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融入乡村体育教学的渗透思考

2019-12-24 06:04罗洁谢昌雄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态家长体育

□ 罗洁 谢昌雄(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前言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生态体育相关概念发轫于1994年,我国学者谢香道提出:在竞技体育主流外,“潜藏着生态化体育浪潮的涌动”生态体育是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有益的补充。当今乡村体育教学所存在以下问题:(1)政府“改薄”运动场地、器材专项建设资金受多种因素制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体育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体育课程、校本体育开发重视不够。因此,在乡村学校开发并利用生态资源构建开放型体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运动愉悦身心、振奋精神、乐观向上、缓解学习压力。

1、生态资源融入乡村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1.1、满足学生运动需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据相关数据得知:中国体质所有指标除身高外,连续20年逐年下降,体质指标和测试成绩明显低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而中国儿童肥胖率为8%、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高达93%。全国小学生的近视率为30%、初中60%、高中75%。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生态体育的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活动地点的灵活性,活动时间的选择性。因此,在学校开展生态体育活动具有随时、随地、随性的特征。学生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中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参加体育活动。有益地激发学生运动学习乐趣、愿望和潜能。学生只有主动学习在生态体育知识,并积极参与其中,增加实践经验,才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心境,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以不断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校园的自然资源和已有的器材进行改造。比如,一些简单的吊绳、绳网、图形运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发展。

1.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寻觅运动趣味根基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体能训练为主,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技能、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在新时代的体育教育中应打破传统教学的枷锁。生态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校园的自然资源和已有的器材进行改造。教师给学生营造特定的运动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态体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后继发展,生态体育活动的随时、随地、随性的特征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校因地制宜、因需所求、因繁从简、因生而建的生态活动创建理念,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如:攀爬(匍匐、爬树)、图形运动(走迷宫,跳房子)、创生(健康快车、阳光木屋)、跑跳(铁环、花绳)。

1.3、彰显现代教育理念,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生态体育教育倡导人与自然运动相融合,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是民族之魂,教育事业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独立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生态体育反映的是人、体育、环境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文化。生态体育活动在校园的开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促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生态体育文化与学校多种文化相融合共发展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行为意志得到升华。

2、生态体育融入乡村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2.1、学校领导对生态体育的淡漠——内在保障机制缺乏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乡村学校领导工作重心落在文化教育上却往往忽略了学生体质的的教育。因此,学校领导对生态体育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等都不了解。对生态体育开展有很大的影响,无政策、无资金、无场地设施等保障,都是生态体育所面临的挑战。开展生态体育的内在机制缺乏,严重制约了乡村学校的生态体育教学的开展。乡村的经济发展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也是对体育教育发展的又一挑战。许多乡村学校没有合格的运动场地。体育课则受天气、器材等多个因素制约,无法正常开展。但学校领导对这问题也没有引起重视,乡村学校的周围地理自然环境是对体育教学发展是一大物质资源的优势。目前国内乡村学校的生态资源开发的形式并不乐观。首先,学校没有充分利用校内优势的地理自然环境。其次,没有充分得到社会的支持以及运用好社会这一巨大的资源。最后,部分学校没有结合当地的习俗文化开展体育活动。经济是带动教育发展的源泉,学校领导对生态体育观念的淡漠和财政的支持幅度较小都使生态体育的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2.2、教师的生态体育知储存较少——主导基石薄弱

学校教师缺乏主动提高生态伦理素养的动力,对于教师而言,生态伦理素养,既是“知”的要求,更需“行”的外化则是促进乡村生态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体育教学对体育老师的自身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趣味性以及教学组织的新颖性。但这些都对传统式进行教学的乡村体育教师也是一大挑战。长期进行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创新的教学需要较长的过渡期。在乡村学校的器材存在不足的问题,为更好全面的开展生态体育活动就需要场地器材作为保障,需要老师根据学校周围的地理自然资源进行简单的器材制作或者“变废为宝”。但有些老师是不太愿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创作。所以,有些老师对在乡村学校开展生态体育活动呈不支持的态度。

2.3、家长对生态体育认知的陌生——外在支持力度不足

从我国目前生态体育发展来看,生态体育作为新兴的体育运动在校园内的传播和开展的历史并不久远。在农村,整体村民的体育意识薄弱。因此,很多学生家长就不了解甚至不支持在校园开展生态体育活动。其次,生态体育是开放型的课堂,在教学中与学生自身及环境制约有着密切的关联。生态体育的活动场所比较灵活多变再加上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因此,生态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被所家长疼爱。家长对生态体育的陌生以及存在一定的危险是导致乡村学校的生态体育活动开展缺少了一定的外在支持力量。

3、完善生态资源融入乡村体育教学中的对策

3.1、积极转变学校领导对生态体育的理念,加大对学校的生态资源开发

学校应注重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创建生态体育课程,制定生态体育教育计划,培育生态体育文化,加强学校体育和文化生态建设学校可以加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社会的资源无穷尽,充分挖掘社会中积极的资源来丰富校本资源是体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乡村学校则可以充分发挥地理与环境优势,让学生与学校工作人员进行制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学校应推进与当地风俗有关的生态体育活动。每一地区都有的传统游戏,而这些游戏记录了学生时期童年的欢笑,留下了美好回忆。如:竹竿舞、踩高跷、滚铁环等。将传统游戏纳入课堂教学,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改变了以往单调乏味的程式化教学,拉近了传统游戏与学生的距离,有效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2、加强师资建设,创建新型和谐创新的教学课堂

教师应加强生态体育的认知,全面的了解与学习生态体育知识,生态体育课是传播生态知识的关键渠道。从而,促进学生与自然以及师生间的和谐相处。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建立明确的生态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生态体育教学计划以及探索新颖的生态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调动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与老师共同制作简易的运动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智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指数和成功的体验感。从而,创建新型和谐创新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提高家长对生态体育的认知,强化安全保障增加家长信任感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进行生态体育的宣讲,带领家长参观生态体育课堂甚至还可以同学生参与到生态体育活动中。让家长从理论到实践全方面的了解生态体育,感受生态体育所带来的魅力,提高家长对生态体育的认知。学校加固体育器材设施保障质量安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进行安全教育传授安全防范知识讲解配套设施的正确使用,降低学生在运动中的事故系数。从而,强化安全保障增加家长的信任感。

4、结语

将生态体育思想理念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共发展建设新型体育课程在学校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的环境进行学习享受运动乐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生态资源在乡村学校的开发不仅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在乡村学校的生态资源开发中也随之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学校领导对生态体育的淡漠——内在保障机制缺乏、教师的生态体育知储存较少——主导基石薄弱、家长对生态体育认知的陌生——外在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积极转变学校领导对生态体育的认知观念,加大对学校的生态资源开发、加强师资建设,创建新型和谐创新的教学课堂、提高家长对生态体育的认知,强化安全保障增加家长信任感。为推动生态资源融入乡村体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猜你喜欢
生态家长体育
“生态养生”娱晚年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我们的“体育梦”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