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莲
摘 要: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为了使小学体育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将结合作者教学经验,介绍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105-02
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体育教育训练而逐步形成的得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但是,一直以来,小学体育教学依然停留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这个层面,并没有努力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当中。
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概念解读
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前沿概念,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基本学科素养,同时也是学生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品格、能力等综合因素,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特点不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具有各自的特征。核心素养理论应用于小学体育学科进而催生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其是对体育知识与技能、运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获得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可以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和习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变得更全面、更深入,进而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方向。基于此,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合理渗透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具有以下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小学生体质
目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许多小学生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健康习惯、增强锻炼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现阶段,学生面临着越来重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合理渗透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则可以使学生实现身体训练与心理引导之间的平衡,逐步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心理愉悦感,进而使学生心理压力得以降低,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核心素养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获得了更多的启示,从而得以不斷优化自身教学理念,进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影响,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文明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二、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健康行为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同时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第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康。
第二,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
第三,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和规则,使学生得以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
(二)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能、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训练和活动,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对于刚刚接触体育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运动能力的形成过程充满好奇,会对小学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加以模仿和练习。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训练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更好地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提高学生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以及内在修养,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教师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不够重视。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文明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发展。
三、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
(一)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育人目标
教书和育人是小学体育教学行为的两个重要教学目标,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育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教师应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育人目标,只有育人目标确定了,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才不会迷失方向。
一方面,教师应在深入认识和理解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合理确立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整体育人目标:第一,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体育基础知识,并且初步学会制订和执行体育训练计划。第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第三,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训练和活动形成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体育品德。
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整体育人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定具体培养目标,进而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指明具体方向,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选择教学内容
“目标引领内容”是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要求教師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教师应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秉持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发展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的思想,同时结合小学体育育人目标以及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学生选择更加合适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诸如耐力跑、立定跳远、肺活量训练等体育项目,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进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第二,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健康行为,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对体育健康知识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健康计划,并督促学生严格遵循。
第三,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体育品德,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体能状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训练或者体育竞赛,从而使学生通过训练和比赛不断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和体育意识。
(三)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无法,教有定法。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合理利用体育场地,根据体育场地条件合理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师还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有趣和轻松的氛围下参与体育学习,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组织学生模拟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动画形象来开展训练,学生可以进行蛙跳、鸭子学步、兔跳的运动训练方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传统动作训练因为模仿而变得趣味盎然,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四)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评价有助于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只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较为简单的评价,而且在评价方式上较为单调,这就导致学生难以进步。对此,教师必须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积极构建起一套动态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得以全面发展。
第二,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发挥教师语言性评价的积极作用,当学生表现优秀时给予表扬,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则给予纠正并鼓励。
第三,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开展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清不足,进而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姜英花.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69,88.
[2]陆 萍.创新体育课堂“课课练”,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2):33.
[3]廖仁海.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4):62-63.