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外宣文本西班牙语翻译初探

2019-12-23 07:15解林红于明明张洁清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

解林红 于明明 张洁清

【摘要】旅游景点外宣文本翻译是一项复杂而有价值的工作,本文主要从翻译策略取舍和翻译技巧方面,探究了景点外宣文本西班牙语翻译的问题,并结合河北正定景点,进行了剖析。译者力求能为景点外宣文本西班牙语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景点;外宣文本;西班牙语翻译

【作者简介】解林红(1989.09-),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传媒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西汉翻译;于明明 (1986.07-), 女, 汉族,山东青岛人,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西汉翻译;张洁清 (1986.05-), 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国际商务语言与文化专业,电子商务。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中国和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各国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士来中国旅行。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行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时刻秉承跨文化翻译理论,力求外国受众群体接受译文时,既能了解旅游景点的信息,又能对一个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生共情。

一、旅游景点外宣文本翻译原则

笔译界普遍遵循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在旅游外宣文本翻译时,也应该保证译文忠实原文,通畅通达,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传达原文精神内核和语言风格。英国语言学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曾根据翻译文本的内容,将翻译的文本分为三大类型: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喚型文本。旅游外宣文本属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因此译者应重视景区信息传达基础上,考虑译文的呼唤功效,也就是要从“雅”上下功夫,读者在阅读外宣文本后,能够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怡人风景。

另一方面,翻译是一种目的性的行动,译者在进行外宣文本翻译时,应坚持“两个中心原则”,即“以外国游客为中心”、和“以宣扬中国特色文化为中心”。在翻译策略和技巧选择时,要服从这两个中心,进行取舍,使外国游客更好的欣赏中国美景和了解中国文化。

二、旅游景点外宣文本翻译策略

中国和西班牙语国家(主要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地区国家)差异巨大,这就使得中西人民思维习惯、语言表达方式和价值观截然不同。

中国人民受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影响,推崇“内敛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习惯论资排辈,尊卑感强。而西班牙语国家的人民受天主教信仰和近代科学发展影响,整体民族性格趋向“外向型”,无论办事还是说话,更加直截了当,在等级关系上更加平等。这些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来看,中文表达一般更委婉含蓄、谦逊,而西班牙语则更直接、简明。

在进行外宣文本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翻译策略抉择,其中,“归化法”和“异化法”是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异化法”的代表人物为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他强调源语言文化的价值观主体地位,力求使译文受众群体接受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这种翻译策略,有利于源文民族文化的输出,在强调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采用这种策略能更好地宣传景点文化;“归化法”的代表人物为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他认为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译者应努力向译文受众群体靠拢,减少读者对异域文化的陌生感,译文措辞应尽量使用读者熟悉的表达。以上两种翻译策略看似对立,实则在翻译中时辩证统一。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到 中西文化鸿沟,尽量减少游客的阅读障碍、思维混乱等问题,可采用“归化法”,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轻松而自然地了解河北风采,品味中国文化的韵味;另一方面,基于游客渴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体验异域风情的心理,译者应尽量介绍中国特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采用“异化法”。这两种策略,相辅相成,共同为旅游景点外宣文本翻译所用。

三、旅游景点外宣文本翻译技巧分析

1.增译法。有些中国人熟悉的事物,外国人却非常陌生,如果直接翻译,不加解释说明,外国读者会莫名其妙;有的中文源文会蕴含一些深层含义,需要在翻译时,把隐含的意思说出来;另外还有一些,需要适应西班牙语的表达习惯,加一些表示关联的衔接词,这样译文更加地道流畅。

例1:正定人杰地灵,正定宝地孕育出赵佗、赵云、范仲淹等中华名人,拥有隆兴寺等丰富的人文景观。

Zhengding, una tierra mágica que abundan de las celebridades de la nación china, tales como Zhao Tuo(el Rey del Reino Nanyue, 204a. C.-137a. C.), Zhao Yun(General militar), Fan Zhongyan(Pensador, político, escritor), y cuenta con ricos monumentos históricos y paisajes culturales, por ejemplo, el Templo de Longxing.

赵佗、赵云、范仲淹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人尽皆知,但是对于外国游客却很是陌生,因此译者在翻译这些名人时,在人名后面增加了一些基本信息,这样增加了外国友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2.减译法。中文习惯重复一些词汇,叠用成语或使用语义相同的词汇来渲染气氛,增加气势,中文表达恰到好处,然而,直译为西班牙语则显得冗余啰唆。另外,中文中有一些助词表示时态、语气等,西班牙语则拥有特定的时态、式能直接体现,也就无须再翻译。

例2:大佛寺天王殿南端,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远远望去给人以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之感。

Al sur del Pabellón de Guardias Celestiales del Templo de Longxing, hay un majestuoso pared-biombo de doble dragón, a la que se ve de lejos, se da una sensación de grandeza.

译者将“宏伟壮观”译为majestuoso,四字成语用一个单词体现;又用grandeza一词表示“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两个成语,采用了删减法,这两个成语实则是一个意思。中文表达逗号较多,形散神聚,寓情于文,而西班牙语表达则简洁凝练,侧重彰显事实,体现在文字上,则为“形聚神一”(情感思想较为单一),因此除了要把握好简洁外,还要重视衔接的连贯。

另一方面,“天王”翻译为“guardias celestiales” (天上的侍卫),这是中国宗教文化的特有事物,这样翻译有助于体现中国特色宗教文化,体现了“异化法”,宣扬了中国宗教文化。

3.改译法(改编重组翻译法翻)。将信息重组,调整是外宣文本翻譯时,必须要考虑的译法。文本信息内容外国游客接受起来有难有易,对于难度较大且非关键信息,可以酌情处理,调整难度,对信息难度进行降级处理;有时,由于中西语言不同,谐音或者双关内容,很难处理,要找到适当的方法进行改组。

例3: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正定留下了风格独特的名胜古迹,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

La larga historia le ha dotado de numerosos únicos monumentos y reliquias a Zhengding, entre los cuales, están nueve puentes a la tierra, cuatro pagodas, ocho grandes templos y veinticuatro pórticos dorados.

源文的“三山不见”,意思是正定有三个曾用名:恒山、常山、中山,因为正定没有山,所以说“三山不见”。在译文中,译者考虑到语言发音差异,且正定并没有山这一事实,选择改变源文信息。“九桥不流”意思是桥建在了没有水的地方,因此翻译为“旱桥”(puentes a la tierra)。另外,将“素有……之称”调整为“正定有……”,更符合西班牙语读者的习惯,体现了“归化法”。

四、结语

旅游景点外宣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旅游翻译工作者的翻译素质,直接影响了外国受众人群的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因此,景点外宣译者应具备跨文化视野,把握外国游客接受文本的程度和体验,综合运用增译、减译、调整重组翻译技巧,权衡“归化”“异化”策略利弊,翻译好中国特色文化事物,尽量避免信息漏译、文化错位翻译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边鑫.跨文化视域下的旅游外宣翻译[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张亚敏,马瑞贤.旅游景点文本外宣翻译的功能理论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1):40-41,64.

[3]赵士钰.新编汉西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36-150.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
美人鱼
玛雅金字塔重新开放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旅游景点文史缺失八例辨析
课程教学大纲《旅游文化》
顺应论角度下旅游景点解说的英译原则与实例分析*——以福州鼓岭旅游景点为例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韶关旅游景点的再译
陕西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与对策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