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 吴德华
摘要: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本文从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及就业相结合、实施双导师制、以实际生产项目作为毕业实习的内容等改革措施,以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满足企业对信息类专业应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關键词:校企合作;毕业实习;地方高校;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1-0140-02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对照信息技术新工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地方高校的培养体系主要存在着与产业的开放融合性不足,适应支持度不够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地方高校不能及时融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校企互动机制不能适应新工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造成毕业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企业和工程部门要求。
毕业实习是对前面各学习环节的总结、转化和深化,是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加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毕业生通向职业岗位的桥梁,其具有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特点是其他任何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因此,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方向,发挥自生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是各地方高校亟待探索的课题。
1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由于地方高校设备资源、实习经费有限,不能满足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要求。因此,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通常采用校外集中式和分散式实习两种形式,集中式实习就是指导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分散式实习就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完成实习任务。集中式实习由于指导教师人数有限,不能对全体学生进行深人指导,毕业实习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分散式实习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地方,毕业实习基本处于放任状态。下面从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等各参与方分析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对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相比理论课程,学校对毕业实习内容、组织管理、考核评价等都略显不足。在实习内容方面往往过于随意,虽然在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中确定了具体的实习内容,但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实习单位,而接触的仅为一个项目的某一环节,且缺少实际的操作机会,并不能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进行实习;在组织管理方面由于学校经费、师资力量有限,对校外实习的学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实习效果不佳;在考核评价方面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学生实习完成后,上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即可获得实习成绩,实习成果的质量未能在分数上完全体现出来。
1.2学生对毕业实习的积极性不够
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进行,此时正是考研备考和单位招聘的关键时期,学生面临着考研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考研的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考研复习上,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毕业实习的学习;需就业的学生忙于制作求职简历,奔波于各地的各种招聘会,对毕业实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一些学生理论课程挂科较多,补考、重修的任务繁重,不得不占用毕业实习的时间准备补考、重修。因此,在考研、就业和能否顺利毕业等因素的影响下,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往往会被忽略,将毕业实习放在从属地位。
1.3教师对毕业实习的过程指导不到位
相比理论课程教学,教师对毕业实习的过程指导显得较为乏力。对于集中实习的学生,由于师生比不合理,使得指导教师无法同时指导进行毕业实习的全体学生;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由于学生不在一处,指导教师往往鞭长莫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从某一高校进入另一高校,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足,不能完全胜任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另外,学校对毕业实习的指导监管不足,使得某些教师对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产生了轻视、懈怠的思想,指导流于形式,实施效果差。
1.4企业对毕业实习的参与度不高
由于学生的知识未能形成体系,在能力上还不能立刻满足企业的需求,且毕业实习的时间有限,等学生掌握了相关技能之后不久又要返校,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对学生的实习指导、管理需要企业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使得企业对毕业实习的参与热情不高。
2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毕业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各方的多赢才能实现。
对于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弥补师资、仪器设备的不足,改善学科结构,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对于学生,通过企业的锻炼,了解了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有利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同时也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升了综合素质,拓展了就业渠道,缩短了就业的工作适应期;对于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有利于自身知识的更新,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企业,毕业实习应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获得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改革
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通常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开发等实习内容,与相关企业生产项目高度契合,通过毕业实习能够为企业解决一部分人力资源,节省生产成本,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为校企合作开展毕业实习奠定了基础。
3.1深化校企合作
毕业实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企业在实习内容、组织管理、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合作。在实习内容上,学校按照专业培养要求确定实习内容的主体框架,然后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共同协商确定具体的实习内容;在组织管理上,由学校按实习单位可接纳的人数,统一组织,并指派实习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一起按实习纪律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对实习学生进行协同管理;在考核评价上,由学生的表现,包括实习的积极性、考勤、完成任务质量等,结合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答辩,由学校、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学生毕业实习的最终成绩。
3.2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就业相结合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实现毕业设计的真题真做,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可大大提高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将主要精力放在毕业实习学习上;学生以就业为目标进行毕业实习,为完成实习任务通常会全力以赴,希望借助毕业实习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对单位及所从事的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实习单位也对实习学生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即满足了单位对人才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3.3实施双导师制
校内指导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掌握了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对毕业实习的整体要求把握较好;校外企业导师实践经验丰富,熟悉企业的技术规程。毕业实习实施双导师制,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校内指导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以学校实习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以项目质量标准验收毕业实习成果,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使学生加快适应社会,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3.4以实际生产项目作为毕业实习的内容
将毕業实习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与暑期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以实际生产项目作为毕业实习的内容在时间上提供保障。实习单位将实际生产项目进行分解,把部分工作任务作为毕业实习的内容交由学生完成,单位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够发现、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生产项目,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拓展了自己的就业渠道。
4结论
毕业实习是涉及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光凭某一方都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兼顾各参与方的利益,以利益驱动各参与方在毕业实习中充分发挥作用,保证了毕业实习质量,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