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理批评视野分析影视作品《白鹿原》

2019-12-23 07:19王宇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影视作品白鹿原

摘  要:伦理批评作为一种特色的艺术分析方法,通过伦理批评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影视作品的人物价值观、道德观等。自从《白鹿原》影视作品上映以来,其吸引了许多观众,同时该影视作品中的乡土伦理、情感伦理等,也深受大众的指责。特别是作品中的田小娥似乎已经成为观众伦理指责的典型,本文从伦理批评角度出发,结合伦理批评理论来分析影视作品《白鹿原》,具有良好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伦理批评;影视作品;《白鹿原》

作者简介:王宇(1993-),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2

《白鹿原》作为一部蕴含乡村伦理道德文化与风采的影视作品,随着影视作品《白鹿原》的播放,一大波对影视作品艺术赞美的呼声应运而生,同时也诞生出许多有关影视作品伦理批评的言论,这些言论最终都指向了剧中的田小娥。为深入探究影视作品《白鹿原》中的伦理道德思想,本文结合伦理批评相关理论对《白鹿原》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和分析。

一、《白鹿原》作品及伦理批评概述

(一)《白鹿原》作品简介

《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由王全安执导,张丰毅、张雨绮、吴刚、段奕宏等主演。该片筹备9年、拍摄3年,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主要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该片获得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银熊奖和金熊奖提名。

(二)伦理批评概述

伦理批评,无论中西方,伦理批评都是兴起最早的而又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批评模式。它以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尺度来决定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模式具有历史的久远性、标准随时代的变化性及其差异性和敌对性。这种批评模式的代表人物如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等,西方的柏拉图、新古典主义等。

二、基于伦理批评的《白鹿原》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白鹿原》通过同名文学著作改编而来,其是人与土地关系的典型民族史诗。在该影视作品中,白鹿原象征着一片古老的黄土地,因为清帝退位而引发的放大脚、剪辫子和中华民国,还有在漫天风雪中坚持着抗争的队伍,并产生军阀混战,在暴力征粮的社会背景下,白鹿原人宁愿让金色的麦海付之一炬,也不愿意将其作为征粮。而随着共产党人在白鹿原土地上的兴起,被铡掉的不仅仅是贪官劣绅的头颅,还有人们对祠堂族规的敬畏之心。抗日胜利后,在解放军的前进炮火中,白鹿原将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新生。

在《白鹿原》作品中,其充分体现出国人心灵变化与欲望的裂变,作为一部最佳的精神史诗。其中对白嘉轩在一生磨难中的仁义守己进行了描述,同时也深刻叙述了白孝文因为教化压抑而导致的放浪形骸,还有铮铮如铁骨的长工鹿三到最终的卑微认命……说起伦理批评,首先让人想到影视作品中的田小娥,这是让所有男人都为之乱性的女人,一方面,享受着作为一个女人的基础幸福;另一方面,在生存压力下又必然换男人,直到最终产生悲剧。

在电影行业中,许多人都说《白鹿原》是一部非常难拍的作品,而审查机关也表达出同样的观点和想法。在观看《白鹿原》影视作品中,该作品促进触及中国的宗法制家族思想,而且还对传统伦理道德产生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以田小娥为中心展开的一系列男女关系,是对伦理道德底线的极大挑战,是中国人男女关系方面比较敏感的一环,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于《白鹿原》,许多人站在政治角度、道德视野及社会历史批评方面对该作品进行了评价。在对某一部影视作品进行艺术批评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伦理道德、社会价值、政治意义等,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进行艺术批评的主流。不管面对何种作品,首先都要阐述它的社会价值、政治意义、伦理道德思想等,这种特殊的艺术批评方法往往容易让人忽略了作品中的最本质动力,例如,有关诗歌、音乐的特色灵感,美术作品的创意,小说中的一段故事。在《白鹿原》影视作品中,其剥离了更多的社会历史情节,抽筋剥皮一样地表达出主人公田小娥的“爱情故事”。

根據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影视作品《白鹿原》中,田小娥就是一个典型的“破鞋”形象。然而,倘若从人性视野出发,故事内核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纯朴、无助、善良的的女人,在封建社会下深受侮辱、欺凌,还要等待丈夫的归来,这是一个凄婉、哀伤的故事。

尽管如此,许多人在对田小娥进行评价的时候,更多的是倾向于伦理道德层面。从今天的社会价值观来说,坚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保留一个女人最基本的尊严、洁身自好,应当值得被社会倡导。田小娥对封建的家族宗法制而言,是一个强烈的反叛者,其过分追求性解放,注重个性解放。为了和黑娃在一起,被郭举人一顿毒打,为了自己所爱的男人,勇敢地放弃姨太太生活。但是田小娥与黑娃的爱情并不被封建社会下的祠堂接受,而田小娥仍然坚持着说“你要开窑子,我就敢跟你去,你要跳井我也跳”。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男权主义的如狼似虎摧残下,田小娥为在生活压力下存活下来,而选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筹码和武器,这有违背当今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且与我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存在着比较大的偏差。为了得到黑娃在外面的消息,田小娥用自己的身体来与白嘉轩进行交易,这让表面上看起来富含情色意味的剧情变得更加悲情。封建社会可以吞噬一个女人,可以毁掉一个女人,在影视作品《白鹿原》上映后,田小娥不仅受到了伦理道德批评,而且也得到了一大批观众的同情。所以,从一定层面上来说,田小娥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僭越者,也是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悲情者。

可以的是,在影视作品《白鹿原》的结局中,黑娃去世了,白嘉轩变成了瞎子,鹿子霖也疯了,这个庞大的封建宗法制家族被瓦解,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也随着结局而彻底崩盘。

三、总结

在影视作品的伦理批评中,我们不仅要站在伦理道德视野来分析作品,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作品中的社会历史价值呈现。通过对影视作品《白鹿原》的分析得出,田小娥是僭越伦理道德的重要代表,在性爱中失去了作为女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没能按照封建传统礼教来守身如玉。与此同时,田小娥也是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悲剧主义象征。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战乱年代下,一个女人想要不出卖自己的身体存活下去比较困难。综上所述,为了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需要与社会价值需求,作者只能牺牲这个僭越伦理道德本分的田小娥,来达到体现社会历史价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媛媛.《白鹿原》与《幽灵之家》中的妻子与母亲角色对比[J].新西部,2019(14):117-118.

[2]刘岑.《白鹿原》中的女性反叛——以田小娥、白灵为例[J].名作欣赏,2019(15):125-126.

[3]王心剑. 白鹿原,一个安放伟大作家灵魂的地方[N].文艺报,2019-05-06(006).

[4]郑晓明.文学伦理批评的四个标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02):14-18.

[5]金衡山.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02):364-387.

猜你喜欢
影视作品白鹿原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影视作品中的图书馆
互联网视野下影视作品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后期特效在影视中的应用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