一是注意需求分析的充分性,不仅要充分分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还要注意贯彻培训工作的制度要求,做到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注意系统平台顶层设计的前瞻性,目前,国家核安全监管当局正在开展HAF602及其配套文件的修订升版工作,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考核与培训领域或将迎来显著变化,为此应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化调整,关注行业内人员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使系统平台的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三是注意系统平台功能的可扩充性,培训的要求在不断的细化提高和增加调整,培训系统功能势必要随之调整扩展,这需要从技术的具体层面实现功能的完善与优化;四是注意数据接口的标准性,在当前乃至今后,管理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的管理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标准的数据接口,才能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行业的其他业务领域的信息化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共享;五是注意系统平台的安全性,构筑必要的防护措施,有效防止病毒侵袭和黑客入侵,同时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数据管理,确保系统平台内的数据安全。

4 结语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满足核安全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建立统一的人员培训大纲和培训管理制度,完善培训教材、培训试件和培训课程,加强培训教师的培养,促进培训管理的信息化。

猜你喜欢
人员培训民用试件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抗震性能研究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自动铺丝末端缺陷角度对层合板拉伸性能的影响
设置开孔腹板耗能连梁的连柱钢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对民用节能建筑之采光设计研究
自动铺放内嵌缺陷构件成型方式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民用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精度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