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化:曲艺向上向善的美学通衢

2019-12-23 08:26周思明
曲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曲艺创作艺术

周思明

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之类民间演艺场地表演;及至近代,则以“什样杂耍”的面目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现身。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给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命名——曲艺,并进入现代曲艺理论评论的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是中国曲艺艺术开始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曲艺也经历了全面复苏与空前繁荣,但同时又面临着市场的严峻挑战。此者,具有讽刺传统的相声艺术表现得尤为突出。常宝华、常贵田创作和表演的《帽子工厂》,侯宝林、方成创作的《没有开完的会》,马季、锡钧创作的《舞台风雷》,姜昆、李文华创作并表演的《如此照相》,杨振华、金炳昶、陈纪业创作的《假大空》等作品,抓住历史契机,抒发人民心声,在揭批“四人帮”、清算极“左”路线流毒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姜昆和李文华合作编演的相声《如此照相》,构思别致,内涵丰富,揭示荒唐岁月的历史悲剧,发人深思。可以说,新时期一大批优秀曲艺作品,思想艺术含量厚实,审美创造效果显著,带动了中国曲艺表演艺术的经典化步伐,奠定与提升了中国曲艺在当代文艺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

与此同时,中国曲艺发展也呈现了曲折与反复。正如有论者指出,中国曲艺在创新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戏剧化”“歌舞化”和“杂耍化”的倾向。不只“化装相声”和“泛相声”,苏州弹词的“起脚色”泛滥等,都是由于偏向角色化而导致曲艺“戏剧化”的表现;“唱曲”动辄加伴舞,以及许多少数民族曲种放弃自身的程式性“唱叙”而另起炉灶,普遍加入舞蹈动作的舞台表演,则是曲艺“歌舞化”的表现。至于被指斥为“二人秀”的那些所谓“二人转”表演等,更是曲艺“杂耍化”的典型例证。这些曲艺异化倾向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披着“创新”外衣却离开曲艺本体,因而受到专家和观众的批评和吐槽。这里,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曲艺艺术观念的渐趋模糊即曲艺艺术本体的自我迷失。在曲艺要不要经典化,如何经典化的问题上,至今仍存在着误区。在涉及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学界亦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是认为需要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保护,包括传承也必须是原式原样的;另一是非遗必须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以保护和传承。

曲艺的经典化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过程。曲艺之所以到今天仍散发着艺术的幽香,就是因为她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并向经典化的愿景迈进。当然,作为经典化的重要组成因子,创新也要有一个度,越过这个度就不称其为发展,而是转型。创新必须遵循艺术规律,不能随意加减乘除。应该看到,与传统曲艺比照,当前我国的曲艺处于一种相对自由宽松状态。曲艺形式的简单以及创作的低门槛,可让创演者匆匆而就、登台表演。因此,无论是在思想、艺术上还是内容、形式上,“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更为普遍。换言之,低门槛、少制约的曲艺创演,使之往往有速度有激情,却缺质量缺品位。就笔者的视野所及,不少曲艺创演者甚至包括曲艺理论研究者,似乎不太在意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而更关注创演的“笑”果,他们的创演与研究的重心是眼球与笑声,掌声与收益(即市场效益),在送欢乐、送笑声的同时,似乎忽略了送精神、送能量。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中国曲艺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应做到守正创新。其中,“守正”是根基。“守正”,就是坚守正道,把握事物本质、遵循客观规律。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实现曲艺的真善美诉求;创造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复兴,最关键、最核心、最本质的一点,就是牢记曲艺为人民服务,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历史使命而奋斗;坚定实现人类美好理想信念,使中国当代曲艺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创新”是曲艺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曲艺迈向经典化的诗与远方所必备的品格。侯宝林、马季、马三立、单田芳、袁阔成、高元均、刘兰芳,姜昆、田连元、冯巩、苗阜、李丁等曲艺界老中青代表,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紧密结合,推进曲艺创作实践创新,实现当代曲艺新的发展。他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国曲艺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的经典化诉求,这是中国曲艺保持自身巨大活力源泉与不断推进经典化进程的人才保证与实践保证。

中国曲艺如何在现实逻辑下取得创作突破?我认为首先要传承好传统曲艺之精华,遵循曲艺自身发展规律,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曲艺发展的新办法、新路径。新时代中国曲艺有必要、有理由、有能力承担起伟大的历史使命,在尊重曲艺艺术规律、不断提升创演水准的前提下,表达主流价值,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新人形象,创造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史诗。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曲艺之所以常演不衰,具有一种令人着迷的魅力,就在于她唤起并契合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需求有高下之别,曲艺作为通俗文艺之一,也有文野之别。应该看到,当前一些曲艺作品,不乏渲染三俗之作。而侯宝林、马季、高元钧等前辈曲艺大师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们超越了低层次博眼球的曲艺,唤起并且提升观众心中的精神向往与文化追求,因而收获了雅俗共赏,赢得了观众共鸣。这一现象不仅是曲艺艺术意义上的,也是精神文化意义上的。

与消极插科、低俗噱头的扭曲搞笑相对立,积极向上、健康纯正的幽默精神,是理想人格之一。经典曲艺彰显的正是这样的幽默精神,并将这一民族无意识以现代方式呈现出来,塑造出众多风采各异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观众心向往之的文化符号。中国曲艺应减少乃至规避复制化演绎,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寻找符合曲艺艺术发展规律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手段,汲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精神营养,不断丰富自身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人民的内涵,强化表现中国曲艺力量。这不仅是当前中国曲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曲艺不断向上向善并实现经典化的美学通衢。

(作者: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陈琪穎)

猜你喜欢
曲艺创作艺术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Jazz
《曲艺泉城》
纸的艺术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