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彦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甘肃省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的学校、草场林场、革命纪念馆、防洪工程、文化企事业等单位,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脱贫攻坚是当前全省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我省基本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1500人以上行政村、23个深度贫困縣、17个插花型贫困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有需求的行政村“六个全覆盖”,构建起了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体系;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均居全国前列,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教育也在资金和政策支持下实现了跨越发展。
目前我省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以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甘肃省三年教育脱贫攻坚计划(2018—2020年)》精神为指导,以建档立卡、农村低保贫困人口为重点扶持对象,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其中,加强控辍保学、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着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实效,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一要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短板,持续解决“乡村弱”“城镇挤”“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着力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加强“两类”学校建设,保障教育信息化投入,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实现宽带网络和“班班通”全覆盖,帮助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课程,让贫困地区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施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学前教育资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控辍保学监测,突出“兜底保障”,因地、因家、因人施策,一生一档精准控辍,全力解决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二要加快实施普通高中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选课走班制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机制,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增加贫困地区毕业生上大学的机会,依据招生扶贫“求学圆梦”工程,将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纳入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优先将建档立卡户学生录取到社会需求高、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的专业,力争为他们从高校毕业后多创造就业机会,助推贫困家庭早日脱贫。
三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与扶持力度,培养实用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家庭倾斜,建设职教园区,加强专业技能和就业指导培训。加大职业教育多元化和特色化改革,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实现“职教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
四要聚焦乡村教师“配优提质”,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实效。加大力度实施教师支教、城乡教师交流,把城市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带到贫困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带动贫困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继续加强“影子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国培计划”,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选派省内高校优秀大学生以“顶岗实习”等形式赴农村学校支教,师资力量建设要向艰苦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学校倾斜,提高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比例,破解贫困地区优秀师资短缺瓶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总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探索教育精准扶贫新路径,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更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