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丽
9月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交通,这个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70年里,凤凰涅,改变了中国的模样。
70年来,中国交通运输蓬勃发展。数据显示,到2018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倍,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分别达99.6%和99.5%;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倍,高铁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
大型港口建设加速推进,到2018年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是1949年的148.6倍。民航面貌焕然一新,定期航班通航机场数量由1949年的36个增至2018年的233个,航线网络和机场规模不断拓展。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到2018年年底,邮政营业网点27.5万处。
交通,是一个国家得以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之一。特别对于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来说,交通更是国内联系、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交通运输先行理念,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筋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我国也由交通大国逐步向交通强国迈进。
这种变化,也在水运领域得以展现。以珠江水运发展为例:70年来,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从1949年的百业待兴增加到2018年的9.5亿吨,实现了亿吨水网、亿吨干线、亿吨港口、亿吨船闸。全水系1.56万公里航道中等级航道已占62.7%,1000吨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419公里。借支2018年,珠江水系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4748艘,净载重量1592万吨,载客量16.4萬客位,集装箱箱位量20.5万TEU。
珠江水运事业不断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焕发新的生机。中国交通,用70年的时间,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当然,故事还远未结束。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交通的巨大变迁,也必将改变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