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环境监测管理需求研究

2019-12-23 09:42杜学刚
丝路视野 2019年20期

杜学刚

摘 要:保护环境的关键在于高效、科学地落实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选择合适、恰当的管理路径和工作模式能够更好地维护基层工作的稳定性、整体性、安全性。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新时期基层环境监测管理需求的相关研究,通过合同、协作、发展、监测、机构等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下达到有效的监测目标,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基層环境;监测管理;需求研究

环境问题是我国目前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其监测模式、监测体系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其运行模式在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监测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把握国家发展命脉,采取合理措施和方案,强化环境监测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基层环境监测的重点任务

基层环境监测的重点任务就是监测和监察,把握源头,抓住关键,重视科学合理的监测方式,优化监测成果,改善监测质量,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估当前环境质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许多环境监测机构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抓紧把监测相关事由提上了日程,提高各部门工作的紧密性、联系性、密切配合性,避免在执行、监测、监管任务时所造成的脱节现象。同时每个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用积极的态度、严谨的行动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面对每一次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体制建设,完善相关措施,明确各项针对方案,保证工作效果更加突出,提高环境监测的力度,做好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口。

二、基层环境监测管理中的问题

(一)检测数据缺乏代表性

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较不均衡,许多监测部门所设置的监测点数量分布明显存在缺陷和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监测点严重不足,环境监测网络整体基数较小,缺乏代表性,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规模较大、公司较为集中的个别地区,一旦发生污水时难以快速辨别污染源,导致水源监测工作受到阻碍。

(二)检测点的设置存在漏洞

由于监测点分布地数量不合理,导致监测点测出的各项环境监测数据缺乏代表性、科学性,无法反应正常的污染源变化趋势和各地区的水源质量变化。在大气污染和水源防治的工作过程中由于自动监测点明确具备了联动、自动报警、追责等各项具体监测技术,能够快速弥补监测点设置的漏洞,构建完整的监测体系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完善各地区不平衡的现状,保证数据监测的客观性。

(三)检测结果的客观性较差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各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监测信息的合理性和客观性,需要对整体监测工作进行合理分析和适当调整,保证监测点分布更加均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为积极防治和科学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准备。

三、基层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分析及措施

(一)科学增设监测点位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并通过增设监测点的方式完善监测网络、设置自动监测站、合理的监测方案、监测设备的运用和科学的设置,保证污染源发生时及时发现和采取对应措施,控制污染源排放,达到监测环境的效果。

(二)充分开展监测数据信息化应用

我国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技术蓬勃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合理、有效运用,可以发挥出环境监测系统的最大价值。通过自动化监测以及遥感地面监测技术相互结合的形式,保证环境监测力度,完善环境监测部门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和覆盖面积的构建,在有效节省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之上将各地区、各部门有效信息充分整合,强化信息监测模式。

(三)协调与监测机构的关系

监测机构与环境监测部门的相关工作设置不协调、不合理,不利于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充分发挥检测机构的自身实力和存在价值,需要通过社会各界广泛化地推动环境监测保护力度,促进环境监测部门与机构的良性循环,坚持两方之间协调合作,落实考核和监督机制,确保信息准确化、科学化、具体化,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提升各自实力和技术水平,以获得良好的监测评价,最终实现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四)为垂直改革赋能

目前各地区、各政府均采取垂直改革赋能的形式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管理环境监督机制,促使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转型,抛弃传统的、存在漏洞的错误观念,寻找科学合理的监测目标,践行以人为本,合理运用各项技术,保证监测环境的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科学化。在这个过程中积极进行数据分析,控制污染来源,削减污染物排放,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合理指标之内,运用各类手段帮助企业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控制各项相关信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总的来说,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正在稳步、科学、合理、高效地运转和执行,针对目前监测工作的开展需求以及网络结构的构建,需要不断提升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以及监测点的分布。积极从各地区的环境问题中找出污染点位置,保证监测工作与当地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各地区地维护和管理,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未来经济、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娟.环境监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