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熊林
【关键词】 高中阶段;太极拳; 教学方法;文化传承;亮相动作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38—01
对学生而言,学习太极拳有三难,即难学、难记、难懂。对教师而言,在西北地区会太极拳的教师不多,再加上教学费力,短期难见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太极拳运动形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肢体运动方式不同,不易掌握及发展;二是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能深入教学和纠正错误,更难用通俗的语言及方法解析太极拳内在的原理及价值。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太极拳健身意识,了解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及功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突出理论讲解,注重太极文化的传承
太极拳属于中国武术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太极拳技术动作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且宽广,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加深刻。现阶段体育教学实施的是模块教学模式,因而,在武术模块教学中可抽出2-3次课时,利用电化教学及多媒体展示武术名家录制的太极拳教学片,并结合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作用及攻防含义不断地向学生揭示太极拳蕴含的中国古典哲理,使学生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理解太极拳的健身原理,明确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产生求知、求学的欲望。
二、优化实践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动作的快慢相结合。在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中,讲解示范教学法是常规教学方法,讲解要简而精。学生初学太极拳,不必对动作的细节加以特别的强调,先要把动作大概连贯起来。如此反复练习,学生经过泛化、分化后,再强调动作的细节,可达到自动内化的程度。在此期间,教师要做到快慢结合、粗细结合。太极拳的学习要先快后慢,这样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特点。
2.分解动作与完整动作示范相结合,学生更易接受。分解动作示范教学主要用于初学阶段,要做到方向、线路、上下肢动作的分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太极拳的理解。完整示范教学,主要应用在学习动作的分化阶段,这时要让学生对太极拳的节奏及劲力等方面有正确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太极拳动作的内涵意义及健身作用,应该结合分解示范与完整示范相结合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揣摩动作的节奏、动作的精气神、动作的用力方式、动作的攻防含义等技术细节,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充分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学习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的教与学的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怎样合作、怎样探究学习,要有方法为引。武术动作讲究的是“动如脱兔,静若处子,要求动静结合,开合有度”。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武术项目的这个特点呢?
在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可把套路动作假设为“过渡”动作及“亮相”动作,即按照套路动作名称摆好定势姿势,想象在照相的样子,即为“亮相”动作;一个动作到下一个动作为“过渡”动作。具体操作:把书本上的图解动作作为“亮相”动作让小组成员摆出来(套路动作中相连的几个动作),其他小组成员按照动作讲解来完成“过渡”动作的学习,这样学生只要弄清楚“过渡”动作的要点就会很快学会套路,且趣味性高,喜欢学习。如“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三个动作要五个学生分别摆出这五个图解动作,其他小组成员按照动作要求即“过渡”动作反复练习即可很快掌握,学生间轮换学习即可。这种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武术素养。
4.攻防含义与套路练习相结合。攻防含义是中华武术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每一个动作的攻防含义教学是还原了武术技术动作的本质,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太极拳的技击手法和特点。太极拳中的“五步八法”充分體现了其攻防技击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等特点。每个招式的攻防含义讲解示范可以使学生从另一个方面认识并了解太极拳的精髓,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课间推广太极拳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388)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