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远沛
在社会主体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动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在逐渐加大,为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与社会竞争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则起到主体作用,在合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下,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思想行为进行宏观调控,并为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部分企业在人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缺乏创新观念、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化等问题,为此,应以问题为中心,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行为,为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
一、大数据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可对数据库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与存储,并依据指令操作来对信息进行精准定位,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现阶段,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每一项业务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在大数据的应用下,可为企业建构立体化信息环境,并可为企业的管理模式提供精准数据支持,以辅助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对企业的客户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同时,企业在对动态信息进行分析时,结合当前社会市场的发展方向,还可对自身的运营模式进行调整,并通过数据来建立合理的发展模式,以提升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竞争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从自身的运营问题与管理模式来进行分析,以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等。在大数据的应用下,企业可对各项业务活动转变为数据信息,并依照数据信息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进而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大数据可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由于企业内部的发展结构,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数据保障,并为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供方向。
大数据技术可为企业建构网络框架,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可依据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变化而进行实时更新。大数据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时,可实现量化分析、数据化管理等,进而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化。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机械化管理模式已成为部分企业的“配套设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一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未能依据业务活动的特点与产生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分析,导致其过于机械化。从现代化社会角度来分析,企业只有通过对自身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进行转变,才可与社会发展道路接轨,如一味地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运营,则将降低企业在社会行业中的竞争力。
2.缺乏创新观念。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带来契机,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模式的融合可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但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力,在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下,一般以稳健型发展为主,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拼搏能力。此外,部分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理解存在误区,在大数据与管理模式融合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信息采集手段,而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导致大数据在具体应用时过于表面化、形式化,令大数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模式转变难度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运营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起到人员合理调配、业务活动安排、运营模式改进的主要作用。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型监管体系,在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其工作行为存在不可预见性,当内部管理体系出现空白区域时,将增加企业的运行风险。此外,在当前社会行业的竞争压力下,企业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专业型人才的基准也在逐渐提升,为提升企业自身的实力,往往通过员工培训与人才引进为主,此种管理重心的偏移,严重阻碍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度。
三、企业人资管理中大数据的内容探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运营过程中,一般以员工基础信息、受训信息、工作信息记录为主。在基础信息方面,对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工作经历等一些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对工作人员在企业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其可真实地反映出员工的工作行为、思想行为等。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招聘时,可通过大数据对每一位员工产生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制定出综合信息,以此来为企业提供用人基准。受训信息则是记录员工的培训、考核等信息,企业将此类信息与现阶段员工的工作行为相结合,可有效得出员工的进步情况,进而方便后期工作的制定。在工作信息方面,是以员工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可依据数据库的信息来对员工进行基准考核,并依据员工的能力以及企业的运营模式来制定立体化数据,进而来建立系统化评测体系,以此来对员工进行监管与督促。此外,大数据技术可依据员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来进行预期化分析,通过对员工在专业领域的潜能进行预测,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辅助信息,然后人资部门再对具备潜力的员工进行调配,以此来提升人才的利用效率。
四、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1.创新管理理念。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企业应结合社会市场的主体发展方向,并对自身的运营体系进行深度分析,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与外部运营模式可同步运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大数据的特性以及应用模式,并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构建以大数据为主的管理服务体系,将管理重心向服务重心方向转移,与现代化社会发展模式相对接。此外,企业的决策层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思想意识中,以此来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思想行为进行宏观引导,以此来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的纵向发展。为培养员工的创新型思维,企业应转变自身的管理模式,为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建构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开放化的管理模式来令员工形成潜意识里的转变,以此来令员工意识到创新型、发散型思维的重要性,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基础保障。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各项工作业务中,以构建立体化信息采集体系,以此来掌握员工的发展特性,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
2.建立数据化管理体系。近年来,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下,其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可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效率,但其中部分企业仍处在信息化改革的磨合阶段。在企业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将增加企业的运营负担,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为此,应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建立内外机制的关联点,以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在建立数据化管理体系时,应注重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针对此种情况,人力资源部门可采取相应的培训机制,来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进行分析,对员工工作的优势点与劣势点进行记录,并将此类动态行为的记录映射到数据体系中,以此来逐步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同时,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监管时,也不应工作范围局限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中,需依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任务完成情况来进行嘉奖与惩罚,进而令员工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企业运行体系中的价值,以此来提升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融合力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对员工实行人文关怀手段,通过建构和谐的工作氛围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以此来完善数据化管理体系。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依据企业现行的发展模式,来建立新的岗位,并将大数据作为基准来制定相应的需求,以完成岗位内的试点运行模式,进而提升数据化管理的覆盖范围。
3.优化管理机制。对于传统的人资管理模式来讲,其一般执行的是静态化管理,此类管理模式只是以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以及企业规章制度为主导,对员工的基础信息进行采集,且无法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人力资源管理可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模式改革。第一,对传统的管理流程进行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以人才专业性、工作能力等为主,管理人员应要求在岗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提升潜力等,并结合企业运营模式来从岗位供给需求方面进行全局观分析,以此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以提升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第二,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与目标进行精准定位,通过人才培养机制与管理机制相融合,来推动企业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令企业员工充分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此来激发出员工的潜力,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